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马卫国摄影作品:《青年突击队》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马卫国 责编:张双双 2018-12-26

我是从1977年开始在厂工会从事形象宣传工作,那时候主要是用相机拍摄厂里的好人好事、先进人物、时事新闻。一是用于宣传橱窗,二是用来制作幻灯片在放电影前放映,我们的工人称之为我们厂的“新闻简报”。

这是1978年9月我为齐鲁石化公司橡胶厂青年突击队拍的一张合影。那时候,企业的年轻人就是以这种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我在这期间为青年突击队和工友们拍摄的这些照片真实的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在工作中的拼劲和他们的精神风貌。遗憾的是,在这张合影中已经有好几个人离去。

照片上的这些年轻人,都是真实的奋战在石化企业里的普通工人。他们在建厂后的第一次设备大检修当中,面对缺乏检修经验,缺乏检修专业机械设备,缺乏专业检修施工队伍的情况,积极响应厂部的召唤,从各车间抽调出精兵强将,组成一支大检修青年突击队。

这些年轻人当时最大的也不过26、7岁,这支队伍成为检修现场上一支主力军,主要承担检修中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可以说,哪里最脏最累,那里就有我们的突击队员的身影;哪里有困难那里就有我们的突击队员在奋战。

他叫田明胜,是青年突击队的队长,当年是电气车间的班长。他在工作中不怕吃苦,任劳任怨。遇到脏活累活从不躲闪,时时处处都是冲在前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突击队员完成了厂部交给的各项检修任务。他曾在1981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荣誉称号。

当年田明胜在高压线杆上检修。那时候我手里只有一台海鸥120相机,为了拍好这张照片,我只能爬上去拍摄,爬到和他平行的位置真实的再现了这位突击队长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就是这样一位铁打的汉子,退休后不久因病去世,很是令人痛心。

在建厂初期,设备检修以及日常维护,全是由我们的工人来完成。那时候大家彼此不分工种,不分内外,只要是有任务,大家都会积极抢着干。

操作工人吕先锋和他的徒弟唐芳在自己动手检查维修设备。

操作工人在维护保养设备。

工人们正在着装准备对检修后的装置喷刷银粉。

这位朴实憨厚的气焊工,是机修车间的青年工人李建银,在设备检修中不怕吃苦特别能干,经常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当我为他拍照时,小伙子还很不好意思的。那个年代,艰苦奋斗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风气。石化工人和石油工人一样,都处在创业的年代,工人们都传承着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工人们正在冲洗换热器,手里拿着高压水枪,靠水的压力冲刷换热器里的管子。尽管穿着雨衣,反射回来的污水也溅得浑身湿透。

我在检修现场看到这个小伙子正在用高压水枪冲洗设备(这是检修中比较脏的活),他脸上、身上溅满了污水,我便靠了过去。在逆光下,他脸上的水滴,眼神都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当他稍一停顿的时候,我立即拍下了这一幅特写,仅拍了一张,他顺手擦了一把脸,脸上的污水汗水瞬间即逝。

在这狭小的工作环境里,工人们一丝不苟的认真维护检修设备。

进去的时候工作服是干的,出来的时候衣服能拧出水来。

那时候,大家就是这样忘我拼命的工作着,连出来透透气都是别人催着。

随着齐鲁三十万吨乙烯工程的开工建设,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大批年轻人相继加入到石化工人的队伍中来。石化工人的“团结勤奋、争创一流”的精神将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

查看大图

我是从1977年开始在厂工会从事形象宣传工作,那时候主要是用相机拍摄厂里的好人好事、先进人物、时事新闻。一是用于宣传橱窗,二是用来制作幻灯片在放电影前放映,我们的工人称之为我们厂的“新闻简报”。

这是1978年9月我为齐鲁石化公司橡胶厂青年突击队拍的一张合影。那时候,企业的年轻人就是以这种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我在这期间为青年突击队和工友们拍摄的这些照片真实的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在工作中的拼劲和他们的精神风貌。遗憾的是,在这张合影中已经有好几个人离去。

照片上的这些年轻人,都是真实的奋战在石化企业里的普通工人。他们在建厂后的第一次设备大检修当中,面对缺乏检修经验,缺乏检修专业机械设备,缺乏专业检修施工队伍的情况,积极响应厂部的召唤,从各车间抽调出精兵强将,组成一支大检修青年突击队。

这些年轻人当时最大的也不过26、7岁,这支队伍成为检修现场上一支主力军,主要承担检修中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可以说,哪里最脏最累,那里就有我们的突击队员的身影;哪里有困难那里就有我们的突击队员在奋战。

他叫田明胜,是青年突击队的队长,当年是电气车间的班长。他在工作中不怕吃苦,任劳任怨。遇到脏活累活从不躲闪,时时处处都是冲在前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突击队员完成了厂部交给的各项检修任务。他曾在1981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荣誉称号。

当年田明胜在高压线杆上检修。那时候我手里只有一台海鸥120相机,为了拍好这张照片,我只能爬上去拍摄,爬到和他平行的位置真实的再现了这位突击队长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就是这样一位铁打的汉子,退休后不久因病去世,很是令人痛心。

在建厂初期,设备检修以及日常维护,全是由我们的工人来完成。那时候大家彼此不分工种,不分内外,只要是有任务,大家都会积极抢着干。

操作工人吕先锋和他的徒弟唐芳在自己动手检查维修设备。

操作工人在维护保养设备。

工人们正在着装准备对检修后的装置喷刷银粉。

这位朴实憨厚的气焊工,是机修车间的青年工人李建银,在设备检修中不怕吃苦特别能干,经常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当我为他拍照时,小伙子还很不好意思的。那个年代,艰苦奋斗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风气。石化工人和石油工人一样,都处在创业的年代,工人们都传承着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工人们正在冲洗换热器,手里拿着高压水枪,靠水的压力冲刷换热器里的管子。尽管穿着雨衣,反射回来的污水也溅得浑身湿透。

我在检修现场看到这个小伙子正在用高压水枪冲洗设备(这是检修中比较脏的活),他脸上、身上溅满了污水,我便靠了过去。在逆光下,他脸上的水滴,眼神都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当他稍一停顿的时候,我立即拍下了这一幅特写,仅拍了一张,他顺手擦了一把脸,脸上的污水汗水瞬间即逝。

在这狭小的工作环境里,工人们一丝不苟的认真维护检修设备。

进去的时候工作服是干的,出来的时候衣服能拧出水来。

那时候,大家就是这样忘我拼命的工作着,连出来透透气都是别人催着。

随着齐鲁三十万吨乙烯工程的开工建设,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大批年轻人相继加入到石化工人的队伍中来。石化工人的“团结勤奋、争创一流”的精神将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

摄影并文:马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