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摄影表达着“我”的世界——《摄影对话录》读后感

来源:新浪博客 责编:yuanner 2013-09-26

    这是一本由保罗希尔、托马斯库珀合作,毛卫东翻译的一本与摄影史上著名摄影师的对话录,里面收录了保罗斯特兰德、安德烈、柯特兹、尤金斯密斯等推动摄影发展的摄影大师关于摄影的对话录。
  此书的两个特点:一是国外著作与国内是有很大区别的。国外书籍往往没有高深的语言,像在讲故事一样,但是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却往往深受启发,常常引发我们一些思考,而国内书籍总是在讲理论,只是告诉你是什么。所以,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同样是介绍国外摄影大师,这本书与阮义忠写的《20位人性见证者》有着怎样的区别。半年前,读了阮义忠的《20位人性见证者》让我对摄影有了重新认识,原来摄影不只是技术,而是关于人和社会的一门艺术,可以说是我的摄影启蒙书。然而,这本书读完之后,让我对摄影有了思考。
  第二点,因为是对话录,整本书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仿佛是自己在与摄影师在对话,是我亲自聆听这些摄影大师在讲述自己的摄影人生。
  纵观这本书,作者从“为什么开始摄影”出发,试图找到摄影师成长之路,找寻摄影大师之所以能在摄影史上名垂千古的原因,探寻他们对摄影的理解。虽然在书中很少见到这些摄影大师推出精髓的摄影见解,却在对话中提出很多摄影议题,例如摄影传播、摄影形式、摄影教育等等,但摄影师并不觉得他们应该对这些摄影议题提供答案,而是供大家思考。其实,摄影就是这样,他不是像数学上讲的“1 1”就是等于2,而是具有无限可能性。任何人都能定义摄影,每个人都可以提供任何答案。所以,这些摄影师在摄影史的地位,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提供了摄影的那一种可能性。
  访谈中,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受不受人们喜爱似乎从来不在乎。摄影对于他们很多来说,大部分是因为兴趣而爱上摄影,但从来不是因为想通过摄影而获得功成名就,虽然最终摄影成就了他们,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他们摄影的附加值而已,摄影带来的快乐远远超过这些。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议题是我们为什么摄影,更要探究摄影师们对摄影的态度。摄影从来不喜欢主题先行。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摄影之前思考我要拍摄的作品是够足够震撼?我要拍一个什么样的作品足以让自己成名?其实,在这些摄影师看来,摄影只是他们探究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或者表达自我的一种途径,至于结果,就像乔治罗杰说,“我想创造一些我觉得有趣或者愉悦的东西,如果有人喜欢,那太棒了,如果人们不喜欢,我才不在乎呢?”其实,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谈论摄影,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你为什么拍照?我想,只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自己,而不是以别人为目标,才能让我们不沦为快门机器,成为相机的奴隶。所以,罗伯特杜瓦诺说:“一个人不能够屈从于蛊惑,创作出只是取悦人的艺术作品。”摄影的主体永远在于“我”,而至于怎样才能表达出自我,更是需要自我思考的一个话题。
   摄影的教育问题,是作者非常在意的。在访谈中,这是一个必谈的问题。但这些摄影大师都抱着一个相同的理念——摄影是教不出来的。乔治罗杰说认为:“我不认为你真的可以把自己的东西交给别人。”、西尔比顿说:“你无法教人摄影,他们必须学会用对他们来说可能最好的方式来做。”……其实,摄影是一门观看并表达观看的艺术,在摄影创作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部分。这种“看”与一个人的生命体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谁都无法替代你去“观看”,也不可能体验你的生命历程,所以,摄影永远是“我”的摄影。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摄影表达方式,我们不必模仿别人,更不用太在意那些条条框框的“摄影规定”,听从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才是真谛。试图从别人的摄影方式中寻找自己的影像表达方式,永远活在别人的阴影当中。其实,这些摄影大师也受到一些摄影师的影响,但他们并没有沿着他们的足迹往下走,而只是从中受到启发,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
  作者在寻找他们得以成名的原因,在他们的摄影人生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摄影名家的帮助,但是看中的只是他们的作品而已。我在想中国的摄影环境,感觉国内的影像环境不是“造像”运动,而是“造人”运动。不以作品论作品,而是以人论作品的环境,诞生很多垃圾,埋没很多精品。所以,了解了他们的故事,我更相信杨延康的一句话:我相信一个摄影家最终极的呈现,就是你的作品。不比别的,就比作品。
  ……
  当然,收获远远不止这些。像这样的书,一遍是远远不够的,我相信第二遍、第三遍读完会更多的对摄影的感悟和思考。最后,感谢快拍快拍网,感谢傅拥军老师、毛卫东老师,感谢娌娌!
——2013年9月于大连理工大学

(转载于新浪博客longhaibo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