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暨齐鲁国际摄影周在泉城济南长清区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开幕。共有来自30多个国 家和地区的摄影组织负责人和摄影家们参与了此次活动。本届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
开幕式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校园广场举行 付党生摄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协会党组书记、著名摄影家吕厚民,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朱宪民、王悦出席开幕式。朱宪民副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在开幕式上致辞,原山东省副省长黄可华宣布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开幕。
本届双年展以“回顾与展望——从影像本体出发”为主题,一改以往的单一展示模式,将作品展示、学术交流与研究成果汇集成为彼此关联的“三位一体”,获得了与会嘉宾和摄影人的肯定。
本届双年展共设有“国际摄影大师原作展”、“学术(邀请)展”和“主题展”等三大类82项展览,共展出作品1804件。
展览现场 付党生摄
双年展隆重推出约瑟夫·寇德卡、詹姆斯·纳切威和杰瑞·尤斯曼等三位享有国际盛誉的当代摄影名家展览,让中国摄影人有机会近距离观赏他们的经典之作。
“学术(邀请)展”包括“当代中国新影像大展”、“艺术家·老百姓——新华典藏影像展”、“底片——侯登科·胡武功影像展”、“隐于摄影家背后的电影摄影师——李振盛的自拍像和全景图”等,既汇集了当代中外摄影名家学术性作品, 更荟萃了当代中国新摄影的精品佳作。其中的“当代中国新影像大展”,更包含了60余位中国当代摄影领域具有鲜明创作特色的摄影家个展,分为“元像与非像”、“心像与镜像”、“世像与映像”及“多样……”四个部分,充分展示当下中国摄影家在摄影语言探索方面的当代性和实验性。
学术交流与摄影展览相映生辉是本届双年展的一个重要亮点。本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推出的十余场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等,极大的丰富了展览的学术内涵。
纳切威与六位中国摄影师对话交流,王景春主持 付党生摄
当今世界最广为人知的战地摄影师之一的詹姆斯·纳切威亲临泉城,前来参加双年展与中国的摄影师面对面对话,并推出“当代历史中的视觉旅程”的精彩演讲。“影子的影子——关于影像语言的越界对话”文化论坛,由理论家藏策主持,邀请了国内文化学者张智庭、高恒文、金钢和张斌峰等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了一场关于影像语言的越界大讨论。新华社高级编辑、摄影评论家陈小波主讲“图像正史——新华典藏”。摄影评论家潘科主讲的“探寻熟悉的陌生人”主题演讲对中国纪实摄影历史上的重要案例进行全新的解读。而克林特·克莱门斯(美国)的“把想象变成现实——CGI 在广告摄影中的功能”,肯伯丽·哈肯斯(美国)主讲的“摄影艺术创作的奥秘”,卡洛斯·克劳迪奥 (意大利)主讲的“摄影代表着真实还是艺术?”,泰穆尔·易卜拉欣·比伦特(土耳其)主讲的“土耳其摄影的特色与风格”,梅特扎基斯·马诺利斯( 希腊)主讲的“人像摄影风格的蒙太奇”,班纳吉·德比达斯( 印度)主讲的“摄影作品的制作技巧”从创作理念、摄影技法、影像文化等多元视角探讨摄影艺术的魅力。
为提高双年展的学术性,本届还特别推出了《显影——纳切威、寇德卡、尤斯曼与中国40位摄影师》、《非像说》和《底片——探寻熟悉的陌生人》三本集双年展学术成果的论著,为探讨摄影本体语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视觉文本。
朱宪民获得终身成就奖 付党生摄
吕厚民向获得最高终身成就奖的纳切威表示祝贺 付党生摄
从本届双年展活动开始,组委会为扶持和帮助青年摄影师的发展和进步,将每届资助十位最具发展潜力的青年摄影师,鼓励青年摄影师从影像语言方面进行探索与实验。
入选资助计划的青年摄影师从参加本届双年展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摄影师中产生,评选标准是具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娴熟的影像语言把握能力,显示出鲜明的创新精神的并且是无正式职业的自由青年摄影师。接受资助的每位摄影师将获得资助计划的创作资金,用于自己的摄影创作,并在下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活动举办“青年摄影师资助计划”学术成果展及学术研讨会。本届入选青年摄影师的资助计划的青年摄影师均是近年来在摄影领域崭露头角的新锐青年摄影师,他们的摄影创作观念领先、形式语言新颖,代表了影像文化发展的新生力量。
作为国际摄影领域的高端学术性峰会,第四届济南国际摄 影双年展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齐鲁摄影学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联合主办,济南市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际摄影节组织联盟支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东方国际摄影艺术促进会承办,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三届。本届双年展既保留了前三届国际摄影沙龙展的模式,又开拓了独立的学术邀请展和主题展共存的新平台,进一步强调了展览的国际化、学术性、多元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