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图像记忆】茹遂初:1976年,青海,大江之源

来源:影像国际网 作者:茹遂初 责编:张双双 2019-11-22

1976年8月25日,唐古拉山各拉丹东雪峰下的姜根迪如冰川,远处可见冰川消融形成的辫状小溪,长江就从这里的涓涓细流开始了她的万里行程。 茹遂初摄

1976年,冰川消融形成的冰凌。 茹遂初摄于姜根迪如冰川

1976年, 江源的地貌景观 。画面前方为冰川消融形成的小溪。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自然景观——冰湖。 茹遂初摄

1976年, 江源的自然景观。 茹遂初摄

1976年,长江源头冰川消融是长江最初的水源 。 茹遂初摄于各拉丹东

1976年8月25日,唐古拉山各拉丹东,姜根迪如冰川消融形成的辫状小溪,长江就从这里的涓涓细流开始了她的万里行程。 茹遂初摄

1976年, 长江源流沱沱河,自各拉丹东发源,沿途汇集冰川融化的雪水,逐渐形成一条水量充沛的河流 。 茹遂初摄

1976年, 江源地区冰川消融形成的冰桥。 茹遂初摄于唐古拉山江源地区

1976年,江源地区冰川消融形成的冰洞。茹遂初摄

1976年,在江源地区考察的水文工作者。 茹遂初摄

1976年,水文工作者在考察泉华台 。 茹遂初摄于江源地区

1976年, 新影的摄影师在拍摄江源的自然景观 茹遂初摄于各拉丹东

1976年,唐古拉雪莲。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散乱的河床 。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牧场。江源地区属高原荒漠草原,牧草低矮稀疏,己不适宜长时间放牧,只有在转场时有少数牧民路过这里。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自然景观,画面前方沱沱河也就是长江的源流。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白唇鹿。图为驯养的白唇鹿。 茹遂初摄

1976年, 江源地区的动物——白唇鹿。图为驯养的白唇鹿。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猞猁的幼仔。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猞猁的幼仔。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蜥蜴。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鼠兔。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茹遂初摄

1976年,长源地区的气象站。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藏族牧民在帐篷里看小电影。茹遂初摄

1976年,藏族放映员在为牧民放映小电影。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牧民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牧民。茹遂初摄

1976年,在海抜四千多米的江源地区利用温室种蔬菜。 茹遂初摄

1976年, 供销社送货到牧区 。 茹遂初摄

1976年9月江源摄影考察组全体人员合影(第二排右起第一人为茹遂初)刘启俊摄

1976年, 江源摄影考察前往长江源的途中 。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拍摄采访组在前往江源的途中。 茹遂初摄

1976年, 江源考察组沿沱沱前行,追寻沱沱河的源头(也就是长江的源头)。 茹遂初摄

1976年, 江源摄影考察组在探寻江源途中的营地。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摄影考察组在探寻江源途中的营地。 茹遂初摄

1976年,茹遂初在探寻长江源头的旅途中。 贾玉江摄

1976年, 茹遂初在探寻长江源头的旅途中。 刘启俊摄

1976年,茹遂初在探寻长江源头的旅途中。 贾玉江摄

1976年,茹遂初摄于长江源头。 刘启俊摄

1976年 ,茹遂初在长江源头的姜根迪如冰川 (自拍)。茹遂初摄

1976年,茹遂初在探寻长江源头的旅途中喝口长江水。 贾玉江摄

查看大图

1976年8月25日,唐古拉山各拉丹东雪峰下的姜根迪如冰川,远处可见冰川消融形成的辫状小溪,长江就从这里的涓涓细流开始了她的万里行程。 茹遂初摄

1976年,冰川消融形成的冰凌。 茹遂初摄于姜根迪如冰川

1976年, 江源的地貌景观 。画面前方为冰川消融形成的小溪。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自然景观——冰湖。 茹遂初摄

