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人聚焦大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摄影:韩丹
中国摄影艺术节伴随着中国摄影金像奖已经进入第20个年头。近些年来,每一届因为举办地的差异,都会给摄影人创造机会,赋予摄影新鲜。自从今年春天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节确定与大理牵手,就注定将会上演别开生面的故事。
明代文人杨升庵在《点苍山游记》中毫不吝惜对苍洱风光的溢美之词:山则苍笼叠翠,水则半月拖蓝;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明代状元郎“一见苍山,不觉神爽飞越”,那么,当摄影人遇上风花雪月呢?大理人相信继电影《五朵金花》、小说《天龙八部》之后,影像将成为古城的第三张名片。
云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云南省摄协主席尹欣(左一)为艺术节纪念邮票首发揭牌 摄影:匡林华
沧海一声笑
乘坐着洱海上最豪华的“洱海二号”游轮,天空下起蒙蒙细雨,水墨画般的云雾缭绕着苍山,站在甲板上,和新朋旧友谈影像话生活,看到波浪间漂来一叶扁舟,不失时机地端起相机……可谓惬意人生!在这风花雪月之城,逍遥自在之地,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一一得以诱发,摄影人更不例外,那一双发现美、定格美的眼睛正是为此而生。纪实、艺术、商业,无论从事或专注着哪个行当,此时都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突然,有人按快门的手停下来,哼唱起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的插曲“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顿增九霄云外之感。这种快意与洒脱一定不只来自山水,更来自摄影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剧中人曲洋和刘正风仅是互为知音,而今,我们拍照,却有知音千千万万。
开海节上,牛群上演即兴节目:“这是我今天钓的最小的鱼啦。” 摄影:匡林华
会拍也会秀
因为大理这个格外吸引人的地方,很多参会者携家带口前来。到了如此悠闲优美的古城,人的心情格外放松。甭管认识不认识,平常拿起相机就聚精会神的摄影人开始互相逗乐,当然喽,乐呵还是离不开摄影。
8月1日,在双廊镇红山景帝祠的开海节幕布前,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覃明章把女儿扛在肩头,本来是为哄女儿“高瞻远瞩”看节目,结果这爷儿俩却成了别人镜头锁定的目标,没一会儿工夫,二位“模特儿”还真招了不少摄影师。甭瞧军旅练就了覃明章作品风格的硬朗,但是这一刻却尽显铁汉柔情,任由爱女在脖子上撒欢儿。
只要有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相声演员牛群出现,气氛马上欢快起来,笑声很快连成一片,这是摄影圈尽知的“常识”。果不其然,开海节上的牛群似乎还嫌摄影人的镜头不够忙乎,不时地推出即兴节目。一会儿凑近渔家祭海的猪头,一会儿又捧起渔民刚钓起的大鱼惊呼:“这是我今年钓的最小的鱼啦”,他的耍宝很有市场,站在人群外面光听“咔嚓”声就知道里面多火爆啦。
#p#副标题#e#
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作品在有百年历史的大理一中展出。 摄影:匡林华
软硬件齐备
位于大理古城内的武庙会展区,摄影器材厂商和摄影书刊展销正在如火如荼。出乎意料的是,对于与用户的互动,器材和书刊展商分别给出了不一致的答案。佳能公司展位可堪全面,相机、镜头等系列产品全有涉及,打印机的火爆超乎预计,风光盖过EOS 50D的试用。据他们分析,是因为大理的游客人数多,所以促动了家用型打印机的推广,而钟情于相机的专业人士正在奔波于展场间,难以集中出现在展位上。
新知图书全国连锁的大理分公司带来了一桌子的书,头一天展出时,他们和佳能想得正相反,认为摄影爱好者会多些,所以主打基础入门类的书籍。但是,一天下来,读者们反响好的却是知名摄影师现身说法一类的书籍,既有美图,又有高招。
两家公司的预测有失偏颇,都准备“马上调整战略”。所谓“调整”,就是不能轻此薄彼,两手都要硬。展会上商家的发现,证明了爱上照相的人群不仅在扩大,而且早就不满足于ABC入门式的设备与书籍了,这可值得相关机构动动脑子研究消费心理喽。
不过,说实话,现在好上摄影这口可真是让前辈们羡慕呢。无论您的口味多么难调,商家都能一一应付。就在这几天的展示期间,有着浓浓道教气息的武庙会内,就云集了索尼、富士、联想、富图宝和曼富图等数个厂家商家,相机、镜头、脚架、笔记本电脑、摄影包、摄影背心、图书一应俱全,到这儿一趟,基本装备就能采办齐了。其中,中国摄影出版社更是以《中国摄影年鉴》等高中低档图书赚得盆满钵满。
昆明飞往大理的航班上也办起了摄影展 摄影:匡林华
爱大理就拍
