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 摄影节展览精彩丰富粘住观众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未知 2012-05-24

   

     第九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已于5月23日正式拉开帷幕。100多个主题展览,集纳了摄影艺术各个门类的精萃,充分展示了当下中国摄影发展的现状,同时10个国外摄影师的展览,也把中国摄影人的目光拉伸到世界。

    众多展览让人眼花缭乱,心急的摄影人22日报到当天,行李还没放下,就急忙忙地来到展场观摩。匆匆扫描之后,开幕式当天再度来到展场学习、交流。尤其是今年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的展示区前,观展的影友一度达到摩肩接踵的程度。影友和嘉宾,表现都特别兴奋:本届金像奖的获奖者当天就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充当起了“现场讲解员”,一边回答影友的问题,一边阐释自己作品的立意,一边征徇大家对自己作品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了与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获奖者零距离接触。来自佛山报的影友,见到自己的偶像,本届金像奖获得者姜平时,兴奋得竟有些语无伦次,一个劲儿的地说,终于见到真人了!上海摄影师雍和,获奖之后又遭遇“被打门”,引来无数同行和影友的关切问候。

   在主展区呈现的“为了人民的影像:1942.5.23-1945.8.15”,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代红镜头为主,展示了郑景康、沙飞、吴印咸、罗光达、石少华、徐肖冰、吴群、裴植、袁克忠、顾棣、流萤、李途、胡秉堂、雷烨、刘长忠、杨振亚、汪洋、刘峰、李肇、孟庆彪、赵烈、白连生、叶曼之、雷烨等摄影家在1942年5月23日至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期间,拍摄的“为了人民的影像”。郑景康、沙飞等老一辈摄影家的学生,本届金像奖终身成就奖得主顾棣老先生,在看到这些照片后 ,不禁感慨万千。他说:是我的四位老师,沙飞、石少华、郑景康和吴印咸,教会了我什么是摄影,如何摄影,摄影的意义和价值。我目前从事的红色摄影的研究整理与我这四位老师的悉心教导是不分开的,沙飞老师在病中还叮咛我要注重对摄影资料档案的保存和整理。这些具有非凡史料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作品,不仅勾起了老一辈摄影人对那段烽火岁月的回忆,也令年轻一辈的摄影者感动。在其展区的签名墙上,许多影友题字留念,写了真情实感。

   周梅生“武当山与紫禁城•神权与皇权的对话”影展在武当山索道游客中心的展览,达到了影与景的完美交融,影现景魂,景在影中。北建故宫南修武当,饮水思源的策展效果,让观者大呼过瘾。在这次影展中,这样独具创意的布展还有很多,比如在嘉宾们入驻的酒店,餐厅的天花板、电视,眼到之处都有影像带来的色彩和愉悦。

  ……

  众多精彩的展览,让大家流连忘返,直嚷时间太短,很多影友都是在导游的再三催促下才悻悻离开。相信在后面的几天时间里,通过这种与作品、作者的直接交流,会有更多的感受和感想,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信息、资讯报道给大家。

  点击观看更多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