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丽水报道]再见山水研讨会

来源:本网 责编:未知 2011-11-09

        由大门策展的“再见山水 浙江摄影师九人联展”在丽水油泵厂学术展区举行了联展,随后关于作品的研讨会在“丽水摄影博物馆”召开。研讨会主要围绕:再见山水和异江南两个展览展开。

        著名的摄影家于德水老师认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影像,都是和生活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只是用视觉语言来发出不同的声音,而影像便是和生活的对话。王征老师则觉得这两个展览都是关于生活中的景观,具有现代空间的概念,比如这个“再见山水”浙江摄影师的作品,抛弃了过去风光摄影的表现手法,突破了一种传统影像的观念,用新的一种观察视角,把身边的景物,人文,甚至是细微的事物,都呈现出独特的角度和想法,让影像更具细化了,也异彩丰呈了。王诗戈却是从年龄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的本身,在他看来80后的年轻摄影师对于许多东西的切入很尖锐,比如那些作品里渗透出来的那种思乡、迷离、梦幻、忧伤等等语言,具有一种全面视觉化的观察,把许多大众的东西想象化了。

        在谈到影像的特点时,著名评论家刘树勇教授的观点是:影像应该是回到内心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无论这些作品呈现出阴柔、无奈、伤感也好,还是那种强大的无力感和陌生化也罢,都得借助一个外力来反应个人内心的东西,最后退居到内心深处去,才是一种大诚恳。评论家潘科却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诠释了对此次展览一些作品的看法,在他感觉里现在的影像话题最多的应该是城市化的进程,大家共同的观点是愤恨,奇怪、甚至是可疑的,但是却很少有人去反观这样的必然性和时代顺应变化的原因。他通过一些简单的事例生动地阐述了自己对于当下影像观看的方式,而且时不时地用反讽的语言去尖锐地揭示一些现状和无奈,精彩的话语博得阵阵的掌声和笑声。

        著名影评家藏策觉得这次展览的很多作品里,都透露出一种被消费的触感,现代社会的空间特质和感受不一样了,所以拍出来的影像也就不同了,很多时候那些影像也好,摄影师也罢好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被慢慢地消解,异化、埋没、潜移默化里成为太多的雷同,而这次展览的作品里让他看到一种突破和变化,这是很重要的。

       异江南部分作品:#p#副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