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徐大庆摄影作品捐赠中国美术馆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King 2014-04-22



    “大庆的摄影作品集《亦幻》,简洁,纯净。饱含着对生命的一种冷静的思考,不热烈,不张扬,只是淡然的呈现一种诗意、禅意。在那一篇如梦似幻中,让我们走进自己的内心,归于精神的天堂。”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常务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朱宪民是这样点评徐大庆的摄影作品。
 
   4月22日,徐大庆摄影作品捐赠中国美术馆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邓维,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顾立群,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教授唐宗平,新华社高级编辑曾璜,著名摄影家陈长芬、姜健等嘉宾和媒体记者出席了本次活动。会议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吴砚华主持。
 
    徐大庆的作品拍摄于豫西三门峡一带的黄河湿地,他的作品有一种极为精致且富于感染力的美,光影投射出节奏,线条流动着韵律,云霞烘托出气氛,色彩调动着情绪,静静地欣赏,沁人肺腑。
 
    会议现场,徐大庆向中国美术馆捐赠6幅摄影作品,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在接受捐赠后表示,徐大庆先生的作品非常有意境且充满了爱意。中国美术馆代表国家保存人类文化的财富,就是为未来保存今天的历史,希望更多的摄影家把自己的作品带到中国美术馆。
 
    徐大庆的作品中还有一种很强的音乐感,且旋律流畅、音色优美。他在自然的混乱中发现秩序,在对景物的品味中把握意境,在情感意念的烛照下结构形式,他好像沉浸在一个关于黄河与天鹅的世界中,意由景生、挥洒自如、进入了一个自由的境界。

    陈长芬在研讨会发言的时候表示,徐大庆的作品可用四个字形容,就是“文、志、清、风”,认为他的作品具备中国的文人气质和风格,结合了音乐、诗画的感觉,颇具东方韵味,也是中国艺术很重要的表达,同时也给人们留下那么多思考。
 
    宋靖则站在了一个“老师”的身份,从摄影创作的另外一个高度给作者徐大庆提出了一个命题。唐宗平非常重视展览,认为一个好的展览对中国摄影创作的方向和引领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所以希望中国美术馆可以多一些举办国内优秀摄影家的作品展。
    曾璜在摄影收藏方面,对中国美术馆对摄影作品的收藏体制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姜健作为徐大庆的“娘家人”,回顾了自己的艺术成长之路,同时针对作者影像构成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徐大庆作品的魅力还在于作品精密、精致的品格。瞬间变幻的光影、精到入微的细节、丰富细腻的影调,得到了严格的控制,拍摄中没有任何刻意加工,后期制作更见精益求精。
 
    邓维认为徐大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摄影展览是给摄影界开了一个好头,能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摄影展览的摄影家并不多,本次展览的成功也得益于艺术的宽容,希望在中国美术馆能够看到更多的更具中国特色的展览。
 
    “徐大庆摄影作品展·亦幻”的影展举办之后,在摄影界反响强烈。作为多年来将镜头聚焦天鹅的著名摄影家,徐大庆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情有独钟。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逐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年提高。现在的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面宽阔,生态环境良好,滩涂及水域饵料丰富,是候鸟迁徙停歇和越冬的天然场所,因此这里成为了黄河上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白天鹅从寒冷的北方飞到这里越冬。对于徐大庆来说,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己已经记不清去了多少次了。

    在徐大庆的心中天鹅是高贵的、美丽的,不允许任何玷污和伤害,他为天鹅的生存状况而担忧,他的拍摄乃至整个天鹅专题的创作,都包含、贯穿着保护湿地、保护天鹅的精神情怀。他诚挚地说,举办这次展览的目的,不仅仅是带给大家审美的愉悦,更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唤起大家对这些美好生灵的珍爱,唤起大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徐大庆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的6幅摄影作品

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