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看到了举办摄影公共活动在搭建交流平台、打造城市艺术氛围、赚取“收视率”等方面的种种优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开启了相关摄影节、摄影周活动。暂且不去预测这些活动是否能像老牌的阿尔勒、佩皮尼昂那样持续下去,仅是这如雨后春笋一般成长的趋势,就足以让摄影从业者感到骄傲,也有了更多走出去、向外看的机遇。
类型化的国际体育摄影节
法国的摄影节多(据统计资料显示,已有大小约60余个摄影节),南部地区似乎更是摄影节的“多发地”。6月1日,法国南部城市纳博讷迎来了第一届国际体育摄影节。这个主打“体育”类别的摄影节与新华社、法新社、法国队报、玛格南图片社等国际知名新闻机构联手,通过7场展览,展出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350名体育摄影师的近600幅作品,吸引了各国体育专业摄影师和摄影、体育爱好者的参与。

补天(首届国际体育摄影节展出作品)新华社记者 匹布扎西 摄
新华社展出的近百幅体育图片亮相纳博讷市中心圣-保罗大教堂的玛德莱娜庭院,既有与中国体育发展相关的黑白历史图片,也有中国摄影师拍摄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精彩图片。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大幅照片吸引了包括纳博讷市市长雅克·巴库在内的许多法国观众的关注,纷纷表示希望前往中国亲临鸟巢参观。
此外,与本届摄影节配套进行的首届国际体育摄影比赛已于4月末启动征稿,将在6月1日至18日的摄影节期间举行颁奖仪式。
摄影节创始人之一的吉尔贝特·贝内迪克托表示,以体育为题材的国际摄影节在世界上是首次举办。创办此次摄影节是为了将体育和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大众更好地了解体育摄影,领会其价值。
风情化的地中海摄影节

拿波里,2004年(第三届地中海摄影节展出作品)路德·范·安佩尔 摄
另一个法国南部海滨城市萨纳里目前正在进行第三届地中海摄影节(PhotoMed 2013)。从5月23日至6月16日,这里展出了近30名受邀摄影师的作品,举办两场工作坊、影赛颁奖等活动。
20余场摄影展中的最大亮点是为今年刚刚去世的意大利摄影家加布里·巴西里克(Gabriele Basilico)举办的回顾展。巴西里克以拍摄工业化的米兰而闻名。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受
法国政府的委托,记录阿尔卑斯山的风景变化。因为他在此类影像拍摄中的成就,1991年,巴西里克受邀参加记录被战争蹂躏的贝鲁特城中毁坏的建筑风貌,对于城市战后重建进行参考。巴西里克也是一位杰出的风光摄影师。
当然,萨纳里举办摄影节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走在这个被誉为“美过戛纳”的海滨小城,流连于影像的栉比交错之中,无疑会是一次风情独具的观影享受。
市场化的斯德哥尔摩摄影周

世界#7(斯德哥尔摩摄影周展出作品之一)鲁德·凡·恩佩尔 摄
与法国南部小城的舒缓节奏相比较,刚刚结束的斯德哥尔摩摄影周(Stockholm photography weeks)就是另一番繁忙景象了。说是摄影周,但这一摄影活动并不像其他摄影节那样把展线拉满城市,带有更多的公众参与性,而是集中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当代摄影博物馆(Fotografiska),展开了一次侧重摄影市场的交流互动。
在5月27日至6月2日举行的这次摄影周中,除了与各国摄影画廊联手展出自家主打的摄影作品外,更突出了商业摄影、图片编辑等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专家见面会上,主办方也特别为此开设了专场。更赚摄影人眼球的是,来自纽约高古轩画廊、巴黎Vu画廊和柏林、波兰等国的摄影评论家汇聚一堂,授课演讲。这对于想要打入市场、开启个人事业的摄影师们来说无疑是一大诱惑。
建于2010年的当代摄影博物馆经营时间虽然不长,但凭着类似斯德哥尔摩摄影周这样有针对性的专业活动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声誉,也许值得部分摄影专业机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