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摄影师刘昭再骑京杭大运河启程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彦希 2016-02-29

摄影师刘昭再骑京杭大运河启程   刘世昭赠与恭王府35年前拍摄的老照片
 
    2016年2月28日,摄影师刘世昭再骑京杭大运河的启程仪式在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召开,当天共有媒体记者、骑行爱好者、摄影师以及刘世昭的兵团战友等上百人来为刘世昭壮行。仪式上刘世昭简单回顾了35年前自己和一位同事以一辆“二八”自行车为工具骑行京杭大运河的经历,并讲述了此次骑行的原因,他表示这次不仅仅是为了完成骑行的心愿,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引起更多年轻人对大运河的关注和兴趣。同时也希望今后能有人接力,记录再以后30年、60年、甚至90年的变化……为我们留下一部大运河影像史。
摄影师刘昭再骑京杭大运河启程
     35年前一起骑行的沈老(中间位)

    摄影师刘世昭在现场和大家说:“每次和当年一起骑行的同事沈兴大说起运河,我们都想再来一次。老沈当年四十多岁,像前辈一样带着我,如今他快八十岁了,腿脚不如之前利索。我虽然也从三十出头的小伙子,变成了快七十岁的老头,但好在一直坚持骑行,身体还不错。我想这大约是我最后重骑运河的机会了,这次骑行,也算我替老沈完成当年一个共同的心愿。”年近八旬的沈老也来到了现场,对刘世昭今天能顺利出发表示由衷的激动,同时也希望刘世昭能顺利完成两人共同的梦想。
摄影师刘昭再骑京杭大运河启程
恭王府赠送刘世昭福轴

    此次骑行活动由北京爱自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杭州和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CCTV发现之旅《我爱畅游》栏目共同主办,并于2015以众筹的形式获得骑行经费,以及得到北京铁刷自行车俱乐部工作室提供随行骑行装备、北京铁刷自行车俱乐部忠实会员南草坪提供一台新鲜出炉的mad wheel钢架平把旅行车、杭州兰帕达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提供骑行服等单位的赞助支持,这次众筹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完成整个骑行过程,费用包括沿途购买骑行设备,食宿、导航,沿途各景点门票,以及跟车及补给的费用。此次骑行将历时2个月完成,预计5月初抵达杭州,骑行结束后还将在北京和杭州分别举办以此次骑行活动为主题的摄影展及分享会。
 
[回顾]千里走单车——透过镜头看京杭大运河第一人
    1981年,刘世昭工作不久,接到了一个活,和同事沈兴大顺着大运河沿线采访。那时候,有些运河年久失修早就不通了,开车的话也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正好当时又赶上国际上能源危机,纷纷倡导绿色出行,我们一合计,索性就骑车去采访了。

    上了路才发现,骑车是最好的选择。一是细致,大马路能走,小泥路也行,二是灵活,遇到什么有趣的事儿,车子随时可以停下来,风景看得格外逼真。骑车长距离采访,在当时也算是创举,我们也无意中成了“骑行采访大运河”沿线的第一人。

    我们骑的就是两辆加重的飞鸽自行车,那会儿物资紧张,这两台车还是单位写的介绍信,天津二轻局特批来的。随身的行李,除了沿途穿用的衣物、雨具和照相机、笔记本、图书资料以及打气筒和修车用的铁器家伙外,为了防震怕损伤相机,又特制了两个装有弹簧的铁框,这样平均每人至少又有40公斤的负重。出发前,老沈整理了沿线主要县、市的历史、地理、文化、人口等文字材料信息,准备资料超过1.5米高。

    运河总长一千多公里,可那次我们骑行路程达五千多公里,因为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还去当地的历史文化景点考察。从1981年5月19日到1983年1月19日,除去因病和春节返回编辑部休整外,共历时408天,经过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沿途采访了53个县和77个村镇,访问了上千人。

    我们骑行大运河的连载刊发以后,在日本掀起了一股“运河热”,很多读者来信,纷纷对运河文化表示感兴趣。有的读者来中国旅行,特地会挑一段运河骑行。90年代,神奈川县的一些读者来中国骑行大运河,沿着我们当年的线路从杭州骑到北京,前后用了六年时间。他们到达通县时,我还特地跟着骑了一段。
 
刘世昭个人简介
    1948年12月6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月影会成员。代表作:《空谷号子》、《神境幽声》、《归来的羊群》、《人民的悼念》、《扬眉剑出鞘》、《人民爱总理 总理为人民》等,千里走单车——透过镜头看京杭大运河第一人,拍下了80年代最惊艳的绝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