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6月10日13时,新中国摄影史中重要人物,二十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藏摄影的代表人物,中国著名摄影家蓝志贵,在成都去世,享年84岁。
据他的家人讲,蓝志贵坐在自家的沙发上戴着眼镜就这样“睡”着了,平静安祥的离开了我们。
蓝志贵于1951年作为摄影记者,随十八军进军西藏,在西藏工作拍摄了二十年。他拍摄了进军西藏、康藏公路建设、执行维护十七条协议、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西藏大跃进、西藏叛乱和平叛、西藏民主改革、中印自卫反击战、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文革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风云变幻,波澜壮阔。

《翻越泥巴山》1951年,进军西藏途中(向太昭进军),蓝志贵摄,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品。

《车队第一次开到拉萨》1954年12月23日,蓝志贵摄,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品。
他拍摄了西藏民俗、西藏宗教、西藏文化,还有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珞巴人、僜人、门巴人等大量早期影像,极其珍贵。他拍摄的这些带有人文视角的影像作品,充分表达了对西藏少数民族生存环境的珍视,对宗教信仰的认同,对西藏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关注与尊重。

《两个贵妇人》1955年,拉萨,蓝志贵摄。这是新中国摄影史上由中国摄影家拍摄最早的彩色摄影作品之一。

《小牛犊》1956年,日东草原,蓝志贵摄,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品。

《僜人少女》1956年,察隅,蓝志贵摄,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品。
蓝志贵1945年在陪都最好的三家照相馆之一的皇宫照相学习照相馆各个流程的技术。1949年在重庆青年宫用近十个月的业余时间学习了美术基础知识,色彩构成,国画艺术,西画艺术,美术作品欣赏,西方艺术史基础等课程。
1954年,他到达拉萨后,由于西藏和印度贸易频繁,西藏可以从印度大量进口彩色胶片。蓝志贵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批量拍摄彩色胶片的摄影家,同时,他代表西藏军区帮助解放军画报和人民画报在西藏购买彩色胶片,提供给这两家媒介的记者使用。

《珞巴人群像》1956年,察隅,蓝志贵摄,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品。

《珞巴射手》1956年,察隅,蓝志贵摄,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品。

《雨过天晴》1956年,察隅,蓝志贵摄,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品。

《沐浴节在拉萨郊外》1956年,拉萨,蓝志贵摄。
1956年,他到西藏察隅地区用近七个月的时间拍摄了早期僜人和珞巴族珍贵的影像。1959年10月3日,他的代表作《拉萨节日的欢乐》荣获民主德国“社会主义胜利”国际摄影展金奖,此金奖为中国当代摄影史上第一个国际金奖。
1959年11月12日《拉萨节日的欢乐》荣获匈牙利布达佩斯第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金奖。在一年之内,两次荣获国际金奖。

《传大召·古骑士》1957年,拉萨,蓝志贵摄,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品。

《青青小河边》1957年,拉萨郊外,蓝志贵摄,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品。

《拉萨节日的欢乐》1958年,拉萨,蓝志贵摄,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品。
2009年3月21日至3月31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见证西藏民主改革——蓝志贵西藏1950-1970摄影作品展”。2010年5月10日至20日,在南京博物院举办了“回眸经典——中国摄影大师蓝志贵、庄学本藏族摄影作品精品展”。
他同时是新中国摄影史上留下早期原作最多的重要摄影家之一,他留下的早期原作,是研究新中国摄影史,特别是关于西藏摄影最为重要的影像实物。

《丈量分得的土地》1959年,拉加里,蓝志贵摄,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品。

《野炊》1959年8月,郎县,蓝志贵摄,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品。

《神兵天降——我空军第一次在拉萨跳伞》1959年,蓝志贵摄,中国美术馆个展作品。
蓝志贵见证并拍摄了1951-1970年西藏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他用全景式的构图为中国摄影史留下了这一时期西藏珍贵的影像。蓝志贵上世纪50-70年代拍摄的西藏代表作品完全能与同时期欧美的摄影大师的代表作进行比较。
他是一位采用独立的个人视角拍摄西藏的摄影大师,他是中国摄影史上的重要人物,更是这一时期西藏摄影的代表人物。



首页
来源:四川摄协
责编:黄建鹏
2016-06-1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47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各团体会员微信公众号集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