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的评选、公示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作品。
特别提示: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上公示的“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作品为大展网络征集部分入选作品。
“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入选作品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张双双
2018-12-27
《“金头盔”蒋佳冀的强军梦》-刘应华 摄
《“戏水天堂”滨海水魔方》-商超 摄
《1995年邹城供电“最高限价”让农民用上公平电》-韩军 摄
《2007年北京部分胡同拆除改建》-李英杰 摄
《澳门回归 万人空巷》-李靖 摄
《把春天背回家》-莫定友 摄
《北京前门大碗茶》-张居生 摄
《滨海县青年饭店》-周古凯 摄
百姓过上好日子 徐洪铎 摄
《“9.3阅兵”导弹方队》宋明昌 摄
《藏历新年》改革开放后,牧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牧民迎接藏历新年。-王精业摄
《曾经的年代》(图为1984年夏)-李玲 摄
《茶市》-雷永辉 摄
《成长仪式》+孙祺然 摄
《大国重器--轰六K》-任振朝 摄
《大会战》 - 段更阳 摄
《贷款面签》-饶以春 摄
《第一代书生》-蒋志舟 摄
《都市建证》-沈旻 摄
《放飞梦想》-吴坤蓉 摄
《风能发电》- 黄丽琴 摄
《夫搭台妻唱戏》-赵建中 摄
《改变命运的手印》-汪强 摄
《赣州侨联喜迎香港回归》-刘念海 摄
《高速公路到我家》-金献光 摄
《高原藏校》-赵迪 摄
《各有所趣》-舒宏平 摄
《工地晚餐》-洪晓东 摄
《古楼盛世》-王永安 摄
《光棍村的喜事》 - 徐洪铎 摄
《国网山东电力》—韩天凯 摄
《果子沟大桥》-孙江丽 摄
《焊工》-作者:周树南 摄
《航天英雄回家》-胡伟鸣 摄
《鸿运当头》-张琪 摄
《回族宴席曲》-马成云 摄
《家庭影院》-吴广君 摄
《江河万古展新篇》-黄全民 摄
《解放军进驻澳门》-张雷 摄
《紧然有序》摄于2017年7月。作者:米建华
《居庸春晓》-杨宝森 摄
《崛起的民营企业》-刘秋军 摄
《看榜》-薛柏鸥 摄
《可可西里》-卜建平摄 摄
《莲蓬搭乘绿皮车进城》-胡伟鸣 摄
《满载而归》+马毅 摄
《煤海深处》--陈爱国 摄
《米字旗在香港落地》-王建民 摄
《奶奶送我去上学-祝文敏 摄
《鸟巢建设者》-于文国 摄
《农贸市场征收》-黄梅花 摄
《陪老妈逛广场》-王新 摄
《骑鲸蹈海》-汪汉宗 摄
《钱包鼓了》-陈爱国 摄
《抢购电视机看春晚》-周国强 摄
《泉州提线木偶》-施维猛 摄
《撒拉女纺工》-王精业 摄
《三峡移民的孩子考上清华》-周国强 摄
《山村“美容店”》-翟力民 摄
《山村绿色新能源》-王东 摄
《伤残人在祖国怀抱中》-成贵民 摄
《上世纪九十年代温州的鞋》-刘念海 摄
《时尚股民》-张斌 摄
《台胞》-郑旭清 摄
《探索新经济增长》+孙祺然 摄
《我是世界冠军》-许之丰 摄
《吸引眼球的机器人表演》-徐瑞康 摄
《喜报》—朱长杰 摄
《喜洋洋》- 郑维国 摄
《新郞》-阮晓 摄
《幸福的笑、难舍的泪》-陈建国 摄
《休闲外滩》-胡克己 摄
《选村官》-赵涵 摄
《雪原之夜》-王明芳 摄
《摇号》-李云鸿 摄
《一代身份证拍照》-刘一心 摄
《音符》-汪晓刚 摄
《永久的爱》-陈建国 摄
《用泪谱写的爱》-马连胜 摄
《圆梦》-王国荣 摄
《咱村的学校建成了》-舒宏平 摄
《咱们工人有力量》-师延明 摄
《长江源第一小学》-路生贵 摄
《直辖市的民办高等教育》- 胡涛波 摄
《质量-东岳北厂车身车间高密度机器人焊接》 -孟勇 摄
《中标之后》 -王平 摄
《中国军团闪耀里约》-费茂华 摄
《中国引进第一家电子公司——福日公司》。李玲 摄
《中国载人航天首飞任务成功》-乔天富 摄
《自行车迎亲》-梁达明 摄
《走向幸福-聚焦宁夏生态移民》-吴建新 摄
《坐着火车去赶集》-黄跃 摄
组照—白华--40年沧桑巨变,喜看通信大变迁-“摇把”电话走进矿区(1986年)
组照—白华--40年沧桑巨变,喜看通信大变迁-畅享4G新生活,移动电话走进百姓家(2017年)
组照—白华--40年沧桑巨变,喜看通信大变迁-红红火火,移动电话传喜讯(2006年)
