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大家名作】萨姆·塔塔(Sam Tata)眼中30年代的上海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影子 2013-10-16

一个穷人在街上拾起溢出的饭

儿童乞丐

卖杂志

天主教修女登上一艘船

三轮车夫在街角

儿童乞丐

笼与鸟

旅行儿童图书馆

天主教神父等待申请出境签证

年轻的女士和儿童乞丐

排除买火车票的人群

在上海火车北站

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共产党人士不怕牺牲,被残忍的揪上国民党设置的法庭审判

上海一角

上海解放

查看大图

一个穷人在街上拾起溢出的饭

儿童乞丐

卖杂志

天主教修女登上一艘船

三轮车夫在街角

儿童乞丐

笼与鸟

旅行儿童图书馆

天主教神父等待申请出境签证

年轻的女士和儿童乞丐

排除买火车票的人群

在上海火车北站

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共产党人士不怕牺牲,被残忍的揪上国民党设置的法庭审判

上海一角

上海解放

萨姆·塔塔(Sam Tata 1911至2005年),著名的摄影师和摄影记者。

塔塔出生于1911年9月30日的上海,一个富裕的家庭。毕业于上海公立学校,然后在香港大学学习了两年。24岁开始摄影,是上海相机俱乐部的创始成员之一。他在俱乐部的一个朋友,亚历克斯(Alex Buchman),一个布克曼出版社驻中国的摄影记者,建议塔塔买莱卡相机,拍街头影像。在1939年,他与摄影师Chin San Long 和Liu Shu Chong研究摄影创作。在他早期的照片中,他表现得善于利用闪光灯和添加剂技术。日军占领上海时,他则专注于肖像摄影,一直到1946年。

与布列松的邂逅

在1947年,塔塔来到孟买工作。几个月后,在一个孟买艺术协会主办的活动上,他会见了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通过布列松的影响力和指导,为他的新闻摄影带来的新的活动。他开始为孟买的期刊出版物服务。比如塔塔曾记录拍摄过印度独立运动(1946-1948年),圣雄甘地被暗杀等影像。1949年,塔塔回到上海,直到1952年,他搬去香港。1956年移居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