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缺少美术史意义的影像收藏

来源: 《画廊》杂志 文:李念奴 责编:风入松 2012-02-10

  今年的华辰秋拍影像专场中,一代歌后周璇的一套老照片《周旋:影像中的人生》最终以218.5万元成交,创下国内影像拍卖的最高纪录。然而在这个高价的背后,却是摄影在如今艺术圈中的尴尬现状,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收藏界,对摄影艺术研究、收藏的重视都还远远不够。

  2003年创办的泰康空间作为泰康人寿的艺术品收藏部门,自成立之初就定位为非赢利空间。工作的重点之一是为泰康人寿建立起具有美术史意义的收藏。在这个定位下,泰康的收藏相对于那些包含个人审美喜好,或者依个人生活经验背景下的收藏方向有所不同。泰康空间将摄影艺术作为泰康收藏和研究项目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进行关注,其核心不在于时代的划分,而是对艺术价值的判断。

  泰康公益收藏的特点:

  1.  泰康的收藏并不是为了投资,而是以学术为基础来厘清收藏理念,建立起具有美术史意义的收藏

  2. 关注当代艺术实验性探索,注重艺术价值。

  3. 关注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文献类”摄影作品,包括有历史性特点的老照片、老相册、新闻摄影、报道摄影和纪实类等。

  4. 关注以摄影作为媒介去进行创作的“艺术类”摄影作品。

  5. 收藏体系包括三个阶段:1942年~1976年,1976年至今,以及青年专项部分。

  泰康空间的影像收藏

  在摄影艺术的收藏和研究项目中,泰康空间近几年一直将老一辈艺术家吴印咸作为个案去着力分析。从2009年11月到2011年12月,泰康空间共举办了4次吴印咸先生的摄影回顾展,在近三年的时间中,尽量完整地梳理、研究、筛选吴老的作品,并通过每次的展览表现出来。

  吴印咸在摄影界中一直被尊为中国摄影奠基人,其作品在很多人的了解中多为红色革命作品,如《白求恩大夫》、《艰苦创业》等。但泰康空间此次对吴老的4次回顾展,就展现了很多公众概念之外的吴老作品。譬如在上世纪20年代拍摄苏州街景《晓市》的作品;30年代拍摄早期电影明星《白杨》、《周旋》、《袁牧之》的肖像作品;更有一张以展现人体力量美感的裸体摄影《力》。这些生活化、市井化的作品使我们看到了吴印咸在革命摄影之外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原作近年首次向公众公开展示。

  这些具有学术价值,而又不同于普遍美学概念的作品可以说是十分珍贵。另外从吴印咸作品本身看,除了上述所言的价值以外,在贯穿吴老近70年的摄影生涯中,还有很多未被了解的作品,需要继续研究、梳理和挖掘。

  摄影收藏环境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除了艺术家、市场机构和收藏家之外,还应包括相关的批评和史论研究学者的参与。自摄影诞生的这近两个世纪,因为其自身的技术属性形成了它自身独特的审美和语言特点。与西方摄影有着完整发展脉络不同,中国摄影走过了坎坷、曲折的道路,受到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状况的影响,形成了与西方迥异的历史和现状,发现和挖掘中国作为艺术实践的摄影价值就更具意义。

  那么,从市场投资角度,影像收藏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考量呢?首先,要考虑版权问题,影像作品的限量是地域授权限量,还是全球限量,二者的价值肯定是不同的;其次是保存问题,因为洗印的规范不同于普通的家庭摄影照片,所以需要经过专业的流程,而且必须有祛酸的过程,这样的照片才能够长时间保存;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价值问题,即确定作品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以及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