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三月的罗平,春风送暖,花香四溢。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3月2日至10日,已连续举办了两届的中国罗平·新风景摄影展,再度启航,由南向北,以“地景中国·观景罗平”为主题再次向全国的摄影人送来了活力、清新的别样“春风”。
中国摄协副主席索久林等领导嘉宾与200余名影友一同出席了开幕式。罗平县长吕品红、索久林分别致辞。索久林在讲话中说,风景秀丽的罗平旅游资源丰富,文化资源独特,是“新风景摄影”的策源地和出发点。通过相应展览和研讨活动,打造以“新风景摄影”为主题的学术话题,对于强化精致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影像盛事,建立与罗平当地特色相关、与摄影关注热点相关的摄影品牌,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新风景摄影对于罗平旅游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罗平以大手笔打造云南乃至西南地区摄影名城,创立辐射东盟各国及一带一路各国的独具特色的摄影文化品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以油菜花、红高粱及丰富的地理地貌、多彩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旅游经济发展。
中国摄协副主席索久林等领导嘉宾与200余名影友一同出席了开幕式。罗平县长吕品红、索久林分别致辞。索久林在讲话中说,风景秀丽的罗平旅游资源丰富,文化资源独特,是“新风景摄影”的策源地和出发点。通过相应展览和研讨活动,打造以“新风景摄影”为主题的学术话题,对于强化精致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影像盛事,建立与罗平当地特色相关、与摄影关注热点相关的摄影品牌,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新风景摄影对于罗平旅游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罗平以大手笔打造云南乃至西南地区摄影名城,创立辐射东盟各国及一带一路各国的独具特色的摄影文化品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以油菜花、红高粱及丰富的地理地貌、多彩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旅游经济发展。
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明宣布展览开幕。罗平县委副书记马海峰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索久林在开幕式上致辞 于杰 摄

开幕式现场一观众用特殊设备拍摄
展览在罗平县城群众文化公园九龙广场展出,开放的展场,吸引了众多普通市民参观,极大的提高了展览的宣传推广及影响面,同时也是一次面向大众的极好的美育普及公开课。
展览学术展由视觉评论家、策展人姜纬担任学术主持,展出多位策展人精心打造的学术展:摄影家宋举浦的《四国》展示了其用360度转机拍摄的南美和澳洲风情;摄影家冯凯文的《穿越原始空间》展示了大量人迹罕至地区的地质地貌及生物多样性;摄影家姜健带来的中原古戏台题材作品,显现出文化遗存与地域特色的相依相生;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培权和云南省摄协副主席徐晋燕分别带来具有江南和云南特色的数位摄影师的风景摄影作品;《中国国家地理》图片总监王彤策划推出摄影家陈农的《丝绸之路》;姜纬精选了时间跨度百余年的伦敦街头影像以飨读者;《中国摄影报》历年见报的航拍影像及摄影家王琦的航拍作品也参与其中。自由展则展出了面向广大摄影人征集以地理学意义上的风景为主要拍摄对象的摄影作品。
展览学术展由视觉评论家、策展人姜纬担任学术主持,展出多位策展人精心打造的学术展:摄影家宋举浦的《四国》展示了其用360度转机拍摄的南美和澳洲风情;摄影家冯凯文的《穿越原始空间》展示了大量人迹罕至地区的地质地貌及生物多样性;摄影家姜健带来的中原古戏台题材作品,显现出文化遗存与地域特色的相依相生;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培权和云南省摄协副主席徐晋燕分别带来具有江南和云南特色的数位摄影师的风景摄影作品;《中国国家地理》图片总监王彤策划推出摄影家陈农的《丝绸之路》;姜纬精选了时间跨度百余年的伦敦街头影像以飨读者;《中国摄影报》历年见报的航拍影像及摄影家王琦的航拍作品也参与其中。自由展则展出了面向广大摄影人征集以地理学意义上的风景为主要拍摄对象的摄影作品。

展览现场一位摄影人在给围观的群众讲解作品


观展的群众
“很多人拍风景都会避开电线杆,但我认为拍风景不要忌讳这些,它们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是当下人们生活的一个真实反映,以后假如这些电线杆都被埋到了地下,你想拍也拍不到了。”贵州省摄协副主席、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卢现艺风趣的一席话让前来参加中国摄影报社与2016中国罗平·新风景摄影展组委会共同推出的公益活动——中国摄影报(罗平)新风景摄影专题讲习所(第一期)的学员们对风景摄影产生了新的认识。卢现艺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资深图片编辑、摄影师马宏杰在展览期间用3天时间为来自全国的180余名学员解读与风景和地理等主题相关的摄影话题。四川的摄影爱好者严永祥在聆听了讲习所的课程后表示:“今天了解到影像中许多细节都具有折射社会背景的意义,不应该刻意回避,看来从前对风景摄影的观念还是比较单一,需要转变。”
3月3日,中国摄影研讨会之风景影像与地理认知召开,中国摄影报副总编辑柴选首先介绍了新风景摄影展的由来。
2014年,在罗平召开的以“自然的风景、社会的风景与当代影像建构”为主题的研讨会被摄影理论家评价为吹响了对风景摄影这一备受关注又饱受争议的摄影类型从“破”到“立”的号角。之后以每年一个主题的方式,推动“新风景摄影”在风景摄影学术研究、摄影事业发展繁荣的道路上走出一条新道路。
学术主持人著名策展人、评论家姜纬开宗明义阐释了他理解的“新风景作品”即反映、诠释、构建和塑造我们的生活的作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辑单之蔷,《华夏地理》杂志高级编辑总监艾绍强,河南摄协顾问 、策展人姜健,云南省摄副主席徐京燕,中摄权协副主席宋举浦,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林路,青年评论家何伊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图片总监、策展人王彤等就风景摄影与地理学研究的话题进行了研讨。中国摄协副主席索久林做了总结发言,认为该研讨会选题新颖,事关长远。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北京文艺座谈会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精神后,中国摄协主导召开的一次选 题式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摄协理论研究部主任陈瑾主持。中国摄影报总编辑曾星明出席研讨会。
2014年,在罗平召开的以“自然的风景、社会的风景与当代影像建构”为主题的研讨会被摄影理论家评价为吹响了对风景摄影这一备受关注又饱受争议的摄影类型从“破”到“立”的号角。之后以每年一个主题的方式,推动“新风景摄影”在风景摄影学术研究、摄影事业发展繁荣的道路上走出一条新道路。
学术主持人著名策展人、评论家姜纬开宗明义阐释了他理解的“新风景作品”即反映、诠释、构建和塑造我们的生活的作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辑单之蔷,《华夏地理》杂志高级编辑总监艾绍强,河南摄协顾问 、策展人姜健,云南省摄副主席徐京燕,中摄权协副主席宋举浦,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林路,青年评论家何伊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图片总监、策展人王彤等就风景摄影与地理学研究的话题进行了研讨。中国摄协副主席索久林做了总结发言,认为该研讨会选题新颖,事关长远。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北京文艺座谈会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精神后,中国摄协主导召开的一次选 题式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摄协理论研究部主任陈瑾主持。中国摄影报总编辑曾星明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本网将陆续推出有关本次研讨会的相关精彩论述,敬请关注。
活动由中国摄影报主办,云南省罗平县旅游开发总公司承办,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云南省摄影家协会、曲靖市摄影家协会协办。
活动由中国摄影报主办,云南省罗平县旅游开发总公司承办,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云南省摄影家协会、曲靖市摄影家协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