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协网杭州影友联谊会优胜作品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高元
2014-10-27
特等奖 大潮惊魂 张若农 摄 (F5.6、V1/320秒、ISO100、曝光补偿0) 裘点评: 广角镜头景深透视的延伸,以及瞬间的捕捉让观者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对事件的震憾。作品强烈的现场感让观者身临其境,凶猛钱江潮掀翻了堤坝上观潮和拍潮的人,充满惊险与刺激,虽是场景式交待却主体细节清晰,“落水”者各种情态精彩地呈现在画面之中,并与背景中的大浪形成对比与呼应,更烘托了主体细节的表现;死抱相机在潮水中挣扎的拍客是画面的趣味焦点,情绪饱满富有张力。画面左上方有些“空”,下方人物交待略不完整,假如拍摄角度再往
一等奖:泥塘足球
一等奖: 那年的道口 訾向平 摄
一等奖:《借光》 徐晖
一等奖:西溪小景(组照) 蒋忠来 摄
一等奖:西溪小景
一等奖:西溪小景
一等奖:西溪小景
一等奖:西溪小景
一等奖:西溪小景
二等奖:花间浪漫
二等奖:低头一族 曹婧雯 摄
二等奖:《领导怎么还没来》黄衍农 摄
二等奖:-磐安炼火 孔德宾 摄
二等奖:遥望西湖夜 章绍复 摄
二等奖:《老外美女西湖救人》王荣贵 摄
二等奖:加《家门口看大戏》 贺勋毅 摄
二等奖:“蹬”台 张宴海 摄
二等奖:《百僧斋》王郁 摄
二等奖:《高速排舞》傅寿根 摄
二等奖:《一缕红光》 郦以念 摄
二等奖:《高空跨海架线》苏立建 摄 (F5.6、V1/2500秒、ISO200、曝光补偿0) 裘点评: 框架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构图形式,在画面内容的表现上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幅作品便是如此。作者并没有宏大叙事地描绘大场景雄姿,而是突出局部,巧妙利用“人”字型钢架作前景,构成一幅以线条为主的画面,均衡对称有新意。画面拍摄角度独特,高调营造出整体的干净简洁,内容表达明确;庞大的钢铁构件与劳作的工人形成了鲜明的大小对比,那些错落其间的工人宛如音符一般,让整个场景充满活力,此乃点睛之笔。如果选择光影通透度比较
二等奖:童心未泯 华一鸣 摄
二等奖:《我家门前那座桥(组照)杨志坚 摄》
二等奖:《我家门前那座桥(组照)》
二等奖:《我家门前那座桥(组照)》
二等奖:《我家门前那座桥(组照)》
三等奖:坝上·秋收
三等奖:《赶集归来》
三等奖:《淡定》 阎作臣 摄
三等奖:《问佛》林安琪 摄
三等奖:《桃花柳绿涌金池》王建 摄
三等奖:《惊魂一刻》 周红 摄
三等奖:《渔歌》马文波 摄
三等奖:天上人间 姚建军 摄
三等奖:体操小将 胡鉴 摄 (F2.8、V1/1000秒、ISO1250、曝光补偿-1) 裘点评: 1/1000秒的高速快门,确保了运动员神态动作的清晰定格,准确的对焦,使主体人物生动而夸张的姿态被准确捕捉,主体人物与背景中裁判的空间感因长焦镜头和大光圈运用被大大压缩,虚化了背景,让我们的目光更加集中于那腾空如飞燕的主体身上。作者将平衡木运动员瞬间定格于空中,将力与美融合得恰到好处,这一凝固于唯美而充满动感的瞬间,为我们制造了纯粹的心理波澜,也让我们看出作者拍摄技术的娴熟。稍有遗憾的是画面下方过于局促
三等奖:母子情深 徐学功 摄
三等奖:杨门女将 林之江 摄
三等奖:《大地》 吴清旺 摄
三等奖:上场之前 赵越 摄
三等奖:《中国戏》组照 周佳清 摄 (F3.5、1/1250秒、VISO800、曝光补偿-1) 裘点评: 浓烈的色彩结构,以及本身很强的形式感,结构成融合视觉表达与情感传递于一体的简洁画面,慧眼独具的摄影师利用舞台元素,制造出民俗海报般的效果,在红与黑背景中更有利于衬托出白色主体,让人产生联想。作者通过摄影技巧中的色彩、大小对比形式来陪衬和突出主体,让观者产生联想和意境。强烈的形式感丰富了画面内容,对称式的安排让观者的注意力集中于画面主体,作者就是借助差异性的直接比较和某种特定感受,让主题更具感染力。
三等奖:《中国戏》组照
三等奖:《中国戏》组照
三等奖:《中国戏》组照
三等奖:喂大的一代
三等奖:喂大的一代
三等奖:喂大的一代
三等奖:喂大的一代
查看大图
特等奖 大潮惊魂 张若农 摄 (F5.6、V1/320秒、ISO100、曝光补偿0) 裘点评: 广角镜头景深透视的延伸,以及瞬间的捕捉让观者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对事件的震憾。作品强烈的现场感让观者身临其境,凶猛钱江潮掀翻了堤坝上观潮和拍潮的人,充满惊险与刺激,虽是场景式交待却主体细节清晰,“落水”者各种情态精彩地呈现在画面之中,并与背景中的大浪形成对比与呼应,更烘托了主体细节的表现;死抱相机在潮水中挣扎的拍客是画面的趣味焦点,情绪饱满富有张力。画面左上方有些“空”,下方人物交待略不完整,假如拍摄角度再往