大理好风光早就美名传天下,那么,云集在此的摄影师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随着8月1日大理洱海开海节千帆竞发,摄影人的镜头就没闲着。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梁达明自言自语:“什么时候100张变200张了?”估计很多人和他有相同的感受,在大理的几天,快门按了又按,CF卡换了又换。开海节当天,鱼鹰捕鱼、鱼罩捕鱼、丝网捕鱼、手撒网捕鱼等传统捕鱼方式展开了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白族渔村的生产生活画卷;古城内曲水流觞、垂柳依依、花艳草鲜,让人不由得放慢脚步,举起相机;日落西山,洋人街上灯火迷人,金发碧眼和黑发黑眼对啜闲谈;平均海拔2200米,空气透明度高,苍山洱海在气象万千中最宜上镜;头顶“风花雪月”的金花、坐在房前忙针线活的老妈妈、弹奏着传统乐曲的老伯伯,面对镜头永远是温和的;典型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式白族建筑极其“上相”;历史悠久的佛教道教,独特的白族本主崇拜,热带农作物,茶马古道历史遗存……
可拍的太多,想拍的更多。不只摄影人,爱上古城的大有人在:中宣部、中国文联的领导们在参观影展时说,吃饭不重要,先看展览!彼时太阳当空照,午饭时间已过;摄影家、各地摄协负责人等等也不贪恋舒适的会场,溜下座位去拍照了。舞蹈家杨丽萍曾说:到过大理的人都会喜欢上大理,爱上大理——摄影家们用行动告诉我们:果然如此。
海报上城墙
大理建城历史已有600多年,面积约有3平方公里。历经战火和地震的考验,古城至今保存相对完好,城墙高8米,厚7米,尤其是东西南北的四座城楼气势恢宏,南城门上的“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2年游大理时的亲笔手书。自从艺术节开幕,大理古老的城墙上就新添了一景——海报。这可真是城门楼子有多宽,海报就做多宽,展览示意得清清楚楚,离得老远就能知道大理正在举办着一场盛会。
穿梭在城内的九街十八巷,漫步于青石板路,除了那款粉紫色的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主海报,其他影展、比赛、论坛的活动海报频频出现,让你的眼睛应接不暇,参会人员驻地、各个展场周边、公交车身、主要街道……一起渲染着摄影之城的氛围。
忙得有意思
来自国际国内的7000余幅照片分布在古城内外十余处场所,即使走马观花一遍也要不少时间,相约上三五同好结伴而行,或者租个自行车做“独行大侠”,总之,到了展场咱摄影人可一点儿不马虎,不只看,还得聊,更得品,当然看见喜欢的就翻拍。历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作品、历届全国影展优秀作品、历届荷赛(中国)获奖作品等等得到了摄影人最多的关注,一群人站在照片前观展的画面随处可见。
艺术节期间,各类影展、影赛、论坛、讲座、采风丰富多彩,考虑到活动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主办方中国摄影家协会贴心地采用了手机短信方式,对于重要活动提前做提示,以免摄影人错过精彩。常常在街头看到摄影人匆忙的身影,对面碰到熟人,也只是匆匆打个招呼,“观后感”只待饭桌上再聊喽。白天,用影像文化充实大脑;夜晚,去五华楼广场上看一场怀旧的露天电影《五朵金花》,或者和朋友们到洋人街喝喝啤酒。劳逸结合,大理的日子过得悠哉游哉。很多摄影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这几天虽然马不停蹄,但忙得有意思。
互动推教材
《纽约摄影教材》是众多摄影人学习和崇拜的摹本,用一个同事的话说,“我不敢说是看着《纽约摄影教材》长大的,但我是看着它学习的摄影。”本次来到大理的《纽约摄影教材》的粉丝们有福了。8月2日晚,应主办方邀请而驾到大理的《纽约摄影教材》作者唐·谢夫见面会如期举行。
唐·谢夫此行携夫人同到大理,用中国摄影出版社精心准备的介绍短片和个人的家庭生活照,把本来可能严肃的见面会变成了气氛活跃的个人思想与作品秀,寓教于乐,其乐融融。“什么造就了一张好照片”是这次见面会的主题,刚刚看过《第八届金像奖获奖作品展》的唐·谢夫表示,从金像奖获奖作品可以看出中国当前的摄影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前端,而这些优秀的作品,都有着三条共同的特点:知道自己拍什么;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拍的主题上;把所有干扰元素都去掉。
唐·谢夫还打破常规,从大量拍摄失败的照片入手,请现场读者找出照片中存在的问题,并一同分析如何规避这些缺陷。如果回答正确,读者就会收到唐·谢夫精心准备的一份小礼物——纽约摄影学院特制的帽子。而很多读者也直言不讳地指出某些唐·谢夫认为优秀的作品也存在缺陷。
据说,本次见面会是配合最新版《纽约摄影教材》而召开的,修订后的《纽约摄影教材》以全新的装帧设计现场与读者见面,真是人凭书贵。
阿鹏拍金花
上世纪50年代一部名为《五朵金花》的电影蜚声海内外后,影片原型拍摄地的大理姑娘们就都被称做了金花,小伙们就都成了阿鹏。此次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2000多中外摄影人在大理也成了金花、阿鹏。大家看展、逛街、拍照的同时不管年老年少,“金花”、“阿鹏”都满口叫着,图的就是入乡随俗。就连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高琴,在大理国际影像博物馆和中国艺术家大理创作基地挂牌前一刻,也和几位年龄相当的女中豪杰演了一回金花聚首,招得一帮阿鹏摄影师纷纷按下快门。
众所周知,大理是我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漂亮的白族姑娘除了人美,心灵更美。除了做志愿者、礼仪、引导员、服务员,她们还拾金不昧。要不是她们,摄影家李泛等人不慎遗失的手机、相机估计不会那么轻而易举地物归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