1976年, 江源的自然景观。 茹遂初摄

1976年,长江源头冰川消融是长江最初的水源 。 茹遂初摄于各拉丹东

1976年8月25日,唐古拉山各拉丹东,姜根迪如冰川消融形成的辫状小溪,长江就从这里的涓涓细流开始了她的万里行程。 茹遂初摄

1976年, 长江源流沱沱河,自各拉丹东发源,沿途汇集冰川融化的雪水,逐渐形成一条水量充沛的河流 。 茹遂初摄

1976年, 江源地区冰川消融形成的冰桥。 茹遂初摄于唐古拉山江源地区

1976年,江源地区冰川消融形成的冰洞。茹遂初摄

1976年,在江源地区考察的水文工作者。 茹遂初摄

1976年,水文工作者在考察泉华台 。 茹遂初摄于江源地区

1976年, 新影的摄影师在拍摄江源的自然景观 茹遂初摄于各拉丹东

1976年,唐古拉雪莲。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植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散乱的河床 。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牧场。江源地区属高原荒漠草原,牧草低矮稀疏,己不适宜长时间放牧,只有在转场时有少数牧民路过这里。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自然景观,画面前方沱沱河也就是长江的源流。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白唇鹿。图为驯养的白唇鹿。 茹遂初摄

1976年, 江源地区的动物——白唇鹿。图为驯养的白唇鹿。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猞猁的幼仔。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猞猁的幼仔。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蜥蜴。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鼠兔。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动物。茹遂初摄

1976年,长源地区的气象站。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藏族牧民在帐篷里看小电影。茹遂初摄

1976年,藏族放映员在为牧民放映小电影。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牧民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地区的牧民。茹遂初摄

1976年,在海抜四千多米的江源地区利用温室种蔬菜。 茹遂初摄

1976年, 供销社送货到牧区 。 茹遂初摄

1976年9月江源摄影考察组全体人员合影(第二排右起第一人为茹遂初)刘启俊摄

1976年, 江源摄影考察前往长江源的途中 。 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拍摄采访组在前往江源的途中。 茹遂初摄

1976年, 江源考察组沿沱沱前行,追寻沱沱河的源头(也就是长江的源头)。 茹遂初摄

1976年, 江源摄影考察组在探寻江源途中的营地。茹遂初摄

1976年,江源摄影考察组在探寻江源途中的营地。 茹遂初摄

1976年,茹遂初在探寻长江源头的旅途中。 贾玉江摄

1976年, 茹遂初在探寻长江源头的旅途中。 刘启俊摄

1976年,茹遂初在探寻长江源头的旅途中。 贾玉江摄

1976年,茹遂初摄于长江源头。 刘启俊摄

1976年 ,茹遂初在长江源头的姜根迪如冰川 (自拍)。茹遂初摄

1976年,茹遂初在探寻长江源头的旅途中喝口长江水。 贾玉江摄

1976年由《人民画报》倡议,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现今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前身)牵头组织的一支由专业人员和记者组成的摄影考察组,对长江的发源地进行了建国后第一次探索性考察,根据这次考察的结果,并经有关部门确认和批准,正式公布长江的发源地在青海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东。经重新量算,长江的长度应为6300公里,使长江上升为世界第三大河。

本图集第一图片为各拉丹东雪山下的姜根迪如冰川,远处可见冰川消融形成的辫状小溪,哺育我们伟大祖国的浩荡长江,就从这里的涓涓细流开始了她的万里行程。近些年由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形成的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冰川消融加速,2010年央视10频道“探索发现”栏目“二度计划”摄制组,带着茹遂初30多年前拍摄的长江源头的照片,在当年他拍摄大江之源--姜根迪如冰川的同一视点拍摄了一张对比照片,令人震惊的是仅仅30多年,原本壮观的姜根迪如冰川消融得只剩下一点残迹。这幅对比照片发布后,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和传播。2013年北京电视台高清频道“口述”栏目以“看大河上下”为题,请茹遂初以口述形式制作了当年探寻江河源头的专题节目。   


