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曾经当过抗美援朝志愿军随军记者的马明海老人拨通东方今报新闻热线,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想让记者帮忙,为他珍藏许久的志愿军慰问团老照片寻找出路,二是想见见东方今报的摄影记者刘栋杰,当面跟他切磋摄影技巧。昨天上午10点,东方今报记者来到老人家里,揭开了一段尘封许久的摄影情结。
老照片背后快乐的回忆
今年76岁的马明海老人说,他17岁参加志愿军,被安排到文工队后方勤务部担任摄影记者,随军赶赴朝鲜前线。在那里,他用组织上发的一部当时西德产“泰康时”相机,拍下了上千张关于中朝军民友谊的照片。然而,这些照片在他复员前都按要求上交存档了,他只留下了一卷自己和战友合影的胶卷。
后来,马明海老人发现,那卷和战友的胶卷里,竟然还有十来张志愿军慰问团演出成员的照片。这些成员包括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常宝霆,一代鼓曲大师骆玉笙,快板书表演艺术家李润杰等。老马将这些照片洗出来后,小心翼翼地夹在了新买的影集里。
老人回忆说,当年慰问团的许多成员都已是著名演员。他们到前线演出时不用舞台、不用灯光、不化妆,外套一脱就开演。他表示,自己年龄越来越大,他想托东方今报记者帮助给这些珍贵老照片寻找归宿。
今报摄影作品带来的喜悦
如果说老人的第一个心愿正在实现中,那么,他的第二个心愿则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当得知来到家里的摄影记者就是刘栋杰后,老马十分激动,他紧紧地抓着刘栋杰的手,不停地问这问那。老人表示,自己长年订阅东方今报,出于对摄影的热爱,他最关注的就是东方今报上刊登的摄影图片。
说起这些照片,老人如数家珍:比如闫善良拍摄的《开胸验肺》,沈翔拍摄的《排队买票的母子》,都让老人印象深刻。在这些摄影作品中,老人最欣赏的就是刘栋杰拍摄的新闻图片《顶牛》。他表示,自己曾构思过拍同题材的作品,但到街上抓拍从来就没成功,没想到被刘栋杰抓住了。
老人告诉刘栋杰,在东方今报2006年第一次组织读者节时,被邀请参加的他就曾考虑想见见这些优秀的摄影记者,但由于时间仓促未能如愿。如今,亲眼见到了心目中的“偶像”,他十分开心。老人还抓住机会拿出自己的富士相机,向刘栋杰请教拍照技巧。当刘栋杰表示不敢班门弄斧时,老人认真地说:摄影技术不难学,可摄影构思、构图这些摄影艺术自己十分欠缺,“这是一件需要琢磨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