组照—白华--40年沧桑巨变,喜看通信大变迁-老板用上“大哥大”(模拟电话)(1993年)
组照—白华--40年沧桑巨变,喜看通信大变迁——人工磁石电话(1978年)
组照—白华--40年沧桑巨变,喜看通信大变迁-市话交换机设备调测(1989年
组照—白华--40年沧桑巨变,喜看通信大变迁-通信推进企业现代化(2014年)
组照—白华--40年沧桑巨变,喜看通信大变迁-现代移动通信设备机房(2009年)
组照—白华--40年沧桑巨变,喜看通信大变迁-长途载波通信机房(1987年 )
组照—白华--40年沧桑巨变,喜看通信大变迁-真诚服务满意100(2006年)
组照—陈韶华-三十里煤海三十里工业画廊 (1)
组照—陈韶华-三十里煤海三十里工业画廊 (2)
组照—陈韶华-三十里煤海三十里工业画廊 (3)
组照—陈韶华-三十里煤海三十里工业画廊 (4)
组照—陈韶华-三十里煤海三十里工业画廊 (5)
组照—陈韶华-三十里煤海三十里工业画廊 (6)
组照—陈韶华-三十里煤海三十里工业画廊 (7)
组照—陈韶华-三十里煤海三十里工业画廊 (8)
组照—陈韶华-三十里煤海三十里工业画廊 (9)
组照—陈韶华-三十里煤海三十里工业画廊 (10)
组照—和匀生-二十载,不变的团圆情,变迁的回家路 (1)
组照—和匀生-二十载,不变的团圆情,变迁的回家路 (2)
组照—和匀生-二十载,不变的团圆情,变迁的回家路 (3)
组照—和匀生-二十载,不变的团圆情,变迁的回家路 (4)
组照—和匀生-二十载,不变的团圆情,变迁的回家路 (5)
组照—和匀生-二十载,不变的团圆情,变迁的回家路 (6)
组照—巨全毅 摄
组照—巨全毅 摄
组照—巨全毅 摄
组照—巨全毅 摄
组照—巨全毅 摄
组照—巨全毅 摄
组照—巨全毅 摄
组照—巨全毅 摄
组照—巨全毅 摄
组照—巨全毅 摄
组照—王秋抗-五位摄影家救古镇。2018年6月16日,绍兴安昌古镇上走来五位平均年龄超过七十的资深摄影家。
组照—王秋抗-五位摄影家救古镇。他们是杭州的王秋杭、边伟虎、郑从礼、徐瑞康、翁荣儿。均为早年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组照—王秋抗-五位摄影家救古镇。中央电视台相约五位摄影家迅速赶到安昌进行采访。(原版照片)
组照—王秋抗-五位摄影家救古镇。浙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闻讯也立刻聚焦安昌。钱江晚报连续跟踪报道,浙江政报也予以报道。
组照—王秋抗-五位摄影家救古镇。十九年过去了,今天的安昌古镇怎么样啦?他们人决定再次用镜头来鉴证。
组照—王秋抗-五位摄影家救古镇。十九年前,他们五人就住在这家安昌旅馆,大家合影留念。
组照—王秋抗-五位摄影家救古镇。秀英夫妇是19年前积极向五位摄影家提供安置安昌河水被污染的居民之一,面对手机微信所展示19年前的景像,秀英丈夫感慨变化这么大!
组照—王秋抗-五位摄影家救古镇。秀英年事已高,早已做不动了。
组照—王秋抗-五位摄影家救古镇。当年,这顶桥上每天清晨是这样的情景。
组照—王秋抗-五位摄影家救古镇。如今换上了我们。
组照—王秋抗-五位摄影家救古镇。当年这幅作品获了不少奖。
组照—王秋抗-五位摄影家救古镇。如今人去桥空,作者感怀。
组照—家庭变迁-威海王晓光摄影01
组照—家庭变迁-威海王晓光摄影02
组照—家庭变迁-威海王晓光摄影03
组照—家庭变迁-威海王晓光摄影04
组照—家庭变迁-威海王晓光摄影05
组照—家庭变迁-威海王晓光摄影06
组照—家庭变迁-威海王晓光摄影07
组照—家庭变迁-威海王晓光摄影08
组照—家庭变迁-威海王晓光摄影09
组照—徐洪铎-山东徐老农村集市 (1)
组照—徐洪铎-山东徐老农村集市 (2)
组照—徐洪铎-山东徐老农村集市 (3)
组照—徐洪铎-山东徐老农村集市 (4)
组照—徐洪铎-山东徐老农村集市 (5)
组照—杨安文-《川西小城的变迁》
logo—广西-黄杰斌
logo—江西省-黄圣君
logo—湖南省-彭骏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的评选、公示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作品。
特别提示: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上公示的“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作品为大展网络征集部分入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