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邓维作品:《不看景区看大桥》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邓维 责编:张双双 2018-09-17

建设中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是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站在200多米高的施工点上,想象它通车后上层6车道、下层4车道的往来景象,啧啧!

杨泗港长江大桥一步跨越长江的主跨长1700米,这个跨度国内第一。在施工锚道上拍摄,我这个拍摄大型工程三十几年的老摄影记者,依然感到震撼。

锚道上,有几个人在采集相关资料数据,中间穿红上衣的女士是大桥局的员工,她的任务很明确,将大桥局所有建成和在建的大桥资料集编整理,图像化、数字化永久保存。

2014年12月正式建成通车的鹦鹉洲长江大桥,是世界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专业术语老百姓可能兴趣不大,但该桥通体的橘红色,令其美誉度甚高。

鹦鹉洲长江大桥桥头,孩子们在用建桥剩余材料修建的游乐场内尽情嬉戏。不必让他们记住建设者的名字,只要全社会能尊重建设者、善待建设者,足够了。

5岁的小楠楠周末时让妈妈带着来鹦鹉洲长江大桥下,骑她喜爱的小单车。小姑娘告诉我:“喜欢这个大桥,它好美!”

夕阳中,在长江岸边休闲的人络绎不绝,远处是正在建设中的杨泗港长江大桥。可以肯定的是,建成通车后的大桥会为城市提供更多的便利。

2011年底建成通车的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其拥有三塔斜拉桥、两个主跨均为616米、建成时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和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结合梁斜拉桥等等专业业绩,老百姓未必知道,但现在武汉市民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这座大桥合影,已成桥头一景。

已经70多岁的胡爹爹一辈子住在二七长江大桥附近,退休后锻炼、散步时,总跟自己的孙女念叨,以前过江坐摆渡船又慢又不方便,现在,“抬腿就上桥,坐车更是眨眼就到。”

“武汉,每天不一样”是现在武汉市的流行语,这座长江畔古老又时尚的城市对明天有许多企盼。在我看来,这企盼中肯定有离不开大桥、喜欢大桥的武汉人对明日大桥更殷切的期待。

查看大图

建设中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是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站在200多米高的施工点上,想象它通车后上层6车道、下层4车道的往来景象,啧啧!

杨泗港长江大桥一步跨越长江的主跨长1700米,这个跨度国内第一。在施工锚道上拍摄,我这个拍摄大型工程三十几年的老摄影记者,依然感到震撼。

锚道上,有几个人在采集相关资料数据,中间穿红上衣的女士是大桥局的员工,她的任务很明确,将大桥局所有建成和在建的大桥资料集编整理,图像化、数字化永久保存。

2014年12月正式建成通车的鹦鹉洲长江大桥,是世界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专业术语老百姓可能兴趣不大,但该桥通体的橘红色,令其美誉度甚高。

鹦鹉洲长江大桥桥头,孩子们在用建桥剩余材料修建的游乐场内尽情嬉戏。不必让他们记住建设者的名字,只要全社会能尊重建设者、善待建设者,足够了。

5岁的小楠楠周末时让妈妈带着来鹦鹉洲长江大桥下,骑她喜爱的小单车。小姑娘告诉我:“喜欢这个大桥,它好美!”

夕阳中,在长江岸边休闲的人络绎不绝,远处是正在建设中的杨泗港长江大桥。可以肯定的是,建成通车后的大桥会为城市提供更多的便利。

2011年底建成通车的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其拥有三塔斜拉桥、两个主跨均为616米、建成时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和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结合梁斜拉桥等等专业业绩,老百姓未必知道,但现在武汉市民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这座大桥合影,已成桥头一景。

已经70多岁的胡爹爹一辈子住在二七长江大桥附近,退休后锻炼、散步时,总跟自己的孙女念叨,以前过江坐摆渡船又慢又不方便,现在,“抬腿就上桥,坐车更是眨眼就到。”

“武汉,每天不一样”是现在武汉市的流行语,这座长江畔古老又时尚的城市对明天有许多企盼。在我看来,这企盼中肯定有离不开大桥、喜欢大桥的武汉人对明日大桥更殷切的期待。

《不看景区看大桥》

邓维摄影

我做了三十几年摄影记者,记不清采访拍摄过多少大型工程、重点工程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武汉市机动车流量激增,跨江大桥还较少,造成往来长江两岸、行走武汉三镇多有不便,当时我的报道是“拥挤的大桥”。

日前,我再访武汉,不看景区看大桥。

1957年,新中国倾全力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载入史册。现在,武汉市主城区建成和在建的长江大桥已达11座,这些大桥均连接着立体交通网络,使城市交通对跨江大桥依赖度很高的武汉今非昔比,往来长江两岸、行走武汉三镇便捷多了。

当初参与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桥”和修建现在武汉市主城区11座长江大桥的专业团队,就是目前的中铁大桥局,这是建设大型桥梁的“国家队”。我从1986年起多次采访过他们,很熟,此次抵江城,仍由他们带路。我镜头的指向明确,聚焦大桥、聚焦建桥人、聚焦武汉市民。

摄影并文:邓维


邓维,籍贯湖南,1954年1月出生于北京。1980年10月考入现经济日报任文字记者,1983年起先后任经济日报摄影记者、摄影部主任、总编室副主任;高级编辑;现已退休。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六、七、八届副主席、中摄协教育委员会主任;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