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胡力摄影作品:《站.工人.工厂》

来源:影像国际网 作者:胡力 责编:张双双 2017-04-01

查看大图

立此照照

- 写在胡力《站/工人/工厂》之后

萧沉

1953年由社会主义东德援建的北京“751厂”,在2003年整整50岁的时候,宣告停产退休这个最初以生产无线电元器件,后又生产煤气热电,九十年代初为北京提供了三分之一煤气热能供应的大型国企,原属电子工业部,亦曾是中共“一五”重点建设的156个骨干企业之一。工厂占地大约30万平米,拥有一大批巨型储存气罐 - 裂解炉 - 锅炉房 - 高架管道 - 火车头等笨重设备,是后工业时代典型的重工业姿态,尤其是热电生产,消耗了无以计数的焦炭资源。进入21世纪后,因天然气取代了煤气,老厂区遂废弃,并于2006年拿出20万平米开始改造为类似798艺术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废弃的“751厂”,显然属于国际《下塔尔宪章》所认定的工业遗产,它是工业文明的遗存,是中国上世纪中叶开始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下的工业活动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普通工人日常工作与生活的纪录场。与此同时,它也属于历史性的工业景观,因其工业设施和建筑方面的历史性构造而具有重要的景观美学价值《下塔尔宪章》制定并通过于2003年,但早于1979年,澳大利亚便制定过一个《巴拉宪章》,其宗旨便是为遗迹意义上的历史建筑寻找“改造性再利用”的可能,这个宗旨很快便在工业遗产保护上获得推广。作为工业遗迹的”751厂”是幸运的,因为得到了保护和“改造性再利用”。

摄影师胡力近期拍摄的《站/工人/工厂》组照,一反传统记录式摄影,在庞大的工业遗迹背景下,加入了站立的工人形象,并衬以鲜明的白色背景布,以使难以辨认的小人物能突显出来。是的,以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始终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并无视个人存在的重要性。尤其是普通工人,在伟大光荣正确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革命面前,在庞大的国家机器与工业景象面前,如一颗大可忽略不计的螺丝钉,拧你在哪儿,你就得在哪儿,无条件地要以服从并被忽视。而摄影师今日将这些极为普通的工人在画面中特别强调出来,是否蕴含着对对每一个普通人所应抱的尊重态度呢?况和,工厂与机器再伟大,也不过是人类的工具而已,也必须经由这些普通工人的手才能创造出财富。

这一组照中,我注意到摄影师胡力在展示图片时,也还采取了将两至三幅照片进行接片的方式,且有意使连结处产生许许可错。这种方式,我愿意将虽然这种接片方式也试图为观看者展现”751厂”更为宽广恢宏的场景,但空旷无人的厂区,正可反衬出昔日热烈喧闹的社会主义大工业已是昨天的故事了。《站/工人/工厂》,黑白的影调,郑重的拍摄,感觉有悲壮在里面,有叹惜在里面,有见证在里面,当然也有面对庞然大物时的震慑。人置身其中,被宏大的工业吞,小若微粒,依依然顽强地存着着。

                     2011年10月5日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