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图像记忆】茹遂初:1972年,青海,黄河探源

来源:影像国际网 作者:茹遂初 责编:张双双 2019-11-21

1972年, 位于约古宗盆地西南边缘的黄河源头,它是一条由泉水形成的小溪。 茹遂初摄

1972年,位于约古宗列盆西南边缘的黄河源头。茹遂初摄

1972年,位于约古宗列盆地的黄河(玛曲)河道,距源头约30余公里。茹遂初摄

1972年,星宿海远眺,可见众多的水塘,历史上曾被误认为黄河的源头。茹遂初摄

1972年,黄河源头秋天的地面景观。 茹遂初摄

1972年,河源地区秋天地面的自然景观。 茹遂初摄

1972年,札陵湖是河源地区最大的湖泊,面积达888平方公里,水深30米。茹遂初摄

1972年, 通向札陵湖的简易公路桥,是黄河上游的第一桥。茹遂初摄

1972年, 札陵湖与鄂陵湖之间的河道 。茹遂初 摄

1972年,高原植物—点地梅。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植物—龙胆的一种。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植物—垫状植物的一种(囊种草)。 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植物—高山紫苑 。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植物—小麻黄的肉质苞片。 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动物—赤麻鸭。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植物—红景天的一种 。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动物—河源地区栖息着大量的鸟类,其中大部分是候鸟。春夏之间来此产卵孵化,秋季飞向南方。 茹遂初摄

1972年, 高原动物—藏野驴。 茹遂初摄

1972年, 高原动物—奔跑的藏羚 。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动物—棕头鸥。 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动物—黑颈鹤。茹遂初摄

1972年,河源地区牧民的儿子万科。茹遂初摄

1972年,以嵩草为主的沼泽草甸。河源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草甸。茹遂初摄

1972年,在河源地区散布着非常广大的沮濡地带,在这种地带骑马旅行亦甚困难。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登上海抜5201米的雅拉达泽峰,经过观察,确认雅拉达泽并非黄河的发源地。 茹遂初摄

1972年, 河源地区地势高寒(平均海拔约在四千米左右)不宜农业生产,但它有广阔的牧场,是青海重要的牧区之一。 茹遂初摄

1972年,放牧在河源牧场上的羊群。 茹遂初摄

1972年,过去这里的畜牧业很落后,捣酥油是妇女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现在已普遍米用奶油分离器。茹遂初 摄

1972年,藏族女社员札忠在挤奶。 茹遂初摄

1972年,河源地区的藏族牧民。茹遂初摄

1972年,玛多县人民医院的大夫深入帐篷为牧民治病。茹遂初摄

1972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牧区的卫生事业初步的建立起来,图为麻多公社的藏族医生秦学德在为群众治病。他是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来到这个远离城市的偏僻牧区。茹遂初摄

1972年,为了防治绵羊的寄虫,牧民在给绵羊进行药浴 。茹遂初摄

1972年,河源地区怅篷小学的藏族儿童。茹遂初 摄

1972年,札陵公社二队队长东札在阅读藏文报纸。茹遂初摄

1972年,札陵公第二生产队队长东札。茹遂初摄

1972年,麻多公社用温室试种蔬菜。 茹遂初摄

1972年,1972年10月黄河源采访组和支援的藏族民兵出发前合影(前排左起第二人为本报记者茹遂初,后排右起第二人为本报编辑贾玉江)。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出发前在研究旅行路线。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乘汽车沿札陵向南,到达黄河流入札陵湖的入口处,从这里开始采访小组将换乘马匹,赶着一群驮运装备和给养的牦牛进入茫茫的大草原。 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在途中收集干牛粪,它是当时在草原上旅行必备的燃料 。茹遂初摄

1972年,拍摄组宿营在鄂陵湖畔。 茹遂初摄

1972年,记者在前往黄河源途中,摄于札陵湖畔。 贾玉江摄

1972年,鄂陵湖是河源地区笫二大湖,面积达533平方公里,盛产鱼类,是一个尚末开发的渔场。这里出产的鱼类属高原冷水鱼。 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涉渡黄河上游的支流多曲。 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在前往黄河源途中。 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在前往黄河源途中。茹遂初摄

