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7日,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中摄论坛”中的“2010国展讨论区”出现了一个题为《就张轶<挟尸要价>照片获全国摄影艺术展纪录类银质奖致评委会的公开信》的帖子,质疑《挟尸要价》照片真实性,称照片“制造假新闻”。文尾署名“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发布者网名为“胸怀天下”(后经了解,发帖者系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中国摄协网相关邮箱也先后收到了与帖子内容相同的邮件。
尽管2010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组委会并未收到任何有关《挟尸要价》问题的正式函件,但仍就帖子中提及的相关问题认真分析、及时了解情况,并联系了这幅作品的作者张轶本人、首发此作品的华商报新闻摄影部等,并调阅了荆州市人民政府的调查通报,收集了各媒体的相关报道。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组委会认为,没有任何事实可以证明《挟尸要价》为假照片,因而也不存在考虑是否取消其银质收藏荣誉的合理依据。
全国影展组委会一位负责人说,《挟尸要价》照片所涉及的新闻事实是真实的,不存在造假问题。该照片是基于“挟尸要价”这一新闻事件,反映的是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一个瞬间,一个片段。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道,从学术层面看,摄影的真实性探讨从未间断过,是一个备受关注又备受争议的话题。每一张照片拍摄的瞬间,都带有拍摄者的主观选择性,一张照片并不完全说明事实的全貌。正如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谈到的:“摄影所带来的证据并不能解释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它只是跟随着事件自身的发展从而支持人们对它的看法而已……我们无从在照片里去理解事实,这是因为藏在它后面的信息往往比它所显示的更多。”但就《挟尸要价》这幅照片而言,它反映的事件是真实存在的,所引发的关注也是具有正面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