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听说读写”学构图

来源:中国摄影报 张引 责编:yuanner 2014-10-06



认真分析自己的习作是提升拍摄水平的法门。 张引 摄
 
正如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离不开一个扎实稳固的结构一样,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也势必需要一个精确优美的构图形式。构图可以说是任何一幅摄影作品的基础和骨骼,它支撑起纷繁复杂的画面内容,是我们进行摄影创作所必不可缺的一门“视觉语言”。在语言学习当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学习方式,其实在学习摄影构图的过程中也不妨试一试。
 
听——弦外之音悦人心
在摄影构图的学习当中,可以将“听”理解为聆听、学习前辈、大师的构图理论、构图观念。在摄影史上能找到很多摄影大师关于构图的阐述与见解,如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以罗伯特·弗兰克为代表的“非决定性瞬间”、寇德卡的“视觉节律”等,这些或许并非严谨体系的理论著作,大多并非仅言构图,但从大师们的只言片语中,仍能学习到很多他们观察世界、表述观点、构成画面时的经验和体会,而这足以让我们受益良多。
 
另外,除了摄影本身的理论之外,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偷师”。例如同为平面视觉艺术的绘画,其发展历程已逾千年,中西内外都有诸多成熟的画论存在,而从构图层面来说,绘画中的很多理论都与摄影有相通之处,我们尽可以从中汲取养分。另外如电影、设计、建筑、雕塑等艺术门类当中都能发现为摄影所用的理论支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有心,自可以从中听出受用的“弦外之音”。
 
说——思悟之后言有道
摄影作品离不开展示交流,但大多影友交流之时,却只是浅谈优劣,而少有深层次的分析。其实很多时候脑中都有许多关于影像的感悟与思考,但若是任由其存于脑中,那始终都是些不成体系的只言片语。而如果能给自己设定一个“说”的过程,要求自己把这些零碎的思考表达出来,这就迫使自己对这些碎片化的想法进行整合加工,从而比较有条理地进行阐述,这个过程,恰恰是思想观念形成完善关键的一步。因此,影友们在相互交流作品时,不妨多一些深入、细致的钻研讨论,而不要只是粗言良莠,点到即止。
 
读——书破万卷自成文
摄影学习中的“读”更多指的是读图。一个优秀的摄影师离不开巨大的读图量。观千剑而后识器,对古今中外诸多名家流派的作品都有涉猎,自然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开眼看世界。摄影构图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便是一个视觉习惯养成的过程,而各种优秀的作品恰是这种习惯养成的最佳养料。
 
写——勤习多思则速达
关于摄影构图学习中的“写”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
 
首先,便是大量的拍摄练习,再好的理论修养,再好的视觉习惯,若不投入到实际的创作便始终是空谈。在不断思考与修炼当中,应将自己的点滴思悟都投诸于实践中,去尝试检验,去芜存菁之下自能有所精进。
 
其次,“写”也不一定非得拿起相机拍摄才能进行。例如在观看电影电视时,在手边不妨备上一纸一笔,在看到影视剧中精彩有趣的构图画面时,便可动笔勾勒描摹,这里不必像绘画时一样斟酌笔墨,大可信笔涂鸦,几根线条或是某种组合,只要将之前画面中打动自己的地方有所表现即可。这个过程既丰富充实了自己的“视觉记忆库”,又在运笔描绘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番分析简化,反而能够找到其构图的精髓所在。同理,在分析摄影作品时,也可以用上这种简化的方法,从复杂的画面中剥离出起结构作用的点、线、面,很多构图的规律方法便可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