首页 >> 展览佳作

致敬劳动 礼赞丰收 | 第5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摄影作品展入展作品选登

来源: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 责编:张双双 2022-09-23

《党恩兆丰收》(2022年8月18日,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苟角镇曾拱桥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政策落实到位,干部群众积极努力,眼前丰收在望。) 作者:蒋祖雄

《美丽乡村入画来》(组照之一)(2022年3月22日,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玉兴乡)(时下,广袤乡村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现华丽蜕变,各乡将自己产业经济用墙绘的方式表现出来,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作者:袁凤

《福满农家》(2021年10月2日,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花林镇)(花林镇11村一大早刘大爷和老伴翻晒完玉米在自家老屋喝着粥愉快地交谈。)作者:伍淑兰

《美丽如画的高洞新村》(2021年10月7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高洞村)(该村2019年被授予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示范村。秋天时节,蓝天白云,秋高气爽,蜿蜒的彩色沥青路串联起群山沟壑,翠绿的柑橘林一片连着一片,造型别致的“虫虫小屋”令人留恋,农家小院的古风民宿别有韵味。放眼望去,彩道绚烂,树木葱翠,新房林立,真是蔚为壮观、美丽如画的高洞园区!)作者:张晓燕

《晨雾绕空山》(2021年11月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初冬的空山镇,被一层薄纱一样的晨雾缠绕着,起伏的山峦呈现出秋天的美景。)作者:谭燕

《春到挂面村》(2022年3月11日,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挂面村)作者:林兆贵

《春天的韵律》(2022年4月9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水竹林村科研基地科研人员在水稻田里拨秧苗移栽。)作者:王洪明

《茶园秋色》(2021年9月17日,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富新镇牛郎坪茶园)(该茶园是沐川县政府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的项目,兼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农户在家就能致富。)作者:董继成

《春雪大棚》(2022年1月24日,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李楼镇董村)作者:高连芹

《稻田中的宝墩遗址》(2022年8月4日,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宝墩村)(“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溯源到的最早考古文化,这片稻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作者:陈雷

《丰收节庆典》(2021年9月17日,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道县庆典会现场。)作者:唐广林

《俯瞰插秧季节》(2022年6月17日,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作者:肖博

《高粱丰收啦》(2022年8月9日,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仙临镇)作者:吴敏

《吉祥鸟光临幸福村》(2022年5月10日,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仁义镇桐林村)(天全县仁义镇桐林村种植香谷米,大力发展传统农业,走上了致富之路。)作者:张文思

《姐妹收菜队》(2022年5月19日 ,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连山镇川江村)(收菜的姐妹们抬着收割的白菜到公路上,准备用货车转运外销。)作者:党元清

《金色六月》(2022年5月27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首阳山)作者:肖社会

《金色田园》(2021年10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作者:杨金蓉

《快乐金秋》(2021年10月1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金秋,收获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收获欢乐的季节。)作者:王成湖

《林中奏响丰收曲》(2022年8月13日,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大楠镇石碑村)(三伏天,村民在绿色的林间,喜摘丰收了的猕猴桃,父老乡亲相帮相助,你来我往,挑选装箱上车,大家累并快乐着。)作者:周琳

《牧归》(2022年5月14日,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阿里地区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的模式,大力发展奶牛等养殖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带领当地农牧民群众走上了致富路。)作者:杨斯松

《农村娃的暑假生活》(2022年8月15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阿尔乡)(暑假期间,阿尔乡地坝村的中小学生们,积极投入到生产一线收割稻子,不仅帮助了家人和邻居,同时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劳动技能。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暑假的劳动实践,使自己亲身感受到了劳动艰辛、劳动美和丰收的喜悦。)作者:李新瑜

《农耕守望》(2022年6月8日,河南省新乡市)作者:孙永利

《苹果红了》(2021年9月5日,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昌宁镇西廒村)(产业脱贫,乡村振兴。苹果产业给果农带来了实惠,三十亩苹果园让乡宁县昌宁镇西廒村的刘润生每年都有十五万元的收入,彻底告别了贫困。图为老刘喜收苹果的场景。)作者:梁建法

《七彩田园》(2022年8月6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炉霍县虾拉沱镇瓦达村藏族村落的四周,片片青稞已经成熟,部分已经收割,与其他作物一起组成一幅七彩斑斓的的乡村田园风光。)作者:蒋文武

《大地音符》(2022年1月3日,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二郎村)(规模化生产是现代科技农业发展趋势,图为村民在管护萝卜苗。)作者:陈清英

《起网》(2022年7月28日,江西省新余市)(江西新余的仙女湖水质良好、渔业资源丰富,每年有500多万斤有机鱼远销广东、浙江、江苏、上海、重庆等全国多个省市。)作者:魏宏

