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摄影人于全兴获第八届中华人口奖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小A 2015-05-12


顾秀莲、李斌会见第八届中华人口奖获奖者、中国摄协会员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摄影系系主任于全兴

第八届中华人口奖颁奖大会于2015年5月8日在北京国谊宾馆召开,表彰奖励为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13位获奖人士。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摄影系主任、教授于全兴获得第八届中华人口奖特别贡献奖。

于全兴是“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公益项目的终身志愿者,15年来,他背着相机34次深入西部,足迹遍及12个省区,走访了94个国家级贫困县、306个村寨,对1100多位贫困母亲进行了详细的采访调研。他拍摄母亲的坚忍不拔,与恶劣环境的抗争以及她们不曾被贫困压垮的母爱。他的作品和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百余家媒体广为采用和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救助。很多贫困母亲和家庭的命运,因他的照片而发生改变。他通过自己的镜头将人文关怀的精神传达给全社会,激发了全社会对贫困母亲的关爱和对中国扶贫事业的支持。作为教育工作者,他授知更重传道。2009年开始,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他带领一批批摄影系的学生奔赴西部贫困地区。他让我们看到,大爱与责任已经在年青一代身上获得传承!

中华人口奖(原为邓颖超人口奖)为我国人口领域的最高奖,设立于1993年,每三年一届。由中宣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公安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妇联、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北京大学协办。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设奖。其宗旨是通过大力表彰在我国人口和卫生计生事业及相关领域内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引导全社会增强人口意识,坚持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贫困母亲之一:顾彩莲   2001,云南
顾彩莲,26岁,云南邱北县官寨乡山心村人。全家4口人,2亩山坡地,年收成苞谷不到500公斤,家无牲畜。经济收入靠编竹箩,每年能挣100元。她说,如果谁能帮她一些钱,养一头母牛,转过年来母牛下了小牛,她就可以还钱。
自2002年始通过幸福工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扶,她和孩子的病已经痊愈,欠的外债都已还清,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如此的变化:盖起了石瓦房、有了自行车、缝纫机、录音机、3头牛、4只羊、3头猪和十几只鸡等。2003年春节开始杀年猪,那年是她结婚11年后第一次杀年猪,她说,终于盼到自己能杀年猪的春节了。

贫困母亲之二:李高能    2001,云南
李高能,45岁,云南金平县沙依坡乡妈卡坡村人。全家4口人,2.5亩田年收成540公斤稻谷,经济收入来源靠其夫外出打工,全年有500元收入,家有1头猪。

贫困母亲之三:席二界   2001,贵州
席二界,24岁,贵州三都县拉揽乡排烧村人。全家7口人,3.8亩田地年收成1000公斤稻谷、50公斤杂粮,人均收入200元,家有1头耕牛。

贫困母亲之四:吴永香    2001,云南
吴永香,33岁,云南西畴县法斗乡长冲村人。全家4口人,3亩地,年收成1000公斤苞谷。她赊来4头小猪喂养,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上学。

贫困母亲之五:东尕姐    2005,青海
东尕姐,30岁,青海省互助县松多乡什八洞沟村人。全家4口人,家有14亩山旱地,2005年收成600公斤小麦、1000公斤土豆,全年缺6个月口粮,乡政府救济25公斤白面。经济收入靠丈夫在农闲时做小工及卖油菜籽收入1600元。2月份赊帐130元买一头小猪,准备在春节时杀年猪。

贫困母亲之六:熊昌碧    2001,重庆
熊昌碧,34岁,重庆城口县蓼子乡长元村人。全家5口人,丈夫患病卧床不起。她每天背着年幼的孩子和大女儿到前河边上筛沙子,还要自己装车,每筛4吨沙子,能挣9元钱。

贫困母亲之七:田小梅   2006,宁夏
田小梅,24岁,宁夏海原县海城镇段塬行政村刘塬自然村人。全家4口人,10亩旱山地,2005年因旱灾种植的5亩小麦绝收、2亩洋芋没见苗,口粮靠娘家和借粮生活。丈夫外出打工一年收入600元。
贫困母亲之十:孙朝芬    2001,云南
孙朝芬,36岁,云南昭通大山包乡合兴村人。全家5口人,两个大孩子都没有读过书。7.8亩土地,全年收成洋芋近5000公斤(400公斤洋芋换50公斤大米,250公斤洋芋换50公斤玉米)。她赊来两头牛喂养,目的是为了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