《大江之源》拍摄追记

茹遂初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曾先后倡议并参加了《人民画报》“大河上下” 、“万里长江”两个专栏连载的采访工作,有幸到达青藏高原人迹罕至的江河源头。这在我的摄影记者生涯中,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1972年,在完成黄河源头的摄影报道任务之后,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能重登青藏高原探寻祖国另一条母亲河─长江的发源地。1976年的春天,我到水电部跟报道组的军代表老陈同志谈水电方面报道的事,也顺便和他谈了在黄河连载之后,再搞一次长江连载的设想,报道组的老陈对此很感兴趣,经过他的穿针引线,我和当时出差在京的长办(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简称,现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前身)政治部宣传部的老程同志,就《人民画报》以专栏连载的形式报道长江的设想初步交换了意见,并分别向本单位的领导作了汇报,很快就得双方领导的支持。并且商定由长办牵头组织长江源头的采访拍摄。参加这次采访活动的媒体,除《人民画报》外,还由长办出面邀请了日文版《人民中国》杂志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人民画报》社决定派我和贾玉江、刘启俊参加长江源头的采访。当时长办的林一山主仼对长江源头的采访非常重视,他说长办搞了二十多年长江,还不知道长江源究竟在什么地方,是什样子?实在说不过去。他不仅和我们会面,谈了他的一些想法,还亲自出面和兰州军区联系,争取到兰州军区在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使这次采访活动的成功有了可靠的保障。

1976年梦想成真!经过一番筹备后,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终于踏上了探寻大江之源的万里征程。这次探索长江发源地的活动,由于得到兰州军区和青海军区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交通工具和野外生存必要的装备,还派出十余位解放军官兵支援,采访条件比1972年我们去黄河源头好多了,可以说是鸟枪换砲。很快,一支由记者、专业人员和解放军组成的江源摄影考察小组便在青海西宁集中,整装待发。

长江源究竟在哪里?自古代以来,虽有记载,但众说纷纭。由于长江源头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气候恶劣,交通险阻,渺无人烟,极少有人到达,更没有实地测绘的资料,许多说法只是推测,并未经过实地考察。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这里还属于“无图区” 。关于长江发源地大多沿用旧说,后来虽纠正了长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的错误,肯定了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但发源地究竟在唐古拉山何处,则没有具体的说法和描述。1974年兰州军区第六测绘大队,对青藏公路以西广大的“无图区”进行了航测和地面作业,但1976年我们去长江源头时尚未出图。摄影考察组的专业人员研究了当时能够找到的资料,比较了各种说法,并参考了国外出的卫星地图和卫星影像图,根据“河源唯远”原则,决定把沱沱河的源头作为我们这次拍摄考察的重奌目标。

1976年7月21日我们这支由记者、专业人员和解放军组成的共28人的江源摄影考察组,分乘3辆北京吉普和两辆10传动的大卡车从西宁出发,经格尔木沿青藏公路西南行,翻过海拔4772米的昆仑山口,便进入了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广袤的大草原,这里己是长江流域。7月26日到达沱沱河沿,这里是青藏公路上的一个小镇,也是长江上游的第一个居民点。略作休整之后,采摄考察小组以沱沱河兵站为依托,沿青藏公路活动数日,一面工作,一面进行适应性锻炼。8月12日我们从雁石坪和温泉之间的100道班处离开青藏公路西行,向长江源头进发,进入荒凉的大草原。沿途由于地势高寒,植物的生长季节很短,植被稀疏,牧草一般高不过5公分,只有在夏季有极少数藏族牧民来这里游牧,基本上属于“无人区” ,我们在5天的行程中,只看到4顶帐篷和两群牛羊,但随时可见的藏羚、野驴等高原特有动物,为荒凉的草原增添了生气(那时还没有盗猎者,高原动物可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里)。由于没有道路,车子不时的陷入草甸和沼泽地。有时简直像蝸牛一样爬行。这里地平面海拔已是5000多米,空气稀薄,含氧量大约只有海平面的一半左右,要把陷进去的车子弄出来这样的力气活,最棒的小伙子干不了两、三分钟就气喘不止。要把陷进去的车子弄出来,有时得花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就这样,五天的时间我们才走了一百多公里。这使我想起1972年探寻黄河源头时,我们是骑着马赶着一群驮运装备和给养的牦牛,那时多么想有一辆汽车,现在有汽车了,却又感到马匹、牦牛也有它的优势,在草原上汽车是无法完全取代它们的。由于高原缺氧,汽油的消耗量超过正常情况下数倍,而我们所带的汽油又有限,如继续乘车前行,就有可能出现因汽油短缺,进去出不来的危险。好在进山之前,我们已考虑到这一奌,在沱沱河沿通过当地政府向藏族牧民僱用了马匹。因此我们决定在沱沱河畔安营扎寨,等候马匹的到来。

