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多媒体告诉你:未来艺术长什么样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编:风入松 2012-02-29

新媒体艺术有耐人寻味的质感及张力

  用3D动画模拟山水画、用高分子建筑材料塑造装置艺术、用数码技术勾勒写意线条……这是今年1月1日启动的台湾第一届“未来媒体艺术节”当中,艺术家们向公众展示的精妙绝技。这几乎颠覆了我们对艺术的传统认知———公众所熟知的,无非是绘画、摄影、展览等,以纸张等印刷品为媒介的艺术形式,但新媒体艺术却将“艺术”的概念推向新的境界,艺术家们把电子、数码科技变成画笔,奉上了面貌新颖、格调时髦的新型艺术样本。

  本次“未来艺术节”可谓是对未来艺术形式的一次提前预演———当数码媒介逐渐成为生活的主流时,艺术媒介是否也会随波逐流地“数码化”?数码媒体所承载的艺术,究竟是形式的变化,抑或是内涵的飞跃?未来的艺术,除了创作手段、艺术语言的变化外,在价值观、创作观上与今相较又有何不同?

  新媒体艺术以“动画”、“数码”“录像”为关键词

  台湾关渡美术馆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新年———跨期2月的“未来媒体艺术节”,将这里装点出一副现代、摩登的面貌,与近年来艺术世界中兴起的“新媒体潮”相接轨的是,“数码媒体”成为众多参展艺术家的首选创作工具。而包括论坛、纯艺术作品、互动应用创作、动画专区、工作坊、多媒体与音乐演出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互动,也相继呈上多样化的艺术型态与世界文化思维的纵横组合,引动出意想不到的美学火花。

  比如,被誉为录像艺术之父的白南准、开启录像作品高峰结合社会批判的Bill V iola、早期台湾录像艺术先锋袁广鸣将琐碎的影像用蒙太奇的方式拼贴,将平凡的摄像机变成了孕育艺术精粹的温床;它们没有固定的情节或直接的叙事路线,而是仅仅把影像做成了“展览”,那一帧帧定格的录像视频呈上的是与传统录像截然迥异的视觉美感。

  另一个关键词是“动画”,近年来,动画创作悄然自成一格,但与商业动画分庭抗礼的是,加拿大的动漫创作同仁却致力于将动漫“艺术化”的尝试,他们通过一幕幕动画短片,展示西方世界的动画氛围,并将艺术的因子植入到动漫之中。

  而“未来媒体艺术论坛”则荟萃了世界数字媒体的产业人士、艺术创作精英,讨论科技和艺术各领域樊篱跨越突破的新方向,重新思考过去和未来的数字艺术在美学上的多种路径。而在工作坊的活动中,意大利籍艺术家M attiaC asalegno还把脑波仪器变成创意工具,将一条条波浪线状的脑电波,辐射在荧屏上所形成的奇特图像,亦有耐人寻味的质感及张力,焕发出与传统画作截然不同的美感。

  无独有偶,香港多媒体艺术展“对倒”也于2012年2月开幕,6名香港艺术家、创作人,将传统旧式作品与多媒体作品以新的方式交错形聚,两组互不对话、互不觉察彼此存在的摄影、文学、音乐、绘画、电子媒体、声效和光影装置作品,延伸自香港文学家刘以鬯的小说《对倒》的概念,在“巧合”的同一时空和策展构架上;展览一层层、一块块地提示香港社会的细微变化、错乱倒置,让人思考当下两岸三地文化交流融通的种种欲望和空想,也试图为香港文化的开放性和延伸性另作注脚,并为策展方法学提供另类模式。

  对此,有学者评价道:“二十世纪人类科技上的飞速进展,给予了总是反映社会文化的艺术活动宽广的发挥空间,新媒体作品从实验性的前卫艺术发展至今逐渐汇入主流,‘超旅程2012未来媒体艺术节’带来了一趟来势汹汹的想象之旅。”

  不过,以科技、数码为载体的“艺术”就真的代表了“未来艺术”的一切吗?多媒体的介入,使艺术样式更为丰富的同时,是否亦能促进艺术创作观的更新换代?新型艺术媒介,会使当代艺术、现代艺术之间产生怎样的融合?艺术家本身又应如何在传统艺术媒介和高科技艺术媒介之间,实现融会贯通?

