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勇摄影作品:《吹过的风是咸的》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杨晓勇
责编:张双双
2022-09-13
据了解,盐池里看到一群人在一起查看,还是延续着过去那种看、闻、捏、搓来确认产品的成型状况。
正在进行收硝前的排水作业,通过挖成的水渠把池子里的水引向另一个池子。经过风干凝结后,便于收硝。
半机械化作业通过人工挪动传输带,传输到地面上的硝,堆的像小山一样。
到了产硝季节,盐池里会有来自当地及河南、陕西等地的盐工在盐池铲硝。 运输架上作业的盐工。
运城盐池是我国大型芒硝生产基地之一,芒硝产量年平均200万吨以上。芒硝是一种硫酸盐矿物质,学名硫酸钠,加工后即为元明粉,是制造洗衣粉的重要原料。每到冬季最寒冷的时节,百里盐池便被结晶出的芒硝覆盖,白茫茫一片。
半机械化的人工作业,成本费用相对低些,成为每个工段主要的作业模式。正在挪动传输架的盐工。
酷暑盛夏季节正是产盐的最佳时候,”五步产盐法“生产工艺于2007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它改变了盐湖千百年靠”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的自然生产方式,进而转变为”集卤蒸发、过箩调配、储卤、结晶、铲出“五步产盐的生产方式。正在盐池干活的盐工。
工地上忙碌的盐工。
数月的日出而作,暮色而归的劳作模式,对于这些常年靠盐池打工为生的盐工来说是一项比较可靠的生活来源。
盐池的开发约有4000年的历史,在中条山下的盐湖里机械化作业的盐工。
查看大图
据了解,盐池里看到一群人在一起查看,还是延续着过去那种看、闻、捏、搓来确认产品的成型状况。
正在进行收硝前的排水作业,通过挖成的水渠把池子里的水引向另一个池子。经过风干凝结后,便于收硝。
半机械化作业通过人工挪动传输带,传输到地面上的硝,堆的像小山一样。
到了产硝季节,盐池里会有来自当地及河南、陕西等地的盐工在盐池铲硝。 运输架上作业的盐工。
运城盐池是我国大型芒硝生产基地之一,芒硝产量年平均200万吨以上。芒硝是一种硫酸盐矿物质,学名硫酸钠,加工后即为元明粉,是制造洗衣粉的重要原料。每到冬季最寒冷的时节,百里盐池便被结晶出的芒硝覆盖,白茫茫一片。
半机械化的人工作业,成本费用相对低些,成为每个工段主要的作业模式。正在挪动传输架的盐工。
酷暑盛夏季节正是产盐的最佳时候,”五步产盐法“生产工艺于2007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它改变了盐湖千百年靠”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的自然生产方式,进而转变为”集卤蒸发、过箩调配、储卤、结晶、铲出“五步产盐的生产方式。正在盐池干活的盐工。
工地上忙碌的盐工。
数月的日出而作,暮色而归的劳作模式,对于这些常年靠盐池打工为生的盐工来说是一项比较可靠的生活来源。
盐池的开发约有4000年的历史,在中条山下的盐湖里机械化作业的盐工。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为上古歌谣《南风歌》。此歌谣借舜帝口吻,讲述着这片滩地上的盐工民风。童话传说中的“神牛造池”、“麒麟造盐池”、“关公战蚩尤”、“禹都阳城”的典故,讲的就是这古老的盐池滩上的神话故事。
我心里藏着一个愿望,想用画面去记录当下盐工,通过摄影的形式表达他们的生活和那种传统的遗风痕迹。
2017年,我终于带着魂牵梦绕的期盼走进了这片盐池。我仰天臣服,叩拜于这片神奇的土地,触摸着盐池内的净水,我看到了富裕,也感觉到了背后的凄凉,那《南风歌》式的景像就铺开在这130平方公里的盐池面上。我听到了机器的轰隆声,机械化与半机械化作业取代了昔日的人工作业,围绕着盐池建起的栋栋高楼,我感觉到,现代与传统从交替的节点上正在讲述着现代文明的故事。
我站在盐池堤坝上,久久仰望着……我隐隐约约感觉到有声音,还是那首《南风歌》在吟。仿佛舜帝雾显于盐池与盐民一起取盐。他来到解池,见到南风吹来,沿岸的盐水迅速蒸发,凝结成盐颗粒,朝取暮生,暮取朝复,取之不竭。盐乃百味之首,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摄影并文:杨晓勇
杨晓勇 ,山西阳曲人。摄影师、文艺评论员,专注于反映山西题材黄河、长城历史以及基层时代发展的摄影创作。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太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第三期新文艺群体培训班、全国中青年摄影人才库成员,首届山西青年摄影十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中国长城国际摄影周代言人。作品曾多次在《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新华社、人民网等国内外媒体发表和获奖。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