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不是艺术的素材,艺术是艺术,摄影是摄影。摄影不是艺术的从属物,摄影是独立存在的。——濑户正人
1961年,八岁的濑户正人被父亲从曼谷带回到日本。家里经营照相馆业务,成为他日后走向摄影之路的契机。他的创作,继承了木村伊兵卫关注社会的那部分,却又未止步于那种完全隐形于现场的拍摄方式。他通过有技巧的,甚至带有欺骗性的与被摄者沟通,攫取下作为摄影师想得到的画面。而童年的特别经历,和家乡福岛的核辐射事件,也都成为了他的创作动机。
(采访并文:小A 翻译:宛超凡)

《静音世界》系列 点击进入观看 ,使用超静音的柯尼卡巧思af拍摄电车上的女性。濑户正人凭借此作品获了奖。
电车上的偷拍终会有被发现的时候,当濑户将作品投稿到杂志,有被摄者看到了自己在电车上很疲惫的照片,对此表示不满,濑户只好登门拜访赔罪。而后来又得知濑户因此获奖,被摄者开心起来,还要求濑户送她一张照片。
您的摄影之路是如何开始的?
我的父亲就是开照相馆的,为了接手经营照相馆,所以去了东京的摄影学校学习摄影。在学校遇到了森山大道先生,成为了森山大道先生的徒弟,从那开始就对摄影产生了兴趣。
在此之前,我是对拍摄肖像感兴趣,而在结识了森山大道先生之后,觉得街拍很有意思,就开始街拍。
您拍摄的东京室内人像《living room》是最早的项目吗?
那组不是最早的, 最早的是曼谷的作品《Bangkok》。
因为我的妈妈是曼谷人,我的爸爸妈妈在战争(二战)时期结的婚,在八岁的时候,爸爸把我从泰国接了回来,那是在60年代。我当时是想回到出生的地方拍照啊。

《cesium》系列之二
您最近的作品《cesium》是关于福岛的,在网站上我看到您的作品是负像的形式,而在画册里展现的基本都是正像,能谈谈么?
我开始是觉得,用负像能更好的反应核辐射的问题。
后来用了正像来表现。
一点是因为负像偏艺术了,我觉得不是很好。大家不会联想到现实,摄影还是“现实”一点比较好。还有就是,负像那些是在福岛核辐射事件不久拍摄的,靠近辐射中心的位置也比较近,后来的正像是在距离辐射中心远一些的位置拍摄。负像的形式更艺术,更强烈一些。
1973年,20岁的时候我开始摄影,就是从福岛去到东京,福岛是我的家乡。
今年是木村伊兵卫奖40周年,近年来的奖项评选有没有变化?
早年的获奖作品大部分是偏向纪实摄影的,近年的评奖的确更“观念”一些。

《Bicnic》系列 点击进入观看,最开始尝试用35mm拍摄情侣的濑户并不成功,因为很难说服情侣们接受拍照。而后濑户改变策略,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并且使用了宝丽来后背,将试拍的宝丽来照片送给他们,拍摄过程就顺利许多了。
您对摄影和其他媒介的结合是什么态度?
这样好是很好,但是有的时候可能会削弱照片本身,因为好的照片没有音乐或文字,也是好的。和其他媒介融合后,照片就没有那么被重视了。
照片不是艺术的素材,艺术是艺术,摄影是摄影。摄影不是艺术的从属物,摄影是独立存在的。
您是第一次来中国摄影节么?您对此次连州国际摄影节的印象?
第一次来,感到十分有趣。我觉得很像法国的阿尔勒摄影节,这里的摄影节比日本的更有趣一点,场所更大。
您对中国年轻摄影师有了解么?
不是很了解。以此次摄影节来看,我觉得中国摄影师很多都是“观念”摄影,那种纪实摄影的相对比较少。
您能谈谈日本年轻摄影师的创作现状么?
在“艺术”和“摄影”之间,日本摄影师注重“摄影”本身更多一点。

《Binran》系列,通过翻译的帮忙,濑户以社会学研究者身份才顺利拍摄了这些照片,想必是这些女性以为图片会被用在社会学研究上,而不是作为摄影。虽然如此,濑户依然表示,正因为我拍了这些照片,所以我才成为一个摄影家。而我们亦不能否认,这些照片在社会学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