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吃不着葡萄能说葡萄酸吗

来源:未知 责编:刘为宇 2010-07-27

   如果把此文题目当成设问的话,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不过,如果没有细细品过葡萄,而武断地说“葡萄酸”,就有些私心作祟了。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公示期间,有不少人通过互联网,对国展有过一些责难。有的反问,只选出900余幅(组)入选作品进行公示,难道其他17万余幅作品中就没优秀的?有的认为,公示的入选作品,远没有自己拍摄或看到的某些作品精彩。对于国展来说,入选作者毕竟是少数,没有入选者发点牢骚也可以理解。
  况且,大家都有见仁见智的表达权利,且国展公示时也开辟了评论园地供大家发言。如果在没有看到更多参评作品的情况下,没有对入选作品整体进行客观解读的前提下,基于自己的认知范畴而断言国展不精彩,优秀作品可能被埋没,是不是认识有些片面,说话有些随意?
  国展有那么多入选作品,很难讲每一幅(组)都足够精彩,都是近年来的精品力作,但这些作品经过评委层层选拔,肯定有其可取之处。我们的思考既可针对国展,也应反问自身。即使对同一幅照片,站在不同立场上也会有不一样的评价。国展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型展览,当然要考量作品的摄影语言、技术技巧等素质,但对其社会意义和公众影响等,也不能视而不见。毕竟,摄影作品只有放到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才会有更重要的影响。由此,我们把眼光放开一点,一定会发现每幅入选作品都有其可取之处。
  面对国展,除学习和交流外,我们可否细阅所有入选作品,了解相应背景,并以积极的心态为国展的未来提一些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只言片语的责难,是不是真有些吃葡萄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