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评选揭晓
“在路上”引纪实导向,倡多元表达
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近日揭晓,本届大展的22组获奖作品经过评委的甄选,从1600余组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这届大展,以专题——“在路上”为主题,面向全国征集,“命题作文”的形式,使得本届大展更具特色。
本届大展自1月1日至7月31日历时半年多面向全国进行征稿,共征集到695人的1668组专题作品。征稿采取专家推荐和摄影人自荐双轨并行的方式,由摄影家、理论评论家、教育家、策展人、经纪人、出版人、图片编辑及摄影媒体编辑等48人组成的推荐委员会共推荐了240余组作品,在最终入选的22个获奖席位中,有20名来自于推荐委员会的推荐,充分说明本次大展采取的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作品质量和学术水准。第二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参评踊跃,参评者中,既不乏晓庄、李江树、杨延康、旷惠民、阿音等早已在摄影界功成名就的知名摄影家,也有被多位推委同时推荐的李宇宁、占有兵、卢彦鹏、孙彦初等近几年崭露头角的摄影新锐。多位并非推荐委员会委员的摄影界知名人士也在不同场合推介本届大展,推荐优秀作品参评。
本届大展评选继续以“影像关注社会,艺术传达思想”为主旨,在奖项设置比上届大幅度减少,只征集专题作品的明确定位下,更加突出了徐肖冰先生的摄影方向和精神传承,初步打造出“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的品牌特色。
作为大展主办方之一,中国摄协已把这一首个以摄影家个人名字命名的全国摄影大展列为中国摄协未来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摄协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大展评委会主任王郑生表示,中国摄协有责任、有义务继续把“徐肖冰杯”打造成全国成百上千个影展中最具影响力和学术性的独树一帜的品牌活动。担任评委的于德水、任悦、刘树勇、孙京涛、李楠、姜纬、顾铮、曾璜等专家学者,既有对纪实摄影进行深入研究、出版过多部摄影著作的教育家,也有资深的纪实摄影实践者、摄影家和资深图片编辑,更有兼具国内外学术视野的摄影评论家和学者。
评委们一致认为,本届大展的参评作品水准普遍比上一届有所提高,不仅在话题关注度上涉及各种社会现象,题材内容有所拓展,在作品表现性和探索性上也有很大进步。在遵循传统纪实手法的同时,看到了更多的表达样式,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评选结束后,主办方还召开了评委座谈会,针对评选结果、评选过程中发现的作品问题以及反映出的当下摄影生态现象论道解析,亦对下一届大展的规划和操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本届大展还特设评选观察员,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资深记者、影像评论人张海龙和中国美院在读研究生黄东黎全程观摩了评选过程。
作为徐肖冰的家乡和大展主办方之一,浙江省桐乡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炳泉高度赞扬活动对桐乡的文化和人文建设写下了重要一笔,并表示桐乡将对大展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二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由中国摄影报社、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本届大展的所有入展作品将于11月在桐乡市举办首展及颁奖仪式。
入展名单
典藏作品(5组)
新桂林山水 火 炎
我们被包围了 邓博仁
排队的变迁吴国方
被忘却的少数:罕见病群体张立洁
藏传佛教 杨延康
深度专题
台湾旅店 侯俊伟
影像探索
客厅 王维清
新人佳作
大货夫妇:生活在路上 刘飞越
优秀作品(14组)
静静的硕都岗河 扎西罗丹
殇痛渤海湾 王 兵
北流活活 张克纯
在路上 李江树
镀金时代 李 林
自助透析室 李 强
中国式童年 苏 晟
春运表情 邱伟荣
游牧·旅程 阿 音
人家物语 郑忠民
他们的早餐 唐志扬
他境 唐浩武
生命的终点亦起点 雷 鹰
灰领 魏 民
获奖作品赏析#p#副标题#e#
提示:点击图片查看更多作品
评委会#p#副标题#e#
评委会主任
王郑生 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
评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德水 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摄影家
李 楠 南方周末图片总监
任 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
刘树勇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
孙京涛 大众报业集团视觉中心业务总监、大众日报摄影部主任
姜 纬 策展人、出版策划人
顾 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曾 璜 新华社资深图片编辑
推委会
两年之后,“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梅开二度,在首届基础上完善了规则和操作方式,对投稿参评者及其作品提出更为专业化和精准化的要求。评选结束之后,评委们又如何看待本届的评选结果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中国摄影实际呢?依然是开诚布公地畅所欲言,依然是严肃认真地各抒己见,而且从更严格要求、又提出希冀的角度来评说“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的前景与意义,纵论参评作品的进步与缺憾。或许,在首届大展深度研讨的基础上,通过本届大展评委们的再次纵横论道,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乎“在路上”这一主题下的摄影生态的学术观点和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