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媒体人变形记》赵赫廷作品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小A 2017-03-03

2016年3月21日,湖南长沙,刘海波、徐向东、朱辉峰(左往右)站在雨中的街头等待过马路。三人曾在长沙一家报纸的地理板块工作,分别负责文字记者、司机、和摄影的工作。2014年前后,三人离开所在报纸,出来后,徐向东提议成立一个旅行社,他们便在分别离职后,重新走到了一起。

徐向东、朱辉峰和刘海波在他们新成立的旅行社里开会。会议内容是三个人曾经在报纸做采访时,走过的一些省内的地理路线。三人筹划组织一些活动,吸引本地的市民参加他们的旅行活动。

除刘海波是主动从报社离开的,其余二人15到16年期间也离开了报社。“去年报纸裁员,分批有些名额,如果主动去申请被裁去,能拿到一笔补偿金,所以当时我们就走了。”朱说。

2016年3月22日,湖南长沙,33岁的张佚坐在公司的走廊里抽着烟。2015年他所在报社的汽车部门工资大幅下降,迫于无奈只能跳槽到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张佚和报社的同事毛传,工作之余在湖南浏阳的山里开了一家养鸡场,目前已经完全脱离了媒体行业。

下班后,张佚来到长沙一家市场取他饲养的鸡。张佚曾在报纸做了10年广告和采编工作,在2013年11月,张佚辞去了福州晚报汽车部主任的工作,来到长沙做记者。对于现在记者身份向创业者的转变,张佚没有太大的感觉。平媒时代向多元化媒体时代过渡的时期,必然会导致大批媒体人的转型,这是一个洗牌的过程。这一点他早在福州的时候就想到了。

2016年3月23日,湖南长沙,耿志方在采访的路上。35岁的耿志方在媒体工作了十年有余,这期间他从平面媒体转型到新媒体,一直做着采编的工作。后来他感到体制内的禁锢越来越多,便离开了单位,开始和朋友一起在长沙做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尽管耿志方目前的收入来源并没有在媒体工作时拿的多,但他觉得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才是自己想追求的。

“做自媒体跟以前还是不一样,可能以前很多事情做得都很新闻,虽然现在做的有些东西也会讲一些新闻性,但更多感觉是在摸着这个城市的筋骨——人。他们不只是铿锵有力地活着,而且活得很有个人特色。去挖掘他们身上的故事,这是我现在最想做的。”

2016年3月25日,湖南长沙。蒋丽梅走出报社,准备和客户商谈拍摄照片的事情。蒋丽梅在报社工作三年,做一名摄影记者。2015年,她和朋友在工作之余开了一间摄影棚,开始的时候只是想当个兴趣,后来慢慢的,蒋丽梅的影棚生意越来越多,她和朋友在长沙租了一间别墅,准备辞去报社的工作完全投入到自己的摄影工作室里。

蒋丽梅和她的伙伴西瓜在一间咖啡厅里给客人拍摄艺术照。靠着自己的工作室,她目前的收入已经完全超过在单位上班时所赚的工资。

蒋丽梅与她的同伴、客户走在长沙的街头。现在的生活对蒋丽梅来说每天都很轻松,不需要像以前工作时兼顾着压力和随时待命的状态。“其实我也没想赚太多的钱,现在的生活就很好,一个月里接十单活就能够了。其余时间想休息就休息。”蒋丽梅说。

2016年4月25日,湖南长沙,蒋丽梅拿着自己的辞职信在单位找领导签字。

查看大图

2016年3月21日,湖南长沙,刘海波、徐向东、朱辉峰(左往右)站在雨中的街头等待过马路。三人曾在长沙一家报纸的地理板块工作,分别负责文字记者、司机、和摄影的工作。2014年前后,三人离开所在报纸,出来后,徐向东提议成立一个旅行社,他们便在分别离职后,重新走到了一起。

徐向东、朱辉峰和刘海波在他们新成立的旅行社里开会。会议内容是三个人曾经在报纸做采访时,走过的一些省内的地理路线。三人筹划组织一些活动,吸引本地的市民参加他们的旅行活动。

除刘海波是主动从报社离开的,其余二人15到16年期间也离开了报社。“去年报纸裁员,分批有些名额,如果主动去申请被裁去,能拿到一笔补偿金,所以当时我们就走了。”朱说。

2016年3月22日,湖南长沙,33岁的张佚坐在公司的走廊里抽着烟。2015年他所在报社的汽车部门工资大幅下降,迫于无奈只能跳槽到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张佚和报社的同事毛传,工作之余在湖南浏阳的山里开了一家养鸡场,目前已经完全脱离了媒体行业。

下班后,张佚来到长沙一家市场取他饲养的鸡。张佚曾在报纸做了10年广告和采编工作,在2013年11月,张佚辞去了福州晚报汽车部主任的工作,来到长沙做记者。对于现在记者身份向创业者的转变,张佚没有太大的感觉。平媒时代向多元化媒体时代过渡的时期,必然会导致大批媒体人的转型,这是一个洗牌的过程。这一点他早在福州的时候就想到了。

2016年3月23日,湖南长沙,耿志方在采访的路上。35岁的耿志方在媒体工作了十年有余,这期间他从平面媒体转型到新媒体,一直做着采编的工作。后来他感到体制内的禁锢越来越多,便离开了单位,开始和朋友一起在长沙做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尽管耿志方目前的收入来源并没有在媒体工作时拿的多,但他觉得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才是自己想追求的。

“做自媒体跟以前还是不一样,可能以前很多事情做得都很新闻,虽然现在做的有些东西也会讲一些新闻性,但更多感觉是在摸着这个城市的筋骨——人。他们不只是铿锵有力地活着,而且活得很有个人特色。去挖掘他们身上的故事,这是我现在最想做的。”

2016年3月25日,湖南长沙。蒋丽梅走出报社,准备和客户商谈拍摄照片的事情。蒋丽梅在报社工作三年,做一名摄影记者。2015年,她和朋友在工作之余开了一间摄影棚,开始的时候只是想当个兴趣,后来慢慢的,蒋丽梅的影棚生意越来越多,她和朋友在长沙租了一间别墅,准备辞去报社的工作完全投入到自己的摄影工作室里。

蒋丽梅和她的伙伴西瓜在一间咖啡厅里给客人拍摄艺术照。靠着自己的工作室,她目前的收入已经完全超过在单位上班时所赚的工资。

蒋丽梅与她的同伴、客户走在长沙的街头。现在的生活对蒋丽梅来说每天都很轻松,不需要像以前工作时兼顾着压力和随时待命的状态。“其实我也没想赚太多的钱,现在的生活就很好,一个月里接十单活就能够了。其余时间想休息就休息。”蒋丽梅说。

2016年4月25日,湖南长沙,蒋丽梅拿着自己的辞职信在单位找领导签字。

摄影/赵赫廷

选自腾讯新闻《活着》栏目第578期

美通社2016年发布的调查显示,三成中国报社记者表示未来5年将脱离采编职业,43.6%的受访者表示不看好所在媒体的发展前景。在互联网媒体的冲击下,中国传媒行业正在发生明显的结构调整,一些传统媒体人在危机感的驱使下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定位。他们相信,与其“众声齐哀”,不如积极求变,在创业大潮中果敢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