1972年, 采访小组前往黄河源的旅途生活一一野炊。茹遂初摄

1972年,茹遂初(右)在黄河源采访途中 。贾玉江摄

1972年,在前往黄河源采访途中因为没有高角度,有时不得不站在马背上拍摄。 贾玉江摄

1972年,采访小组行进在雅拉达泽山下。茹遂初摄

1972年, 藏族民乓涉水为采访小组运送器材 。 茹遂初摄

1972年10月在黄河源采访途中登上雅拉达泽峰。贾玉江摄

1972年,上世纪七十年代黄河上游的玛多县城。黄河源就在该县境内。茹遂初摄

1972年,茹遂初摄于玛多县。

查看大图

1972年, 位于约古宗盆地西南边缘的黄河源头,它是一条由泉水形成的小溪。 茹遂初摄

1972年,位于约古宗列盆西南边缘的黄河源头。茹遂初摄

1972年,位于约古宗列盆地的黄河(玛曲)河道,距源头约30余公里。茹遂初摄

1972年,星宿海远眺,可见众多的水塘,历史上曾被误认为黄河的源头。茹遂初摄

1972年,黄河源头秋天的地面景观。 茹遂初摄

1972年,河源地区秋天地面的自然景观。 茹遂初摄

1972年,札陵湖是河源地区最大的湖泊,面积达888平方公里,水深30米。茹遂初摄

1972年, 通向札陵湖的简易公路桥,是黄河上游的第一桥。茹遂初摄

1972年, 札陵湖与鄂陵湖之间的河道 。茹遂初 摄

1972年,高原植物—点地梅。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植物—龙胆的一种。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植物—垫状植物的一种(囊种草)。 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植物—高山紫苑 。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植物—小麻黄的肉质苞片。 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动物—赤麻鸭。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植物—红景天的一种 。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动物—河源地区栖息着大量的鸟类,其中大部分是候鸟。春夏之间来此产卵孵化,秋季飞向南方。 茹遂初摄

1972年, 高原动物—藏野驴。 茹遂初摄

1972年, 高原动物—奔跑的藏羚 。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动物—棕头鸥。 茹遂初摄

1972年,高原动物—黑颈鹤。茹遂初摄

1972年,河源地区牧民的儿子万科。茹遂初摄

1972年,以嵩草为主的沼泽草甸。河源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草甸。茹遂初摄

1972年,在河源地区散布着非常广大的沮濡地带,在这种地带骑马旅行亦甚困难。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登上海抜5201米的雅拉达泽峰,经过观察,确认雅拉达泽并非黄河的发源地。 茹遂初摄

1972年, 河源地区地势高寒(平均海拔约在四千米左右)不宜农业生产,但它有广阔的牧场,是青海重要的牧区之一。 茹遂初摄

1972年,放牧在河源牧场上的羊群。 茹遂初摄

1972年,过去这里的畜牧业很落后,捣酥油是妇女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现在已普遍米用奶油分离器。茹遂初 摄

1972年,藏族女社员札忠在挤奶。 茹遂初摄

1972年,河源地区的藏族牧民。茹遂初摄

1972年,玛多县人民医院的大夫深入帐篷为牧民治病。茹遂初摄

1972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牧区的卫生事业初步的建立起来,图为麻多公社的藏族医生秦学德在为群众治病。他是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来到这个远离城市的偏僻牧区。茹遂初摄

1972年,为了防治绵羊的寄虫,牧民在给绵羊进行药浴 。茹遂初摄

1972年,河源地区怅篷小学的藏族儿童。茹遂初 摄

1972年,札陵公社二队队长东札在阅读藏文报纸。茹遂初摄

1972年,札陵公第二生产队队长东札。茹遂初摄

1972年,麻多公社用温室试种蔬菜。 茹遂初摄

1972年,1972年10月黄河源采访组和支援的藏族民兵出发前合影(前排左起第二人为本报记者茹遂初,后排右起第二人为本报编辑贾玉江)。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出发前在研究旅行路线。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乘汽车沿札陵向南,到达黄河流入札陵湖的入口处,从这里开始采访小组将换乘马匹,赶着一群驮运装备和给养的牦牛进入茫茫的大草原。 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在途中收集干牛粪,它是当时在草原上旅行必备的燃料 。茹遂初摄

1972年,拍摄组宿营在鄂陵湖畔。 茹遂初摄

1972年,记者在前往黄河源途中,摄于札陵湖畔。 贾玉江摄

1972年,鄂陵湖是河源地区笫二大湖,面积达533平方公里,盛产鱼类,是一个尚末开发的渔场。这里出产的鱼类属高原冷水鱼。 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涉渡黄河上游的支流多曲。 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在前往黄河源途中。 茹遂初摄

