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镜头下的中国城市”上海开讲

来源:新华网 责编:流淌 2013-08-19

    8月12日下午,主题为“回声”的文景艺文季第一场论坛——“镜头下的中国城市”在上海思南公馆举行,摄影理论家顾铮和美术史家巫鸿作为论坛嘉宾以照片展示及解说的方式,与观众分享对摄影和城市变迁的思考。

    拒绝主办方所言的“中国摄影评论界的第一把交椅”称号后,顾铮走下嘉宾席操作电脑亲自为观众演示。他采用中外摄影家所摄各个时期的上海照片,从民国讲解至当下,引领观众细品新旧之间的冲突,探讨摄影家对城市的讴歌与反思;巫鸿则以外国记者所摄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照片为例,探讨摄影的目的与意义,提出照片的威力在于其历史意义与价值等观点。

    顾铮认为照片呈现出来的阴暗与温暖涉及摄影的主体性问题。他以天津摄影家莫毅为例:有观众给莫毅留言,认为照片中人物的阴郁迷茫不快乐是因为莫毅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问题。莫毅于是把相机背在身后,通过快门线控制快门,拍下了一组命名为“狗眼看世界”的角度奇特的照片,力求避免主观对画面的选择。

    他坦言,观众对幸福、理想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但这并不意味着照片一定要明快正面。艺术作品的分界线在于拍摄目的,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展现世界和人性的复杂,带给人们新的认识。顾铮说自己最怕那些无助于认识现实、理解人性善恶的明快而正面的照片。

    巫鸿表示,中国照片中反映的当代社会现象,在底特律、匹兹堡等世界其他地方也存在,照片的尖锐激烈实际体现了城市的高速发展。国外观众在观看时并不会因为这样的照片就对中国产生负面影响,照片中反映的问题是世界共同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