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4年“纪实摄影”一词首次出现在国内媒体开始,至今已有三十年。这期间,关于如何定义“纪实摄影”,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关于纪实摄影的几个核心理念却是得到广泛认同和共识的:纪实摄影是对当下社会的关注和研究。从它发生的政治社会背景与沿革看,纪实摄影具有批判意识和变革要求。“它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景象。它反映现在,并为将来留下证词。它的焦点是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它在最广泛价值认同的前提下,以实现最大的社会效应为基本诉求。”
近观80年代以来的浙江摄影历程,虽然也陆续有个别的优秀纪实摄影家出现过,甚至有些纪实摄影家在国内、国际上均受到过极大的关注,但作为撑起“摄影大省”称号的整个浙江摄影界对纪实摄影的集体意识的觉醒,恐怕还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说明问题:
长期以来,以摄影爱好者为主体力量的浙江摄影群体习惯性地把风光摄影称为“艺术摄影”,而把风光以外的其他摄影称为“纪实摄影”。换句话说,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影像画面中有人物出现,即可称之为“纪实摄影”。由于艺术摄影和纪实摄影的理念不清,概念模糊,造成了很多希望朝纪实摄影方向发展的爱好者只会热衷于绚烂的民俗表演类的采风活动,或集体导演摆布一个“故事”场景,众人攀比的是谁拍的光影更好或“情节”更有趣,这便成为了在当时浙江摄影人看来的“纪实摄影”。而这些所谓的“纪实摄影”作品却主要是为比赛获奖而准备的。我们不难在一些摄影比赛的评审中发现,一个场景的一个人物姿态经常会匪夷所思地同时出现在众多的作者的画面之中。
不仅如此,在当时的浙江摄影人的集体意识中,还缺乏严肃思考、深入调查、走进拍摄对象内部的理念和信念。绝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即使认准了纪实摄影方向,也主要以“决定性瞬间”式的趣味在“扫街”,对拍摄对象的关注也只是随机性的和碎片化的,由此,在当时的浙江境内,很少见到结构完整、思想深刻的专题系列纪实影像或具有深度报道价值的纪实影像。展览、图书、画册以及各种媒体上,除新闻照片外,浙江纪实影像几乎都是空白。而与此相对应,沙龙趣味的比赛获奖作品却一直在浙江层出不穷。
理念决定方向,认知决定深度。80年代末,“纪实摄影”已被国内摄影界普遍认同,而此时对纪实摄影的讨论更达到了高潮,大量思潮的涌入,对那个年代的摄影师产生了深刻影响,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纪实摄影作品也被广为流传,可以说,自90年代开始,纪实摄影已经取代了曾经风靡全国的沙龙摄影的主流地位。但很可惜,由于当时的浙江摄影界对纪实摄影的认知落差,导致浙江绝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虽以纪实摄影的名义在拍摄,而实际却是迷恋和沉浸于沙龙摄影的趣味之中,对方兴未艾的纪实摄影发展视而不见。可以说,浙江摄影界错过了曾经出现过的那次最佳的转型期,结果,理所当然地就变成了沙龙摄影的“大省”,而这也成为了当时浙江摄影的一大“特色”,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坊间流传着“糖水片甜如浙江”的调侃之词。
浙江摄影作为集体意识的反省,应该是从2011年开始的。这一年,浙江启动了一系列的摄影普及教育运动。之所以要把这次摄影普及教育称之为运动,是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由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牵头,联合了浙江摄影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等机构和院校,在浙江范围内持续开展了高密度、高强度、高参与度的摄影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形式包括“浙江摄影大讲堂”、“浙江中青年摄影骨干研修班”、“摄影工作坊”、“摄影新锋计划”等多种形式以及各类的专题摄影展览和现场学术研讨会。尤其是2011年由浙江省文联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推出的首届“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平台,为浙江摄影人打开了一个全方位思考摄影的新窗口。虽然这一系列的活动并不只是针对纪实摄影的,但对浙江摄影界而言,它的连锁反应却是,每个有文化理想的人,都不得不重新反思自身与当下社会的关系,不得不思考摄影作为见证者所应该具备的社会价值。对浙江摄影界而言,这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并具有启蒙意义的摄影事件,它的影响力至今还在持续发酵之中。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浙江很多的摄影人逐步意识到了摄影的思想和观念以及摄影师面对当下社会现实所持有的态度相比唯美的影像趣味更为重要。浙江摄影的集体意识开始觉醒。
如今回头来看,连续5年的扎实的基础教育普及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促发了浙江摄影的观念转变,也促进了浙江摄影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发展。本届“浙江纪实摄影大展”得以顺利展出即可称得上是浙江摄影多元发展的带有重要指标性的成果之一。
早在2013年,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就已经开始酝酿创建“浙江纪实摄影大展”平台。30多年来,国内摄影在努力与世界接轨的同时,纪实摄影也无论从理念到形式,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纪实摄影的边界越发模糊,与当代摄影的融合也已成为纪实摄影的常态,甚至,在呈现样式上,纪实摄影也早已打破了单一形式的束缚,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展现和传播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浙江纪实摄影大展”对检验浙江的纪实摄影状况,集聚浙江的纪实摄影队伍,进一步促进浙江摄影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就成为了浙江摄影必须有所作为的方向。经过2年来的不懈努力,首届“浙江纪实摄影大展”终于与观众见面,从此,浙江摄影界又多了一个承载摄影人思考与创造并能引发更多摄影人想象的成果与学术并重的崭新平台。
本届大展共征集到纪实摄影作品400件,由征集的数量可以看出,纪实摄影在浙江摄影群体中依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题材多样,视角多元,很多作品不仅反映了作者长期深入生活跟踪拍摄的过程,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知。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浙江的纪实摄影家们已经逐步摆脱了唯美的沙龙趣味,开始认真探索人与社会的关系,他们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是真诚的、感人的并且具有说服力的。由于场地所限,本次展览只能展出入选作者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不能代表浙江纪实摄影的全貌,但至少,他们代表着浙江新一轮纪实摄影的实力和方向。
本文系:2014浙江纪实摄影大展研讨会论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