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时间:2012年12月20日 10:30:00
展览时间:2012年12月20日 至 2013年01月26 日
展览地点:泰康空间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红一号艺术区B2
策 展 人:泰康空间、高初、王烁
泰康空间的岁末新展览将带领人们把目光投向1940年代末的华北大地。在2012年12月20日开幕的“华北农村1947-1948”中,从村庄的日常生活到革命的风云激荡,柯鲁克夫妇与吴群、高粮展现了他们各自在彼时彼地的工作,两组拍摄背景与目的不尽相同的历史照片不仅提供给人们可资回忆的图像,更引发人们思考过去的历史,是如何塑造并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今天的进程。我们试图在当代艺术研究的范畴与工作中激活这批60多年前的历史文献,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持续思考“土地”这一深邃悠远的命题。此次展览作为泰康空间“追溯”理念的深度实践,同时与空间一直以来对摄影的历史与新摄影的关注不谋而合。
点击进入观看 十里店:传统华北乡村的生活与秩序
十里店:传统华北乡村的生活与秩序 /二次土改与整党
摄影:大卫.柯鲁克 /口述:伊莎白.柯鲁克
1947年底,柯鲁克夫妇经由香港、天津,来到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十里店村。这是对中国有着深厚感情的他们再次回到中国——他们将观察,并投身中国革命的风云激荡。他们以社会人类学的方式在这个村庄进行了约8个月的田野考察,并写作了《十里店》。这两册本无意遵循学术体例的著作,不但成为了西方了解中国革命的重要文本,也成为了一系列中国研究学术著作的回应对象。
柯鲁克围绕这个村庄所拍摄的约700张图片在过去的一年多里被细致整理。这些图像不但记录了作为历史事件的土改和整党,而且通过训练有素的人类学观察,完整地再现了村庄的日常生活,节庆、祭祖、 婚礼、葬礼等仪式性活动,及其背后的传统华北乡村的经济结构与文化系统。
整理图片的过程也是对于柯鲁克夫妇在1948年的观察和写作的回应。因为它们既来自伊莎白的49次口述访谈中对于中国革命的回顾,亦来自事隔64年后对这个变迁中的村庄的再次田野考察。相差70岁的两代人所完成的资料整理和学术对话,它蕴含着对于中国问题的热忱与思索。
土地改革:历史叙事与革命表达
摄影:吴群 / 高粮
吴群(1923-1996)历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通讯干事,《晋察冀日报》和《抗敌三日刊》特约通讯员。1944年任《晋察冀画报》摄影记者,参加了解放浑源、阳高的战斗,太原外围战役。1949年起历任《华北画报》社副主任、《解放军画报》社副总编辑,1951年至1952年主管朝鲜战争的摄影工作。1958年专任中国摄影学会秘书长,兼《大众摄影》主编。
《刘少奇在土地工作会议上做报告》是土改影像中最为常见的一幅图片。吴群也拍摄了1947年7月至12月阜平城南庄、冀中定县新区、正定地区的土地改革。
高粮(1921-2006)在抗日战争中历任杨成武独立团文书、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新三团三营十二连指导员、涞源支队副政委等。1944年12月从事摄影工作,完成了冀中军区大反攻、正太战役、栾城战斗、青沧战役、保北战役、大清河战役、清风店战役、解放石家庄、平汉路破袭战役、察南战役、绥东战役、天津战斗、北平解放的战地记录。1955年任人民日报摄影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