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项目,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和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承办,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重要行动和举措。

开班仪式现场
本次培训班的51位学员,来自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汉族等近20个民族,均居住在甘肃、广西、贵州、湖南、内蒙古、宁夏、青海、四川、西藏、新疆、云南、重庆等边疆省份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工作在基层摄协、教育机构、文化单位等。少数民族族属学员占到92%,平均年龄40岁。
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顾立群,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刁惠香,中国文联人事部教育培训处处长薛长绪,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副院长、北京市摄协副主席李英杰,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朱炯等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副院长张希红主持。
顾立群在开班仪式上代表中国摄影家协会讲话。她说,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和民族至关重要。中国摄协历来重视摄影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承办的全国青年摄影大展,鼓励青年人的摄影艺术创新,为青年摄影人提供了崭露头角、展示才华的平台;28所摄影曙光学校全面开花,为培养青少年摄影兴趣、促进中小学美育教育做出努力;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在促进摄影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顾立群表示,在全民摄影时代,摄影服务社会的功能日益凸显。同学们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肩负了促进当地摄影文化发展繁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衷心希望大家:一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扎根本民族,用相机记录下本民族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留取时代发展的影像档案,凝聚民族力量,弘扬民族文化,真正地让文艺服务于人民大众。二是充分利用学到的摄影知识,努力创作出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优秀作品,积极创新,为推动本民族摄影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学员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珍惜本次学习机会,努力提高摄影水平,为自己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贡献力量。
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蒙古族摄影教师江鸿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表示,非常感谢中国摄影家协会提供的这次宝贵培训机会,并期待中国摄影家协会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摄影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开课仪式上,刁惠香和薛长旭为本次培训班讲师代表李英杰和朱炯颁发了聘书。

大合影
开班仪式后,朱炯为学员们带来第一堂课——世界摄影史。她以丰富详实的史料,通俗生动的陈述方式,梳理出了世界摄影发展的清晰脉络。

朱炯与学员互动
少数民族摄影人才培养工程,旨在依托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丰富人才资源,培养少数民族摄影骨干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战略、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民族发展和民族团结。2014年1月,在中国文联、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摄协少数民族摄影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期培训班在京举办,成功培养50名少数民族地区学员,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