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杨占峰:《巨变》

来源:影像国际网 作者:杨占峰 责编:张双双 2017-02-04

《天线》:电视机进入家庭的初期,制式天线尚未普及,很多家庭都是自己动手制作。后来随着制式天线的批量上市,手工天线才日渐减少。今天家用小锅天线是接收卫星信号的,其接收的信号品质与接受地面微波的手工天线、制式天线、拉杆天线要稳定和优质了许多,不可同日而语。2016年8月14日拍摄于晋州

《手机》:大哥大,俗称手提电话,诞生于1973年,我国1987年开通。这部手机的诞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模拟信号,不用插卡,号码资源稀缺,价格昂贵,身份的象征,与固定电话并行了几十年。九十年代后期数字信号手机开通,价格资费有所下降,开始逐渐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到了二十世纪的今天,手机已经由最初的通话功能,演变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推波助澜的利器,可以说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2016年8月12日拍摄于晋州

《热水》:干净、快捷、方便的电热壶、饮水机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加热饮用水的主流,暖瓶、老式水壶、热得快正在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2016年8月14日拍摄于晋州

《音乐之声》:四喇叭收录机在七八十年代是时髦的家电之一,后来的双卡多喇叭及组合音响风靡了很长的时间。这个时期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期,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港台之音,人民的文化生活似乎达到了空前的高涨。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欣赏音乐的方式正悄然改变,家庭购置大型组合音响已经愈来愈少了,大部分人们欣赏音乐似乎是以耳机为主了!2016年8月7日拍摄于晋州

《灯具》:煤油灯下苦读是多少人曾经的记忆,白炽灯进入家庭时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惊喜,仍然记忆犹新。本人的童年是在河北的农村度过的。那个时代电量有限,抓革命促生产,电是要先保证工农业生产的,所以往往晚上十点以后才能给照明送电。童年不可磨灭的印记,就是躺在被窝里,仰望着白炽灯发出耀眼的光芒,思绪在神话中的九霄云汉中畅游。九十年代出现了节能灯,到今天的LED,环保节能已绝非昔日的白炽灯和日光灯可比了。2016年8月10日拍摄于晋州

《手电》:手电,“著名”的家用“电器”之一。一个电珠两三节电池,铁皮桶上加一个开关,今天看来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了。但在当时电力严重不足的条件下,手电筒给人们的生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家家户户必备一只或多只。如今的手电已经做成了非常节能的LED的了,其亮度、续航时间已经远远超越了早期的手电了。2016年8月6日拍摄于晋州

《电视机》:1958年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接收节目成功,1970年第一台彩色电视机诞生,再到九十年代的平面直角,以及后来的等离子、液晶,到今天曲面的LED超高清4K大屏幕电视机,科技的发展,使电视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感官视觉享受!2016年8月19日拍摄于晋州

《机顶盒》:1990年11月颁布《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中国有线电视进入了千家万户的高速发展阶段。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机顶盒已经实现通过WIF与互联网连接,以电视、电脑、手机等为载体,收看高清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可以畅游互联网。2016年8月13日拍摄于晋州

《音频载体》:磁带、黑胶唱片、CD、U盘都是为了记录音频信号而发明的。今天的一个U盘已经做到了64G甚至更大,64G是什么感念呢?换算成磁带大约相当于200多盘的容量吧!2016年8月16日拍摄于晋州

《取暖的变迁》:今天人民的取暖,基本上已经由干净卫生的电暖气、暖气片、地热、空调取代了燃煤炉,二氧化碳煤气中毒事情鲜有发生了。2016年7月15日拍摄于晋州

《开关》:从一个简单的开关,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逐渐改善。2016年8月6日拍摄于晋州

《音频载体》:磁带、黑胶唱片、CD、U盘都是为了记录音频信号而发明的。今天的一个U盘已经做到了64G甚至更大,64G是什么感念呢?换算成磁带大约相当于200多盘的容量吧!2016年8月16日拍摄于晋州

《照相机》:135单反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摄影。九十年代数码相机出现,虽然像素很低,仅有几十万,但拍照之后可以立即看到图片,从而提供了对不满意的作品立刻重拍的可能性,减少了遗憾的发生。今天的数码单反,已经远远超越了九十年代的技术,像素动辄几千万,感光度甚至达到了三百多万的恐怖级别,已经远远超越了彩色胶卷的感光度,24小时拍摄已经愈来愈成为现实。同时,科技的发展,使一只小小的存储卡能轻易的存储几百张,甚至几千张上万张图片已经成为了可能。2016年8月16日拍摄于晋州

《收音机》:八十年代以前,收音机是家用电器名品之一,能有一台多波段的便携式也是一种奢侈了。如今,听收音机,基本上是在汽车里面的事情了,其它场合听收音机的人已经很少了。2016年8月8日拍摄于晋州

《电脑》:曾经的奔腾100,在中国大地上拉开了电脑时代的序幕,虽然和今天随便的一台电脑比也是寒酸的,但开创了一个时代。今天人民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离不开电脑了。2016年8月10日拍摄于晋州。

《厨具》:今天的厨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铝锅、钢龙锅、大铁锅已经逐渐退出了厨房的舞台。一些新型的厨具,如电饭煲、电蒸箱、微波炉、电烤箱等等厨房电器正在普及,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和惬意。2016年8月13日拍摄于晋州

