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 “不要占有”的收藏家斯蒂芬·怀特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斫子 2012-08-12

 斯蒂芬·怀特在讲座中介绍他所收藏的作品

    “大理国际影会”如火如荼的拉开了序幕,刚刚一天过去,重量级的摄影作品展,分享讲座会相继和大家见面了。为了能和更多摄影大师互动,并和本网影友分享,小编不断转场于各个展览、讲座、活动现场。8月11日下午2点,“银海山水间”展区,大收藏家斯蒂芬·怀特的收藏讲座如期举行,离讲座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各路影人、媒体们早已蓄势待发,准备享受这场精彩的分享盛宴。

 讲座中的斯蒂芬·怀特全神贯注

 斯蒂芬·怀特沉浸在自己的讲座中

    3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怀特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他是如何走上收藏之路的。他提到,和收藏的缘分开始于一次“瞬间的抉择”,有天和美丽的太太去散步,一家书店正在进行旧书的拍卖,一些著名书籍的头版也在其中,而且相当便宜,所以怀特决定把这些珍贵的书籍收藏下来,保留他们的价值。他谈到在他的收藏初始,受中国老庄思想的影响颇深。

    接下来,怀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起,讲到“为什么要成为一名收藏家?”、“怎么样成为一名收藏家?”1975年,他开始经营画廊,这在世界上都是非常之早的。洛杉矶除了他经营的这家,还有另外一家,而全美国只家不超过20家经营照片的画廊。开始经营画廊是因为对当时工作的不满意。在那个年代,要想买到珍贵、优秀的照片很容易,但并没有人用他们进行交易。所以很容易买,但很难卖。

    怀特介绍说,在1976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张非常有名的照片只销售200美元,而现在这些照片基本能卖到1200-2000美元。这些升值比较快,价值比较高的照片,他给它们定义为“老照片”,也就是跟底片成像时间差不多的时间印制的照片,这样的照片通常数量比较少,大概也就在3-4张左右的样子,因此物以稀为贵,价值高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了。另一种晚于底片成像时间30后印制输出的照片,他称之为“后印制的照片”,这样的照片,因为数量比较多等原因,从价值上看不如“老照片”。

    正因为那时的不断购买,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摄影作品,也为之后的收藏生涯奠定了基础。 随后,他通过一些自己收藏的经典照片,为我们讲述了收藏背后的故事。在众多精彩故事之中,怀特特别为我们介绍了他收藏的第一位摄影大师John Thomson(约翰·汤姆逊)的作品。他讲到:“70年代,我有幸看到了一本他拍摄记录福建生活的作品,深深的感动了我,之后的5到8年我收集了他的400多幅作品。我对他着了迷”。

 斯蒂芬·怀特收藏的第一位摄影家John Thomson作品集

 

斯蒂芬·怀特家中的收藏作品

    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以收藏照片为主的画廊组织的影展并不被博物馆、图书馆看好,为了让摄影能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得到收藏家的认可,他在1979年成立了一个组织——摄影艺术经销协会,他是第一任会长,这个组织会集结美国所有经营照片的画廊,每年举办一场具有规模的展览,随着时间的积累,摄影慢慢成为收藏家眼中值得收藏的藏品。

    讲座已经过半,小编本以为大师的收藏故事会很平淡、辉煌的继续着,但让所有影人吃惊而且不堪理解的是,怀特把15年收藏,尽4万张照片,全部卖给了日本富士艺术博物馆,让他收藏的影像永久的保存在了东京。谈到为什么把这些承载了心血的收藏作品全部卖掉,他平静的说:“自己并没有想真正的拥有它们,只是享受对拥有的一种幻想。我是一个为了收藏而收藏的收藏家,并不是为了占有而收藏的收藏家。这些精彩的、拥有历史价值的照片,需要和更多的人分享。但卖掉所有照片后,房间空荡,我的心情非常沮丧,是我的太太给了我建议和勇气,让我从新开始了收藏”。

    讲座持续了3个多小时的时间,怀特先生多次提到收藏自己喜欢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只顾跟随时代潮流,只顾收藏名师名家的作品,有些有着成熟艺术特点的年轻摄影师作品,也是他收藏的范围,而且更多时候,他更能享受其中。随后,怀特先生分享了一些他非常喜欢,但也许还没有成名的摄影师作品,使得到场的摄影人、爱好者听得津津有味。

    提问环节更是积极踊跃,小编也在深思熟虑后,向怀特先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问题。摄影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数码时代,而怀特的众多收藏中大多数是由胶片拍摄的,对于这个问题,怀特先生提到数码照片的收藏对于他来说远比胶片照片的收藏复杂的多,虽然自己有一些数码照片收藏经历,但因为数码技术的不可控制性,更易复制性等问题,使得收藏更有难度。

本网小编访问斯蒂芬·怀特先生

    整个讲座结束后,小编认为,影人和爱好者如果想更好和怀特进行交流,更深入去解读这位收藏大师,首先应该对他收藏的主要作品有充分的了解,更应该对于每张照片在摄影史上的地位有知识性的认识。在这次怀特的收藏展中,照片展示了碳素印相 、盐纸印相 、名片照、蛋白(或蛋白银)印相法、铂金印相、明胶银盐、调色溴盐、显色(C型)彩印(彩色耦合印相、宝利来、网印等20多种摄影术发明以来最重要的制作工艺,我们摄影人、爱好者应该从艺术修养上提高自己,看每一次展览,听每一次讲座之前做些功课,认真了解照片拍摄时的社会背景、技术背景等,这样才能做到有备而来,带着问题和思考参观,否则再精彩的影展,讲座对于没准备的人来说只能是走马观花,毫无意义。

   为此小编链接了一部广受赞誉的BBC制作的《百年摄影演义》视频,帮助有意介入此领域的影友了解更多摄影史。#p#副标题#e#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p#副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