《“倾卸“芬芳》(2022年7月2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新桥乡)(小金县新桥乡共和村,2022年已采摘食用玫瑰20余吨,可实现经济收入近300万元。今年全村靠卖玫瑰净增收有望达到400余万元,每户农民年收入达到几万。)作者:高发明

《清新小镇》(2022年6月24日,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作者:段平武

《秋收》(组照之一)(2021年10月19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村) (新山村主要是居住的是傈僳族,大部份年青人都外出打工了,农忙时都是互相帮忙。)作者:吴卫星

《晒秋》(2021年10月22日,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山的农户在崖壁晒山楂。)作者:王奎

《山村来了“绿巨人”》(2022年4月21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化龙乡渡口村)(一列动车从美丽的山村驶过,恰似乡村振兴驶入了快车道。)作者:柴剑波

《诗画家园》(组照之一)(2022年5月5日,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新街子镇)(美丽的杨家湾村。)作者:张帆

《蒜苔丰收季》(2022年3月21日,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杏林社区七组)(蒜农们在一片田间采收蒜苔。)作者:叶凡山

《田园上的乡村新貌》(2022年7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丹景山镇石洞堰社区)作者:唐踊

《乡村春意》(2022年4月26日,四川泸州市泸县太伏乡)(绿油油的梯田,一座农家楼房,在春天的阳光下展现出了新农村一派美丽的景象。)作者:叶大志

《乡村千人宴》(2021年11月8日,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芦溪镇酒文化节。)作者:江庆端

《雪野暮归》(2021年12月4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市新曙光村)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每天村民们养殖的肉牛在雪地里“会餐”后,结伴返回各自家中。)作者:秦玉强

《夜战》(2022年6月11日,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大牟家镇)(麦收时节,高密市大牟家镇人机昼夜奋战,抢收小麦。)作者:李延明

《油菜花开满山坡》(2022年7月6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解放沟镇博史瓦黑村)(一千多亩盛开的油菜花犹如一幅天然油画,也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作者:郑云

《种瓜得瓜》(2022年7月23日,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合义乡大安村)(合义乡大安村利用坡地种植的数百亩南瓜喜获丰收,这些南瓜运往重庆、成都等地订单销售。)作者:张天富

查看大图

《党恩兆丰收》(2022年8月18日,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苟角镇曾拱桥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政策落实到位,干部群众积极努力,眼前丰收在望。) 作者:蒋祖雄

《美丽乡村入画来》(组照之一)(2022年3月22日,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玉兴乡)(时下,广袤乡村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现华丽蜕变,各乡将自己产业经济用墙绘的方式表现出来,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作者:袁凤

《福满农家》(2021年10月2日,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花林镇)(花林镇11村一大早刘大爷和老伴翻晒完玉米在自家老屋喝着粥愉快地交谈。)作者:伍淑兰

《美丽如画的高洞新村》(2021年10月7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高洞村)(该村2019年被授予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示范村。秋天时节,蓝天白云,秋高气爽,蜿蜒的彩色沥青路串联起群山沟壑,翠绿的柑橘林一片连着一片,造型别致的“虫虫小屋”令人留恋,农家小院的古风民宿别有韵味。放眼望去,彩道绚烂,树木葱翠,新房林立,真是蔚为壮观、美丽如画的高洞园区!)作者:张晓燕

《晨雾绕空山》(2021年11月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初冬的空山镇,被一层薄纱一样的晨雾缠绕着,起伏的山峦呈现出秋天的美景。)作者:谭燕

《春到挂面村》(2022年3月11日,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挂面村)作者:林兆贵

《春天的韵律》(2022年4月9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水竹林村科研基地科研人员在水稻田里拨秧苗移栽。)作者:王洪明

《茶园秋色》(2021年9月17日,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富新镇牛郎坪茶园)(该茶园是沐川县政府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的项目,兼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农户在家就能致富。)作者:董继成

《春雪大棚》(2022年1月24日,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李楼镇董村)作者:高连芹

《稻田中的宝墩遗址》(2022年8月4日,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宝墩村)(“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溯源到的最早考古文化,这片稻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作者:陈雷

《丰收节庆典》(2021年9月17日,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道县庆典会现场。)作者:唐广林

《俯瞰插秧季节》(2022年6月17日,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作者:肖博

《高粱丰收啦》(2022年8月9日,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仙临镇)作者:吴敏

《吉祥鸟光临幸福村》(2022年5月10日,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仁义镇桐林村)(天全县仁义镇桐林村种植香谷米,大力发展传统农业,走上了致富之路。)作者:张文思

《姐妹收菜队》(2022年5月19日 ,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连山镇川江村)(收菜的姐妹们抬着收割的白菜到公路上,准备用货车转运外销。)作者:党元清