一等奖:泥塘足球
一等奖: 那年的道口 訾向平 摄
一等奖:《借光》 徐晖
一等奖:西溪小景(组照) 蒋忠来 摄
一等奖:西溪小景
一等奖:西溪小景
一等奖:西溪小景
一等奖:西溪小景
一等奖:西溪小景
二等奖:花间浪漫
二等奖:低头一族 曹婧雯 摄
二等奖:《领导怎么还没来》黄衍农 摄
二等奖:-磐安炼火 孔德宾 摄
二等奖:遥望西湖夜 章绍复 摄
二等奖:《老外美女西湖救人》王荣贵 摄
二等奖:加《家门口看大戏》 贺勋毅 摄
二等奖:“蹬”台 张宴海 摄
二等奖:《百僧斋》王郁 摄
二等奖:《高速排舞》傅寿根 摄
二等奖:《一缕红光》 郦以念 摄
二等奖:《高空跨海架线》苏立建 摄 (F5.6、V1/2500秒、ISO200、曝光补偿0) 裘点评: 框架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构图形式,在画面内容的表现上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幅作品便是如此。作者并没有宏大叙事地描绘大场景雄姿,而是突出局部,巧妙利用“人”字型钢架作前景,构成一幅以线条为主的画面,均衡对称有新意。画面拍摄角度独特,高调营造出整体的干净简洁,内容表达明确;庞大的钢铁构件与劳作的工人形成了鲜明的大小对比,那些错落其间的工人宛如音符一般,让整个场景充满活力,此乃点睛之笔。如果选择光影通透度比较
二等奖:童心未泯 华一鸣 摄
二等奖:《我家门前那座桥(组照)杨志坚 摄》
二等奖:《我家门前那座桥(组照)》
二等奖:《我家门前那座桥(组照)》
二等奖:《我家门前那座桥(组照)》
三等奖:坝上·秋收
三等奖:《赶集归来》
三等奖:《淡定》 阎作臣 摄
三等奖:《问佛》林安琪 摄
三等奖:《桃花柳绿涌金池》王建 摄
三等奖:《惊魂一刻》 周红 摄
三等奖:《渔歌》马文波 摄
三等奖:天上人间 姚建军 摄
三等奖:体操小将 胡鉴 摄 (F2.8、V1/1000秒、ISO1250、曝光补偿-1) 裘点评: 1/1000秒的高速快门,确保了运动员神态动作的清晰定格,准确的对焦,使主体人物生动而夸张的姿态被准确捕捉,主体人物与背景中裁判的空间感因长焦镜头和大光圈运用被大大压缩,虚化了背景,让我们的目光更加集中于那腾空如飞燕的主体身上。作者将平衡木运动员瞬间定格于空中,将力与美融合得恰到好处,这一凝固于唯美而充满动感的瞬间,为我们制造了纯粹的心理波澜,也让我们看出作者拍摄技术的娴熟。稍有遗憾的是画面下方过于局促
三等奖:母子情深 徐学功 摄
三等奖:杨门女将 林之江 摄
三等奖:《大地》 吴清旺 摄
三等奖:上场之前 赵越 摄
三等奖:《中国戏》组照 周佳清 摄 (F3.5、1/1250秒、VISO800、曝光补偿-1) 裘点评: 浓烈的色彩结构,以及本身很强的形式感,结构成融合视觉表达与情感传递于一体的简洁画面,慧眼独具的摄影师利用舞台元素,制造出民俗海报般的效果,在红与黑背景中更有利于衬托出白色主体,让人产生联想。作者通过摄影技巧中的色彩、大小对比形式来陪衬和突出主体,让观者产生联想和意境。强烈的形式感丰富了画面内容,对称式的安排让观者的注意力集中于画面主体,作者就是借助差异性的直接比较和某种特定感受,让主题更具感染力。
三等奖:《中国戏》组照
三等奖:《中国戏》组照
三等奖:《中国戏》组照
三等奖:喂大的一代
三等奖:喂大的一代
三等奖:喂大的一代
三等奖:喂大的一代
10月25日,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杭州影友联谊会在浙报大厦举行。本次联谊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好摄之友、尼康映像销售(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此次协会网杭州行吸引了700余名影友到场,在每人限投两张作品的情况下,递交了1300余张作品。影友们不仅积极踊跃,作品的精彩程度也非常高。不论是小品、还是街拍、纪实抑或沙龙风光均有涉及。最终,在一上午的评选下共评出了35幅优胜作品。
在联谊会上,本网主编徐静以《获奖有道》为题,进行了专题讲座。中国摄影报社副总编柴选以介绍摄影师、作品的方式为到场影友讲述了《当代纪实摄影观看》。
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柳国平、浙江省检察系统摄影协会副会长潘松萍、杭州市文联副主席张友国、红旗出版社常务副总编徐澜、传媒评论杂志总编辑王郁、浙江省摄协主席吴宗其、副主席周润三、裘志伟、副秘书长毛小芳、著名摄影家顾勇等嘉宾出席了本次联谊会。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