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图像记忆】茹遂初:1957年南疆行

来源:影像国际网 作者:茹遂初 责编:张双双 2019-11-21

1957年,新疆,进城赶巴札(集市)的农民。 茹遂初摄于新疆喀什

1957年,新疆,蒙面纱的维吾尔族妇女 。 茹遂初摄于新疆喀什

1957年,新疆,库车集市。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集市上卖花帽的维吾尔族妇女。花帽大多数是家庭副业,自制自卖。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库车巴札(集市)上卖甜瓜的摊贩。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集市上叫卖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巴札(集市)上卖烤羊肉串的摊贩 。 茹遂初摄于新疆库车。

1957年,新疆,在巴札(集市)上以特殊方式卖烟的维吾尔人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热闹的巴札(集市)。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赶巴札(集市)的日子。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手鼓舞。 茹遂初摄于新疆喀什

1957年,新疆,民间艺人。 茹遂初摄于喀什街头

1957年,新疆,葡萄架下。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维吾尔说唱艺人阿吉阿洪纳吉。 茹遂初 摄于噶什街头

1957年,新疆, 维吾尔说唱艺人阿吉阿洪纳吉 。 茹遂初摄摄于喀什街头

1957年,新疆, 维吾尔说唱艺人阿吉阿洪纳吉 。 茹遂初摄于喀什街头

1957年,新疆,制作民族乐器。 茹遂初摄于新疆喀什

1957年,新疆,喀什街头卖金属器皿的摊贩。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喀什街头卖金属器皿的摊贩 。 茹遂初1957年摄于新疆喀什

1957年,新疆, 和田第二小学一年级在上算术课。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喀什人民医院新的妇产科病房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南疆以盛产长绒棉闻名,棉花产量1956年比1952年增加了两倍。图为莎车的一处棉花收购站。 茹遂初辍

1957年,新疆,疏勒县“发展”农业社社员在收割小麦。这里是南疆主要产粮区。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喀什“八一”拖拉机站在为农业合作社耕地。这个拖拉机站是由人民解放军捐款建立的。耕地用上了“铁牛”,吸引了远近的维族农民围观。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依干其水库十六公里的引水干渠。这个新修的水库给十几万亩土地带来生。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维吾尔族美丽的花帽,是传统手工刺绣产品。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维吾尔族美丽的花帽,是传统手工刺绣产品。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绣花帽。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集市上卖花帽的维吾尔族妇女。花帽大多数是家庭副业,自制自卖。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喀什街头卖花帽的摊贩。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地毯是和田久负盛名的手工业产品,解放前由于没有销路已日趋衰落,解放后在政府的扶持下,1952年成立了第一个地毯工厂,图为地毯厂正在评定产品的等级。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地毯是和田久负盛名的手工业产品。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和田缫丝厂维吾尔族女土吐尔逊尼牙孜汗,不久前还是一位农村姑娘。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南, 喀什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历史上它曾是中西交通一“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图为喀什市中心广场。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新疆喀什市中心广场,右边为著名的艾提尕清真寺。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喀什艾提尕礼拜寺。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库尔班节前往清真寺礼拜的维吾尔族群众。 茹遂初摄于新疆喀什

1957年,新疆, 库尔班节时的艾提尕清真寺。 茹遂初摄于噶什

1957年,新疆, 喜歌善舞的维吾尔人,节日里自发在广场上跳舞。 茹遂初摄于喀什

1957年,新疆, 请大家随便吃点吧,主人阿不拉江哈里对前来贺节的客人说。 茹遂初摄于喀什

1957年,新疆,位于喀什市东北郊的阿帕克霍加墓是南疆著名的古迹之一,始建于1640年,是新疆伊斯兰宗教领袖阿帕克霍加等人的陵墓。解放前已部分倒塌,1956年政府拨款进行修缮一新。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一群梳着小辫的维吾尔族姑娘 茹遂初摄于喀什

1957年,新疆,在和田庆祝囯庆大会上的维吾尔妇女。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1957年和田庆祝国庆大会上的维吾尔族妇女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和田中学维吾尔族学生努亚必艾买提阿吉和她的同学帕它木艾买提。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宝宝睡着了。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农村小景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好大的葫芦。葫芦是天然的容器,維族农民多用它来背水。 茹遂初摄于和田地区

1957年,新疆,用葫芦背水的维吾尔族妇女土巵莎汗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休闲。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池塘。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和田街头。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莎车巴札(集市)上卖蔬菜的摊贩。 茹遂初年摄

1957年,新疆,树荫下的结婚宴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读古兰经的阿訇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噶什著名的艾提尕清真寺。 茹遂初摄

查看大图

1957年,新疆,进城赶巴札(集市)的农民。 茹遂初摄于新疆喀什

1957年,新疆,蒙面纱的维吾尔族妇女 。 茹遂初摄于新疆喀什

1957年,新疆,库车集市。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集市上卖花帽的维吾尔族妇女。花帽大多数是家庭副业,自制自卖。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库车巴札(集市)上卖甜瓜的摊贩。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集市上叫卖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巴札(集市)上卖烤羊肉串的摊贩 。 茹遂初摄于新疆库车。

