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团体会员

中国摄协办公场所置换仪式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摄影报 责编:郑丽君 2009-12-11

九年积极努力和艰苦谈判终成正果
中国摄协办公场所置换仪式成功举办

 

东四十二条中国摄影家协会办公新址

      12月7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办公场所置换交接仪式先后分别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48号和东单红星胡同61号举行。经过9年的积极努力和艰苦谈判,中国摄协办公地址将实现成立50余年以来首次变迁。

       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房地产管理司办公用房管理处唐勇植等同志见证下,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前光,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顾立群从北京市东城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陆秀桥手中接过东四十二条48号的房屋所有权证。东四十二条48号也将成为中国摄协会员和全国摄影人的“新家”所在地。李前光在简朴的接收仪式上动情地表示,中国摄协置换办公场所是中国摄影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北京市东城区城市发展的配合。自2000年金宝街道路开发工程启动以来,中国摄协办公场所是否搬迁便被提上各方的议事日程,此次成功置换得益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国文联的关心、北京市政府和东城区政府的支持、北京华富金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配合,这一天来之不易,将被写入中国摄协的发展史。陆秀桥指出,中国摄协与东城区渊源深厚,从成立时设在王府井大街12号的临时办公地点,到驻守50多年的东单红星胡同61号,再到东四十二条48号,中国摄协始终落户东城。对于这样一个高级别的全国性文艺家协会如此青睐东城区,陆秀桥衷心希望双方继续互相支持帮助,促进事业持续发展。

      李前光、顾立群和东城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还参加了红星胡同61号院的移交仪式。李前光现场致辞说,“虽然中国摄影家协会离开了红星胡同61号院,但是中国摄协老前辈、老领导留下的艰苦奋斗和勇于开拓的好传统、好作风要带走,红星胡同61号的摄影文化我们要带走,并在新的时期继承并发扬光大。”及时赶到现场的香港富华国际集团总裁赵勇说,摄影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摄影家的作品见证了东城区包括金宝街的城市建设进程。在9年的谈判接触过程中,中国摄协坚定的原则性、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让他印象深刻,他希望未来广大摄影人继续关注金宝街的发展变化,并希望自己申请加入中国摄协的愿望早日实现。

       中国摄协各部门及《中国摄影》杂志社、《大众摄影》杂志社、中国摄影报社、中国摄影信息中心等直属事业单位的部分干部职工见证了这一历史性交接时刻。此前,在李前光、顾立群带领下,中国摄协部分新老员工,在红星胡同61号院,从北楼到南楼、从院内到院外、从一层到三层,一一重温了当年工作和战斗的情形。大家依依惜别,触景生情,不少老员工还在旧办公桌前留影纪念,记录下这一富有意义的时刻。

     据悉,东四十二条48号中国摄协新办公场所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超出东单红星胡同61号1900多平方米面积一倍多。这里位于京城古都风貌保护区,颇具北京传统文化风韵,与东单红星胡同61号有异曲同工之妙。办公场所置换交接成功,将极大缓解中国摄协的办公用房紧张局面,也将为中国摄影事业发展和全国摄影人提供更优良的家园环境。

  交接完成当日,中国文联办公厅基建处处长王立便带领设计施工人员入住东四十二条48号,开始根据中国摄协的建议和方案实施装修工程。根据施工计划,预计2010年底中国摄协及直属单位将整体搬迁至新办公地,中国摄协届时也将成为全国11个文艺家协会中办公面积最大的两家单位之一。

      为方便广大摄影人、有关单位和各界朋友联络,中国摄协各部门和所属事业单位的办公电话均无变动,邮政地址暂定为:北京市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2号万商汇数码大厦4层,邮政编码:100062,原邮政地址(北京市东单红星胡同61号,邮编100005)现阶段仍可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