草原上没有何联络工具,送马的藏族牧能否找到我们,不能不让人躭心。8月18日让大家喜出望外的是,赶着马匹的藏族民工按事先的约定顺利的和我们会合了。但随之而来的一连三天的风雪,不仅使我们无法出发,而且送来的马匹在风雪中失散了11匹。在不得己的情况下,只好将一部分同志留在大本营,记者和专业人员组成两个小分队,分头轻装前往各自的目的地。我们这支小分队共8人,除我之外,包括《人民画报》社的刘启俊、长办的石铭鼎、原更生、新闻电影制片厂的史学增、《人民中国》杂志社的沈延太、葛洲埧工程局的齐克、《青海日报》社的王启发。我们的任务是沿沱沱河南行,直奔江源;另一路由《人民画报》社的贾玉江和新影的刘永恩组成,他们的任务是绕各拉丹东雪山群东去尕尔曲源头的岗加曲巴冰川。我们这支小分队骑马沿沱沱河南行两日,越过连绵的沼泽地,8月23日终于到达朝思暮想的大江之源─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下的姜根迪如冰川。在海抜近5500米的冰碛丘上支起了登山帐篷。面对暮色苍茫中白雪皑皑的各拉丹冬,我真想大喊一声:我们来了!自从远古以来,这里除了偶儿经过的牧民,恐怕很少留下人类的足迹,作为摄影记者,我们肯定是第一批造访者。但万里迢迢来到这里并不是我们目的,如何通过镜头把长江源头壮丽的自然景观直观的告诉读者,这才是我们此行的最终目的。晚上我蜷缩在睡袋里,思绪万千,兴奋、压力再加上高山反应,使我久久不能入睡。迷迷糊糊中期待着老天帮忙,明天有个好天气。谁知天公不作美,第二天是个大阴天,我只好利用这个时间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选择了拍摄大江之源的最佳角度。第三天(8月25日)一大早,我钻出帐篷一看,啊!万里无云,雪山、冰川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晶莹的光辉,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显得格外的壮丽,真是天赐良机。我急忙吃了几口桔子罐头(由于高山反应,几乎没有食慾。我们所带的干粮─油炒面、牛肉干、压缩饼干都难以下咽,只有水果罐头还可口,但每人只分得一瓶,因此每次只能吃几口),背起相机包,扛着三足架迈着沉重的步子出发了。由于头一天选择拍摄大场面的角度下午光线效果最好,于是我利用上午的时间拍摄了一些中近景的镜头,临近中午才向预先选定的拍摄位置爬去。这里海拔已近6000米,空气稀薄,加之又要爬坡,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几口大气,几百米的距离爬了两个多小时。当我爬上拍摄点,俯视冰塔林立的姜根迪如冰川,它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从白雪皑皑的各拉丹冬雪峰俯冲而下。冰川消溶形成的辫状小溪,一直伸向远方。哺育我们伟大祖国的浩荡长江,就从这里的涓涓细流开始了它的万里行程。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人激动,我们一行万里迢迢来到这里,正是要通过摄影把长江源头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当我喘息稍定,便架起哈苏相机,用150镜头拍摄了一套三接片(彩色反转片)。为了万无一失,这样重要和难得拍到的镜头,必须要有重复的。但当我继续拍摄时,发现快门按不下去了,原来是暗盒里的片子已拍完,我赶快换上黑白暗盒拍摄了一套接片,又手持135相机拍摄了几张。没想到高原上气候变化迅速,当我装好120彩色反转片准备拍摄时,太阳己被乌云遮住。我一直等到傍晚,太阳再未露面。当我背着沉重的器材下山时,心中的滋味真是难以形容。一方面我为自己工作上的疏忽,未能拍摄到大江之源的第二套接片感到懊丧,万一拍摄或冲洗出了问题,不仅影响这次报道,对我个人来说也是终生的遗憾(直到回北京片子冲出来后,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但另一方面我也为自己还是抓住了拍摄时机而庆幸,如果我再迟到十几分钟,就不会有读者今天看到的这幅照片。《大江之源》的拍摄给我的教训是:在拍摄重要的镜头时,必须提前到达和守候在事先选定的拍摄位置,等待拍摄时机的出现。这样才能稳扎稳打,避免仓促间手忙脚乱。如果那天我提前到达并守候在拍摄位置,就不会出现因天气变化,来不及换胶卷的情况。