1957年,新疆,在巴札(集市)上以特殊方式卖烟的维吾尔人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热闹的巴札(集市)。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赶巴札(集市)的日子。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手鼓舞。 茹遂初摄于新疆喀什

1957年,新疆,民间艺人。 茹遂初摄于喀什街头

1957年,新疆,葡萄架下。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维吾尔说唱艺人阿吉阿洪纳吉。 茹遂初 摄于噶什街头

1957年,新疆, 维吾尔说唱艺人阿吉阿洪纳吉 。 茹遂初摄摄于喀什街头

1957年,新疆, 维吾尔说唱艺人阿吉阿洪纳吉 。 茹遂初摄于喀什街头

1957年,新疆,制作民族乐器。 茹遂初摄于新疆喀什

1957年,新疆,喀什街头卖金属器皿的摊贩。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喀什街头卖金属器皿的摊贩 。 茹遂初1957年摄于新疆喀什

1957年,新疆, 和田第二小学一年级在上算术课。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喀什人民医院新的妇产科病房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南疆以盛产长绒棉闻名,棉花产量1956年比1952年增加了两倍。图为莎车的一处棉花收购站。 茹遂初辍

1957年,新疆,疏勒县“发展”农业社社员在收割小麦。这里是南疆主要产粮区。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喀什“八一”拖拉机站在为农业合作社耕地。这个拖拉机站是由人民解放军捐款建立的。耕地用上了“铁牛”,吸引了远近的维族农民围观。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依干其水库十六公里的引水干渠。这个新修的水库给十几万亩土地带来生。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维吾尔族美丽的花帽,是传统手工刺绣产品。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维吾尔族美丽的花帽,是传统手工刺绣产品。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绣花帽。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集市上卖花帽的维吾尔族妇女。花帽大多数是家庭副业,自制自卖。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喀什街头卖花帽的摊贩。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地毯是和田久负盛名的手工业产品,解放前由于没有销路已日趋衰落,解放后在政府的扶持下,1952年成立了第一个地毯工厂,图为地毯厂正在评定产品的等级。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地毯是和田久负盛名的手工业产品。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和田缫丝厂维吾尔族女土吐尔逊尼牙孜汗,不久前还是一位农村姑娘。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南, 喀什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历史上它曾是中西交通一“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图为喀什市中心广场。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新疆喀什市中心广场,右边为著名的艾提尕清真寺。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喀什艾提尕礼拜寺。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库尔班节前往清真寺礼拜的维吾尔族群众。 茹遂初摄于新疆喀什

1957年,新疆, 库尔班节时的艾提尕清真寺。 茹遂初摄于噶什

1957年,新疆, 喜歌善舞的维吾尔人,节日里自发在广场上跳舞。 茹遂初摄于喀什

1957年,新疆, 请大家随便吃点吧,主人阿不拉江哈里对前来贺节的客人说。 茹遂初摄于喀什

1957年,新疆,位于喀什市东北郊的阿帕克霍加墓是南疆著名的古迹之一,始建于1640年,是新疆伊斯兰宗教领袖阿帕克霍加等人的陵墓。解放前已部分倒塌,1956年政府拨款进行修缮一新。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一群梳着小辫的维吾尔族姑娘 茹遂初摄于喀什

1957年,新疆,在和田庆祝囯庆大会上的维吾尔妇女。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1957年和田庆祝国庆大会上的维吾尔族妇女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和田中学维吾尔族学生努亚必艾买提阿吉和她的同学帕它木艾买提。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宝宝睡着了。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农村小景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好大的葫芦。葫芦是天然的容器,維族农民多用它来背水。 茹遂初摄于和田地区

1957年,新疆,用葫芦背水的维吾尔族妇女土巵莎汗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休闲。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池塘。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和田街头。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莎车巴札(集市)上卖蔬菜的摊贩。 茹遂初年摄

1957年,新疆,树荫下的结婚宴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 读古兰经的阿訇 。 茹遂初摄

1957年,新疆,噶什著名的艾提尕清真寺。 茹遂初摄

“南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泛称,具体而言是指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的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盆地的中心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盆地的边缘为山麓戈壁带,宽度约10-30千米,表面由2-3米厚的砾石层组成,地表水均渗入地下,地面干燥寸草不生。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干旱少雨,农业生产要完全依靠浂溉。在戈壁带和沙漠带之间的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并具有可供浂溉的水源,经千百年各族人民辛勤的开发,沿沙漠边缘形成孤立的100多个大大小小的绿洲。这些绿洲是经营农业的维吾族人民聚居地方。

1957年我在结束塔里木盆地荒地勘查的采访后,从轮台西南行至喀什,再从喀什东南行至和田,差不多围绕塔里木盆地跑了大半圈,先后在轮台、库车、喀什、莎车、叶城、和田等地采访,从不同的侧面拍摄了一组反映维吾尔族人民生产、生活、风情的专题。1958年第3期《人民画报》以“富饶的南疆”为题,用六页的篇幅刊登了这组专题报道。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由廖承志同志主持编辑的巨型画册《中国》,选用我拍摄的14幅照片,其中就有这次在南疆拍摄的。

摄影并文:茹遂初

注:允许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署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