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涉嫌冒用他人作品参评中国摄影金像奖一事
中国摄协正在进行调查取证
近来,中国摄影家协会不断接到举报,反映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创作奖艺术类获奖者桑玉柱冒用他人作品申报参评,获得这一中国摄影个人成就最高奖。中国摄协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委会对此高度重视,态度鲜明,立即展开调查工作。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摄协将坚持有假必查,违规必究。
据悉,中国摄协接到相关举报后,便指定协会分党组成员、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委会秘书长高琴专门负责,迅速开展调查取证工作。近段时间,中国摄协先后多次与相关举报人、涉及冒用与被冒用的当事摄影人桑玉柱、孟铁、温波等进行联系,并派专人赶赴吉林与相关当事人核查有关情况;同时与当事人桑玉柱供职单位的上级部门吉林省文联取得联系,通报相关情况,该组织也在积极协助调查事件真相。目前,整个调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由于该事件涉及到多个当事人,且三位举报署名人中的两人否认写过举报信,另外一人至今仍联系不上,孟铁、温波更是明确否认自己的摄影作品被冒用,因而显得迷雾重重,需要核实调查的情况相对复杂。目前,当事人的书面说明、被举报冒用的相关摄影作品底片(或数码影像原始文件)等证据材料的收集仍在进行中,完成调查并作出结论尚需要一定时间。
中国摄协对“造假”作品和违反参评规则等事项的态度一向鲜明:坚决查处,决不姑息。2007年,中国摄协主办的湖南壶瓶山、夹山、崀山风光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曾因违反“不得改变原始影像”的征稿细则,一次取消了54件入选佳作(含从中评出的两幅入选精品)的资格,同时取消这些作品在此前的分季评选中的入选作品资格,取消奖金总额高达30余万元。2009年初,中国摄协又根据网友举报,及时调查核实,取消了违反征稿细则的“长安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摄影大展入选作品《当街理云鬓》的入选资格,及其在第二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览中所获的荣誉。面对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出现的问题,中国摄协将加大力度,进行彻查。
中国摄协有关负责人对所有关注此事的摄影人和公众表示感谢,表示不辜负大家对中国摄影事业发展繁荣的关心和期望,一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维护金像奖的权威性,一旦调查取得过硬证据,得出明确结论,定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本报将及时关注此事件的进展,并跟踪报道相关情况。
中国摄影金像奖一直坚持“出作品、出理论、出人才”的宗旨,参评规则严格,评选程序严密,近年来推出了一大批摄影创作、理论评论、编辑出版、摄影教育等方面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