1972年,采访小组在前往黄河源途中。茹遂初摄

1972年, 采访小组前往黄河源的旅途生活一一野炊。茹遂初摄

1972年,茹遂初(右)在黄河源采访途中 。贾玉江摄

1972年,在前往黄河源采访途中因为没有高角度,有时不得不站在马背上拍摄。 贾玉江摄

1972年,采访小组行进在雅拉达泽山下。茹遂初摄

1972年, 藏族民乓涉水为采访小组运送器材 。 茹遂初摄

1972年10月在黄河源采访途中登上雅拉达泽峰。贾玉江摄

1972年,上世纪七十年代黄河上游的玛多县城。黄河源就在该县境内。茹遂初摄

1972年,茹遂初摄于玛多县。

“我希望去别人没有去过或别人很少去的地方。”茹遂初在讲述他半个多世纪的摄影生涯时如此说。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极左的思潮泛滥的背景下,他考虑能否在当时对外宣传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搞一些政治性不那么浓的专题。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如果以黄河为主线,在《人民画报》上开辟一个专栏连载,反映黄河的自然面貌和两岸的风物,以及建国后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国内外读者的兴趣。他向编辑部提出了黄河连载的设想,选题得到领导的同意后,茹遂初主动承担了黄河源头的采摄任务。他在接受任务后,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为自已能有机会探索我国新闻工作者尚未涉猎过的黄河源头而感到兴奋,另一方黄河源地处青海高原,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对那里的情况也知之甚少,作为记者单独进入这一地区,会遇到什么因难?能否搞成一组报道?都是未知数。在困难面前茹遂初没有退缩,而是知难而进,满怀激情的踏上了探索河源的征程。9月13日,他们(包括人民画报两位记者,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一位工程师和青海水电厅的两位工作人员)来到黄河最上游的县城--玛多,在当地政府的热情帮助下,组成了包括6位藏族民兵的河源采访小组。他们骑着马,赶着一群驮运器材装备和给养的牦牛,带着一张1952年一支解放军河源勘查队绘制的河源地区略图,进入了茫茫的大草。

河源地区海拔平均高度在四千米以上,这里没有绝对无霜期,就是在夏季牧草也只有几公分高,更看不到树木,人烟稀少,有时一连行走几天,也看不到一顶帐篷。那时野外装备和给养都很差,住的是帆布大帐篷,由于笨重,每天支拆都要花费很大的气力;食物主要是挂面和大米,后来大米被供煤油炉用的燃油污染,每天几乎只能以盐水煮挂面就咸菜充饥。茹遂初笑着说:有时碰上运气,天上也会掉下馅儿饼。有一次我们在草原上捡到一只牧民遗弃的牛头(藏族牧民一般不食牛头),可能宰杀的时间不长,加之草原上气温较低,闻了闻并无异味,于是我们便烹而食之。在当时当地也算一顿美餐了。

于由高原缺氧,他们所带的家用煤油炉根本不顶用,还不如牧区传统的牛粪燃料好使。因此每天只有找到有干牛粪的地方才能宿营,如果遇到附近有藏族牧民的帐篷,他们会主动的送来干牛粪和牛奶。

进入河源地区后,经常要过河,那时雨季尚未过去,河水不知深浅,每到这时队伍里的藏族民兵就先骑马下水淌路,然后再把我们骑的马一匹匹的牵过去,水深处,民兵们就骑着马把装器材的箱子扛在肩上过河,免得河水浸湿箱子,老茹颇有感慨的说:如果没有野外生活经验丰富身强力壮的藏族民兵的帮助,我们恐怕很难实现那次探源计划。经过十余日艰苦的行军,他们终于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缘,找到了一泓从地下涌出的泉水,溢出的泉水形成一条宽不及一米的小溪,这就是黄河源头!茹遂初顾不得高原反应的不适和旅途的疲劳,急忙跳下马来,乘着透过云隙露出的一线阳光,将黄河源头的自然景观摄入镜头。在茹遂初一行完成任务返回的途中,他不幸因马失前蹄从马背上摔下来,腰部受伤,虽然没有影响这次采访,但之后的黄河连载的采访工作,他却因为伤痛而未能参加。

当茹遂初忍着伤痛风尘朴朴回到玛多县时,等待他的却是一个不幸的消息。来看他们的县委书记,手中拿着一封电报,在相互问好之后,他用低沉的声调问: “你们哪一位姓茹?”茹遂初应声“是我。”县委书记走过来将电报交给了他并握着他的手说:“很不幸,你的老人病故了。”这个突然的消息,使茹遂初的一个希望瞬间毁灭了。原本,他计划在回北京的途中,在西安停留一下,回家看看年迈的父亲,现在这个心愿永远不能实现了。当天晚上,他躺在被窝里,思绪万千,不尤泪流满面。在父亲病故后13天他赶回西安,参加了父亲的葬礼。”

 (摘自专访《茹遂初:岁月成就梦想》原稿)

注:允许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署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