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雍和谈无人机摄影:用不同的拍摄视角叙事

来源:新华网 责编:许超 2016-03-30

 当人们还在使用自拍杆寻求贴近生活的俯视影像之时,无人机已然成功借助“天梯”展开了一段拍摄新里程。
 
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无人机不再局限于军事用途,也不仅是小众娱乐对象,而逐渐成为各类节庆活动的“标配”,更深入新闻、搜救、遥感测绘等众多领域,成为各行各业能拥有和使用的生活用品。
 
打破传统摄影禁忌 开启拍摄新视角
 
无人机被誉为“空中机器人”,无人机遥控航摄更拥有“天空之眼”、“上帝视角”的美名。那么,摄影师在地面,相机、摄影机在空中,如此的拍摄能算是摄影吗?对此,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雍和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而对于这些美誉,雍和认为无人机拍摄是开启了一个不同以往的俯瞰视角。他说,人类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征服苍空。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平视、仰视的照片,所以“爬楼党”会层出不穷,其最大的理由就是想拍出不一样的视角,与众不同的效果。
 
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为每一个人提供了观看世界的舞台,雍和表示,现今“上帝视角”的出现,不仅仅是拍摄者的喜乐,更是观者的福音。同时,他觉得无人机拍摄除了视觉角度,有时还能突破传统的摄影禁忌,更容易了解事件和物体的真相。
 
新老技术宏大叙事 内容系核心价值
 
当被问及传统摄影与无人机拍摄的关系,雍和笑称,无人机摄影与传统摄影并不是你死我活的问题。俯瞰只是一个角度而已,且人类所需要的照片,并不全是俯瞰,无论是传统摄影还是无人机拍摄,它们都是宏大叙事。
 
雍和坦言,正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一样,传播技术、传播效果有所不同,新媒体乘势而来,摧枯拉朽是历史的必然,但其核心价值始终是没有改变,那就是内容!
 
他举例,船只载货。以前是小船散货,后来是大船散货,如今是大船集装箱。格式化的集装箱能大大解放生产力,方便省力、高效快速,但船只和集装箱的根本所在还是要载货,空的集装箱有何意义呢?
 
坚持媒体存在基石 呈现别样新视点
 
何为传统摄影?雍和说,如果拿着单反拍照就是传统,那么这样的概念以后肯定需要转变。留住瞬间、定格影像的工具,事实上从有摄影开始就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从大座机到135,到手机、google眼镜;同时呈现样式也在变化,以前有3:2、有4:4、有16:7;有黑白,也有彩色;有平面也有立体和360°等。所以说,看惯平铺直叙后,人们就会喜欢来点跨界的呈现,如同画面配上音乐、淡进淡出、推拉摇移等技术。
 
雍和强调,“人讲究效率,所以记住,工具一定会不断革新;另外要记住,人类会喜新厌旧,所以工具定会改头换面。”
 
与此同时,他也表示,人类有一部分东西是不会改变的,比如与生俱来的窥视和表达欲望。无论新旧,无论中外,看新鲜和辨是非是媒体存在的基石。
 
无人机拍事儿火了 但门槛不能降低
 
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总数为2142个,事实上还有很多人处于“黑飞”状态。 针对这一现状,雍和也担忧无人机拍摄会泛滥成灾,劣币驱逐良币,但他坚信在加强监管、规范操作后终究会留下一部分“精英”。
 
最后,他指出,对于无人机拍摄,安全的因素是不容小觑的,同时对于无人机摄影师尤其要有公共意识。
 
 
 
图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