查看大图

《天线》:电视机进入家庭的初期,制式天线尚未普及,很多家庭都是自己动手制作。后来随着制式天线的批量上市,手工天线才日渐减少。今天家用小锅天线是接收卫星信号的,其接收的信号品质与接受地面微波的手工天线、制式天线、拉杆天线要稳定和优质了许多,不可同日而语。2016年8月14日拍摄于晋州

《手机》:大哥大,俗称手提电话,诞生于1973年,我国1987年开通。这部手机的诞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模拟信号,不用插卡,号码资源稀缺,价格昂贵,身份的象征,与固定电话并行了几十年。九十年代后期数字信号手机开通,价格资费有所下降,开始逐渐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到了二十世纪的今天,手机已经由最初的通话功能,演变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推波助澜的利器,可以说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2016年8月12日拍摄于晋州

《热水》:干净、快捷、方便的电热壶、饮水机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加热饮用水的主流,暖瓶、老式水壶、热得快正在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2016年8月14日拍摄于晋州

《音乐之声》:四喇叭收录机在七八十年代是时髦的家电之一,后来的双卡多喇叭及组合音响风靡了很长的时间。这个时期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期,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港台之音,人民的文化生活似乎达到了空前的高涨。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欣赏音乐的方式正悄然改变,家庭购置大型组合音响已经愈来愈少了,大部分人们欣赏音乐似乎是以耳机为主了!2016年8月7日拍摄于晋州

《灯具》:煤油灯下苦读是多少人曾经的记忆,白炽灯进入家庭时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惊喜,仍然记忆犹新。本人的童年是在河北的农村度过的。那个时代电量有限,抓革命促生产,电是要先保证工农业生产的,所以往往晚上十点以后才能给照明送电。童年不可磨灭的印记,就是躺在被窝里,仰望着白炽灯发出耀眼的光芒,思绪在神话中的九霄云汉中畅游。九十年代出现了节能灯,到今天的LED,环保节能已绝非昔日的白炽灯和日光灯可比了。2016年8月10日拍摄于晋州

《手电》:手电,“著名”的家用“电器”之一。一个电珠两三节电池,铁皮桶上加一个开关,今天看来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了。但在当时电力严重不足的条件下,手电筒给人们的生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家家户户必备一只或多只。如今的手电已经做成了非常节能的LED的了,其亮度、续航时间已经远远超越了早期的手电了。2016年8月6日拍摄于晋州

《电视机》:1958年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接收节目成功,1970年第一台彩色电视机诞生,再到九十年代的平面直角,以及后来的等离子、液晶,到今天曲面的LED超高清4K大屏幕电视机,科技的发展,使电视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感官视觉享受!2016年8月19日拍摄于晋州

《机顶盒》:1990年11月颁布《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中国有线电视进入了千家万户的高速发展阶段。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机顶盒已经实现通过WIF与互联网连接,以电视、电脑、手机等为载体,收看高清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可以畅游互联网。2016年8月13日拍摄于晋州

《音频载体》:磁带、黑胶唱片、CD、U盘都是为了记录音频信号而发明的。今天的一个U盘已经做到了64G甚至更大,64G是什么感念呢?换算成磁带大约相当于200多盘的容量吧!2016年8月16日拍摄于晋州

《取暖的变迁》:今天人民的取暖,基本上已经由干净卫生的电暖气、暖气片、地热、空调取代了燃煤炉,二氧化碳煤气中毒事情鲜有发生了。2016年7月15日拍摄于晋州

《开关》:从一个简单的开关,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逐渐改善。2016年8月6日拍摄于晋州

《音频载体》:磁带、黑胶唱片、CD、U盘都是为了记录音频信号而发明的。今天的一个U盘已经做到了64G甚至更大,64G是什么感念呢?换算成磁带大约相当于200多盘的容量吧!2016年8月16日拍摄于晋州

《照相机》:135单反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摄影。九十年代数码相机出现,虽然像素很低,仅有几十万,但拍照之后可以立即看到图片,从而提供了对不满意的作品立刻重拍的可能性,减少了遗憾的发生。今天的数码单反,已经远远超越了九十年代的技术,像素动辄几千万,感光度甚至达到了三百多万的恐怖级别,已经远远超越了彩色胶卷的感光度,24小时拍摄已经愈来愈成为现实。同时,科技的发展,使一只小小的存储卡能轻易的存储几百张,甚至几千张上万张图片已经成为了可能。2016年8月16日拍摄于晋州

《收音机》:八十年代以前,收音机是家用电器名品之一,能有一台多波段的便携式也是一种奢侈了。如今,听收音机,基本上是在汽车里面的事情了,其它场合听收音机的人已经很少了。2016年8月8日拍摄于晋州

《电脑》:曾经的奔腾100,在中国大地上拉开了电脑时代的序幕,虽然和今天随便的一台电脑比也是寒酸的,但开创了一个时代。今天人民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离不开电脑了。2016年8月10日拍摄于晋州。

《厨具》:今天的厨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铝锅、钢龙锅、大铁锅已经逐渐退出了厨房的舞台。一些新型的厨具,如电饭煲、电蒸箱、微波炉、电烤箱等等厨房电器正在普及,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和惬意。2016年8月13日拍摄于晋州

作品以部分家用电器为主体,通过新旧实物对比,表述了科技的发展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由此也看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变。同时整组图片以象征富贵的牡丹花,贯穿了整个专题,寓意人民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步伐永不停息。

本组作品选自第23届河北省摄影艺术展览 

摄影并文:杨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