《金色六月》(2022年5月27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首阳山)作者:肖社会

《金色田园》(2021年10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作者:杨金蓉

《快乐金秋》(2021年10月1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金秋,收获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收获欢乐的季节。)作者:王成湖

《林中奏响丰收曲》(2022年8月13日,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大楠镇石碑村)(三伏天,村民在绿色的林间,喜摘丰收了的猕猴桃,父老乡亲相帮相助,你来我往,挑选装箱上车,大家累并快乐着。)作者:周琳

《牧归》(2022年5月14日,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阿里地区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的模式,大力发展奶牛等养殖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带领当地农牧民群众走上了致富路。)作者:杨斯松

《农村娃的暑假生活》(2022年8月15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阿尔乡)(暑假期间,阿尔乡地坝村的中小学生们,积极投入到生产一线收割稻子,不仅帮助了家人和邻居,同时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劳动技能。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暑假的劳动实践,使自己亲身感受到了劳动艰辛、劳动美和丰收的喜悦。)作者:李新瑜

《农耕守望》(2022年6月8日,河南省新乡市)作者:孙永利

《苹果红了》(2021年9月5日,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昌宁镇西廒村)(产业脱贫,乡村振兴。苹果产业给果农带来了实惠,三十亩苹果园让乡宁县昌宁镇西廒村的刘润生每年都有十五万元的收入,彻底告别了贫困。图为老刘喜收苹果的场景。)作者:梁建法

《七彩田园》(2022年8月6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炉霍县虾拉沱镇瓦达村藏族村落的四周,片片青稞已经成熟,部分已经收割,与其他作物一起组成一幅七彩斑斓的的乡村田园风光。)作者:蒋文武

《大地音符》(2022年1月3日,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二郎村)(规模化生产是现代科技农业发展趋势,图为村民在管护萝卜苗。)作者:陈清英

《起网》(2022年7月28日,江西省新余市)(江西新余的仙女湖水质良好、渔业资源丰富,每年有500多万斤有机鱼远销广东、浙江、江苏、上海、重庆等全国多个省市。)作者:魏宏

《“倾卸“芬芳》(2022年7月2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新桥乡)(小金县新桥乡共和村,2022年已采摘食用玫瑰20余吨,可实现经济收入近300万元。今年全村靠卖玫瑰净增收有望达到400余万元,每户农民年收入达到几万。)作者:高发明

《清新小镇》(2022年6月24日,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作者:段平武

《秋收》(组照之一)(2021年10月19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村) (新山村主要是居住的是傈僳族,大部份年青人都外出打工了,农忙时都是互相帮忙。)作者:吴卫星

《晒秋》(2021年10月22日,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山的农户在崖壁晒山楂。)作者:王奎

《山村来了“绿巨人”》(2022年4月21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化龙乡渡口村)(一列动车从美丽的山村驶过,恰似乡村振兴驶入了快车道。)作者:柴剑波

《诗画家园》(组照之一)(2022年5月5日,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新街子镇)(美丽的杨家湾村。)作者:张帆

《蒜苔丰收季》(2022年3月21日,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杏林社区七组)(蒜农们在一片田间采收蒜苔。)作者:叶凡山

《田园上的乡村新貌》(2022年7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丹景山镇石洞堰社区)作者:唐踊

《乡村春意》(2022年4月26日,四川泸州市泸县太伏乡)(绿油油的梯田,一座农家楼房,在春天的阳光下展现出了新农村一派美丽的景象。)作者:叶大志

《乡村千人宴》(2021年11月8日,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芦溪镇酒文化节。)作者:江庆端

《雪野暮归》(2021年12月4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市新曙光村)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每天村民们养殖的肉牛在雪地里“会餐”后,结伴返回各自家中。)作者:秦玉强

《夜战》(2022年6月11日,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大牟家镇)(麦收时节,高密市大牟家镇人机昼夜奋战,抢收小麦。)作者:李延明

《油菜花开满山坡》(2022年7月6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解放沟镇博史瓦黑村)(一千多亩盛开的油菜花犹如一幅天然油画,也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作者:郑云

《种瓜得瓜》(2022年7月23日,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合义乡大安村)(合义乡大安村利用坡地种植的数百亩南瓜喜获丰收,这些南瓜运往重庆、成都等地订单销售。)作者:张天富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这是希望的田野,这是丰收的中国!

今年9月23日,是第5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连续5年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

为充分展现党在三农领域的辉煌成就,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全力确保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汇聚全党全社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大力营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浓厚氛围,充分展示各地农业获丰收、农村迎丰收、农民庆丰收的喜庆场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民族杂志社、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联合主办,于2022年7月19日启动了第5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摄影作品展征稿。本次征稿得到全国各地摄影家、摄影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和踊跃投稿,至截稿日,共收到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黑龙江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市来稿1586件,作品中不乏全面展现各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生动场景的精品力作。

图文由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