  与传统元素融合的新媒体艺术,更具生命力

  过去,艺术创作虽被视作一种高度个人化的活动,但依然有规律和原则可循。比如,以中国古典艺术为例,“求神”、“求韵”曾被视作一种约定俗成的铁律,而西方现代艺术也十分讲究与时事、热点、社会的结合———但这些创作大多是以纸质媒介为基础的,未来,当多媒体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载体时,这类规律是否仍然适用?与多媒体艺术时代相适应的艺术价值观、创作观会呈现哪些面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传统艺术元素将彻底退出,抑或二者并存,有机互补?

  在许多资深艺术从业者看来,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P K,关键词不在于“替代”,而是“融合”。正如《中国画家》杂志社执行主编江福全所说:“新媒体艺术如何避免短期的急功近利,如何避免沦为一种肤浅的时尚?恐怕要从传统艺术中吸取‘慢’的精韵,比如,一个优质中国画画家,至少要花20年的时间来锻炼笔墨的功力,然而,讲求新观念的多媒体艺术,若领悟不到‘神韵’的寓意,无法吸收‘慢工出细活’的内涵,终究也只是快餐艺术。”江福全建议,除了“慢”元素的吸收之外,如何适应新的艺术介质,传统画作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推广、如何把传统笔墨转录为数码符号,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新生代艺术从业者面前的崭新难题。

  深圳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孙振华认为,在中国,“传统”与“多媒体艺术”的结合,还存在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在中国,有个受众接受性的问题,很少观众会耐心地看一两个小时的展览,而不少多媒体艺术呈上的都是支离破碎的、抽象的,没有具体故事情节的视觉影像,它和公众的隔离程度太高,有些过于‘曲高和寡’。因此,如何把多媒体艺术化为公众能够接受的符号,如何用一定的‘地域性’吸引观众,恐怕是传统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结合的议题中,重要的环节。”

  在孙振华看来,一些多媒体艺术家尝试与“传统”的结合,已收到部分成效:“比如,年轻艺术家邱黯雄的‘山海经’系列展览,就是中国元素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优质产物。展览中有中国观众所熟知的神话元素、传奇元素、中国山水画元素等等,数码高科技仅仅起到介质和传播的作用。”

  孙振华还认为,艺术媒介的更新势必带来创作观的更新:“传统艺术有很多趋同、约定俗成的东西,每一个艺术时代,你都能感受到有一种鲜明的风格在里面。当新媒体流行后,或许我们将迎来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创作时代,每个艺术家、创作者之间的差异将被放大到极致,这种多样化、差异化或将成为未来艺术的关键词。”

  旅美艺术家陈小文近年亦致力于新媒体创作观的研究,他认为新媒体艺术会对中国的艺术教育构成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的艺术教材和授课套路,都是以一些既成的艺术教学理论为原型的,新媒体艺术方面几乎没能形成一个十分完整、系统的理论,因此,一套能够匹配新媒体艺术时代的教案、理论和教学模式应当被建立起来,而这个教育模式肯定也不是照本宣科的,而是带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

  老艺术家未必要从“新媒体创作”中彻底退出

  作为当代艺坛的新锐力量,许多“80后”艺术家亦加入到新媒体创作的大军中。从小深受各种电子媒介熏陶、熟练应用数码工具的他们,在高科技为载体的艺术创作上似乎具有天然的优势。正如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所说,成长于“数码时代”的“80后”艺术家可谓占尽了新媒体艺术的光。

  但是,这场新媒体艺术盛宴,就一定是新生代的天下,一定写着“老年人免进”吗?从传统途径中成名的中生代艺术家、老一辈艺术家如何能在新媒体艺术浪潮中谋求一席之地?诚如孙振华所说,在“新媒体艺术”诞生的初期,实际上并非“年轻人”当道:“新媒体创作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新锐年轻艺术家,而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部分观念前卫、思想敏锐的资深艺术家。”这批人率先奉上前卫尝试,后来才是由更年轻的70、80后群体前来接力。孙振华的话,实际上道出一种可能,老一辈艺术家完全可能突破创作观念、创作手段的局限性,成为参与多媒体创作的核心力量。

  “一些年纪较大的艺术家,早就受到了‘多媒体艺术’的熏陶。”孙振华提出,老一辈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上并不一定是“天然劣势”,从理论上来说,新媒体艺术并没有给资深传统艺术家奉上“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