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张兆增摄影作品:中国煤炭30年“冰与火”

来源:影像国际网 作者:张兆增 责编:张双双 2016-11-10

查看大图

一切都会随时间流逝,一切又都会停驻在记忆里,或淡彩或浓妆。

在古人的观念中,三十年为一世。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整十或百的年份,往往被赋予惊醒记忆的内涵,迫使人们正视历史的延续与教训,回忆与思考。

翻开煤炭工业的发展年轮,1996年是煤炭人最骄傲的年景。原煤产量首次在世界登顶,嗷嗷待哺的中国工业经济在煤炭人艰苦拼搏下终于装上强劲的动力引擎。

2006年正值煤炭黄金十年。伴随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拉动,走出低谷的煤炭工业迎春回暖,在探索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收获颇丰。

2016年,产能过剩的阴霾漂浮于煤炭的天空,大批煤矿关井退出,煤炭人开始重新审视自身与能源产业、环境间的关系,自省自律,以求发展。

任何变革都伴随着思想的交锋。从计划走向市场,从资源到资产、资本,从数量增长观到质量提升观,从煤炭产业到能源产业,从煤炭生产到能源服务,煤炭在抉择,煤炭在前行。

三十余年间,煤炭一直在打扮着工业社会,同时也在改善着自己。曾经远离城市的矿区,很多楼宇林立、绿树成荫,成为新兴城市;曾经人背马驮的地层深处,矗立起钢铁长城;曾经的走窑汉、煤黑子,不再是爱情与时髦的边缘人。

三十余年间,煤炭的脚步并非一帆风顺。生产时刻考验着矿工的能力,市场时刻考验着煤矿的智慧。没有人总能轻松过关。煤炭人经历过市场的血雨腥风,也经历了“黄金十年”,品尝过凄惨,也体验过辉煌。过往不会烟消云散。

时代浪潮下,每一个个体都有不同命运。如果说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就需要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在逝去的时光中发现规律,在未来的时光中把握规律。

关注煤炭、拍摄煤炭、记录煤炭、我将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