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王文澜:用图片书写中国跨世纪的改革开放史

来源:中国摄影报 责编:高元 2014-10-17

用图片书写中国跨世纪的改革开放史
——在中国文联文艺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王文澜

习总书记的讲话谈了很多问题,作为一个摄影人,更加坚定了我一直在用图片书写中国跨世纪改革开放史的信念。
  
我从“文革”初期就拿起了相机,但那时我认为摄影就是娱乐,拍摄的都是“到此一游”的照片。一直到1976年发生了很多大事,那年我的相机不自觉地就对准了历史的进程,想用一张照片来记录历史。后来,我开始观照现实生活,学习用照片书写历史的手段和办法。摄影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令人后悔的艺术,如果你不去拍摄,那个历史瞬间就没有了,不像画家可以事后画,作曲家、作家可以事后写,电影编剧还可以再拍摄,摄影过期就作废了。所以我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够完成中国50年改革开放史的跨世纪照片记录。
  
当然,一幅照片相比一幅画、一篇小说、一曲交响乐等,显得非常单薄、弱小,但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应该能成为一部很厚重的作品。这就是摄影的功能。
  
作为最普及的创作手段,摄影很容易拍出偶然性的好作品。这是摄影的特点。相比文字来讲,摄影是最直接、最形象的记录历史的手段。当下各领域的摄影专家和广大摄影爱好者都在时时刻刻通过互联网展示中国现实生活,都是新闻的发布者。所以,我们专业的摄影团体更应该及时引导大家。这就需要我们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才能够把更丰富的营养,通过讲座、报道等方式传达给每个拿照相机的人。
 
当前,我们置身于跨世纪的改革开放时代,这是文艺创作最广阔也最深厚的历史舞台。摄影工作者,-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用手中的相机观照现实生活,反映人民心声,乐人民所乐,忧人民所忧,体悟群众冷暖诉求,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是摄影界的中心任务,更是摄影者的立身之本。
 
习总书记准确指出了当下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未来摄影工作者要去除浮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摄影是写真的过程,始终要把求真放在首位,用照片说话、说真话、说实实在在的话。我们要运用手中的镜头,用光明驱散黑暗的镜头,拍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
 
当今中国正处在大踏步前进,赶上现代化潮流,并站在世界发展前列的历史时期,这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素材。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既是摄影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也是创造摄影作品的根本条件。一个人、一幅照片、一个瞬间是有限的,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摄影工作者要更好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努力开创富于个性、勇于探索的艺术创作环境,从自己做起,完善自身,形成合力。我们拍摄的无数个瞬间,将形成被历史车轮碾压过的镜子,成为铸就时代精神的历史凝固剂。(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