1977年第4期《人民画报》在《万里长江》专栏连载的开篇 “大江之源”的专题报道中,用这幅表现长江源头自然面貌的三接片,作为主题照片,并以跨页的篇幅刊出,第一次向国内外读者展现了长江源头壮丽的自然景观。而在这以前,长江源头是什么样子,可以说是无人知晓的。我想这就是摄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体的作用和价值所在。在传递具象的信息时,摄影具有的直观、真实和准确的优势,是文字的描述无法或难以相比的。在自然界大多数的信息都是具象的,因此摄影在这方面有着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科考曾是《人民画报》报道的热门题材,特别是西藏科考的报道,很受读者欢迎。先后参加西藏科考采访的有贾玉江、陈和毅、郑长禄、孙志江、杜泽泉等同志。特别是杜泽泉同志曾先后十余次参加西藏科考的采访,郑长禄同志在采访中因翻车而牺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自然景观摄影与风光摄影不同,它偏重于知识性和科学性,它所传递的自然界的信息,有助于人们认识自然,认识人与目然的关係;而不像风光摄影那样则更多的偏重于欣赏性。自然景观摄影作品和风光摄影作品,有时也难以严格区分,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多的还要看如何使用。就《大江之源》这幅图片而言,应属于自然景观摄影,它传递给读者和观者的主要是有关自然界的知识信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三十年来,这幅照片曾多次为杂志、报刊、书籍、画册所采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长江条目,也采用了这幅照片作为插图。其中有些是作为风光片使用的,有些则是作为景观片使用的。 

通过这次对长江源头的探索性采访和考察,并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有关部门的确认和批淮,《人民画报》在报道中首次公布了长江的发源地在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雪峰。经长办和中科院地理所的精确量算,长江的实际长度应为6300公里(原为5800公里),使长江从世界第四大河上升为世界第三大河。其后,新华社和外国通讯社也就长江的发源地和重新量算的长度发了消息,从此,地图、地理教科书、辞书以及有关出版物,也都陆续修正了过去有关长江发源地和长度的说法。

据近年报道,由于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形成的温室效应,北半球气温升高,长江源头的姜根迪如冰川已逐渐消溶、萎缩。近期到过长江源的人说,现在己看不到照片上姜根迪如冰川那样壮丽的景观了。

江源之旅已过去整整三十年,但在风雪高原度过的日日夜夜,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当年的伙伴原更生、沈延太等人己先后离开人间,其他人又都分散在各地,除个别同志外,大多早已失去联系,相聚己不可能,我只能在此默默的祝愿大家生活幸福。      

(茹遂初写于2006年,2006年第11期《中国摄影》发表时略有删节)

注:允许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署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