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封面
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副主席吴建斌,近日出版了一本《香港》专辑摄影画册。这是一本用纪实手法记录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年来百姓生活的图片集,专辑分四部分,立意平实,色彩丰富,面面俱到,以人文为主,加有少量风光点缀,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也很有艺术性。相信再过十五年,每当回顾这段历史,更显这本画册的重要性。
吴建斌生于内地,长在内地,受教育于内地。一九八七年因工作需要派往香港工作。在香港住了二十五年。香港对他而言,可谓第二故乡。由于酷爱摄影,在这方面有感悟,作品获奖颇丰,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
自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香港回归祖国的那天深夜开始,吴建斌抓住香港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于是把手中的镜头对准了香港社会的各个侧面。他说,只要觉得眼前的人和事有意义,精彩,特别,就第一时间拿起相机抓拍,定格。此行动持续了十五年,从不间断,许多地点不知踏过多少次,难能可贵。随着拍摄不断深入,他不再是一般性的掠影,而是越来越有感触。
吴建斌在摄影笔记中这样写到,他“以为香港虽然不大,产业单一,却是一本较难读懂的书,又中国化又西方化;又现代化又传统化;又世界性又民粹性;又商业化又坚持道德底线;又强调专业又寄情于娱乐;又很自我又很有爱心……可谓诸多元素交织的融合体。随着内地对香港影响日益加大,内地元素俯首可拾。”
去年初,吴建斌开始策划出版这本专辑,作为回归纪念。在数万张照片中,那日松先生不辞劳苦,为画册定调,并挑选了二百幅照片。画册中的每一幅照片都很美,都有一个小小故事。后期设计方面,得到万捷、王琛、霍文军的鼎力支持。在出版方面,得到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王苗社长、姜健先生的关爱。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为画册写了十分珍贵的《代序》。著名摄影家朱宪民老师为画册写了推介词。
《香港》画册分中文版和英文版,已经上市,在内地和国际同步发行。
有“名画”出售 2009年9月 旺角女人街
小朋友比大人的演出吸引住了 2010年7月 尖沙咀星光大道
经营肉铺 2009年9月 旺角弥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