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青展大师班“家”中授课

来源:中国摄影报 责编:风入松 2011-10-28

    10月24日至26日,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大师班”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举行,大展“最佳摄影作品”、“最佳摄影作品提名”并“评委推荐作品”的近30名获得者与4位中外业界专家在这个中国摄影人心目中的“家”里进行了为期3天的教学相长、互动交流。

     大师班4位讲师为:有35年新闻摄影从业经历的现任美国《新闻摄影》杂志编辑唐纳德·R·温斯洛,经常为《时代》、《生活》、《国家地理》等媒体特派拍摄纪实报道的联系图片社摄影师弗兰克·福涅尔(Frank Fournier),中国日报签约多媒体记者、亚洲新闻中心视觉新闻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多媒体新闻研究生课程(与英国波顿大学合作)学科带头人大卫·克拉克(David.J. Clark),以及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图片编辑曾璜。他们在新闻纪实、艺术创作、流媒体拍摄制作和摄影收藏领域各具专长。变化和挑战、美国新闻摄影、快乐摄影、艺术摄影和当代摄影、多媒体摄影、中国的摄影收藏等主题讲座既满足了不同领域学员的学习需求,又带大家纵览了当今世界摄影发展的脉络与趋势。

     “大师班”期间,唐纳德与大家分享了他的从业经历和摄影作品。在他看来,对新闻摄影师而言,每天都是新的,切不可墨守成规、流于形式,永葆摄影的激情与创造力至关重要。在分析当下新闻摄影的变革后,他强调,时代需要多面手,而胜出的法门则是不断学习、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找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遵守职业道德等。他指出,中国是摄影的沃土,希望中国的年轻摄影师珍惜自己的拍摄机会和舞台,并表示欢迎中国青年摄影师走进国际视野。

     相对于唐纳德的大容量授课,在更广阔领域内博学多识的弗兰克充分表现了一个法国人富于哲理的摄影观。通过一个个与摄影相关或不相关的故事和视频,他授课的重心在于,“工夫在诗外”,切不可拘泥于任何形式或概念的条条框框,“摄影有无限的可能”。

     与唐纳德和弗兰克的理念引导不同,作为多媒体领域的专家,克拉克的多媒体摄影讲座显得更具技术性和操作性,但他最终的核心则在于告诉大家多媒体把纪实摄影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让拍摄对象直接站到了观众面前。而且多媒体与静态图像并行不悖,为摄影师探索更多新的可能提供了选择的机会。

     作为考比斯图片库的签约摄影师和组稿人,曾璜曾任金边国际摄影节策展人、法国尼斯国际摄影节和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中国摄影师推介人、荷赛基金会图片编辑研修班推介人,颇具摄影拍摄和交流的国际经验。他近年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是摄影原作技术的重视和作品收藏。大师班期间,既是协调人又是讲师的他,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关于中国摄影收藏的讲座。

     与大师授课相交叉,点评学员作品、回答学员提问是大师班的火热环节,或倾向纪实或倾向观念的年轻学员都期盼着导师给自己留下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青展“大师班”所有费用均由大展主办方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提供。参加大师班的学员纷纷表示,自己太幸运了,此行不仅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摄影师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朋友。他们纷纷留言,用“让青春更美好”,“让青年影像更加睿智”,“愿大展越办越好”……表达自己对于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的祝愿。同时,他们也表达了对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感谢之情,学员表示,摄影家协会的安排细致周到,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真正感觉到了家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