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色彩缤纷的秋天,历时8个月的《大好河山 千古文明 第二届中国·张家口(国际)摄影大展》征稿及评选活动于九月终于尘埃落定。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及美、英、德、荷兰等国家的外国摄影家参加了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张家口市委、市政府主办,中国摄影报社、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旅游局承办的本次活动。他们走进张家口这片广袤神秘的土地,探寻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这里孕育发祥的足迹;他们登上绵延起伏的长城古堡,体会“大漠孤烟”的不羁豪情和民俗风情;他们漫步清水河畔,捕捉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崭新变化的精彩瞬间。将镜头对张家口特有的“文明之源”、“文明之脉”、“文明之风”、“文明之续”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记录。一万多幅作品让人感受到了张家口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民风之纯朴、山河之壮美。
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展示了多彩的张家口地域文化
张家口是东方人类的故乡,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张库商道的起点,更有着“长城博物馆”的美誉。这些散落于张垣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构成了一幅历史画卷,为张家口人引以为骄傲。
2011年1月1日,元旦的钟声刚刚敲响,《大好河山 千古文明第二届中国·张家口(国际)摄影大展》征稿启事便应时推出。大展组委会在启事中强调,本届影展以“大好河山 千古文明张家口”为主题,充分展示我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风貌,进一步提升城市艺术品位,提升张家口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把“大好河山”系列影展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以充分有效宣传张家口,用有效的宣传工作带动经济发展。本次活动的启动立即在国内摄影界引起很大反响,并深深地吸引着摄影家的目光。
在奔腾不息的桑干河畔,在有着不同寻常含义的泥河湾遗址群,在黄帝、炎帝、蚩尤三位中华始祖合符釜山的遗址,在横亘张垣1470多公里的八代长城上,在古风古韵的张家口堡、蔚县民居,在一望无际的坝上草原,在中国人独立修建的首条铁路——京张铁路上,摄影家们风餐露宿,伴随着清脆的快门声,感受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那些沉淀于历史尘埃中的故事被重新解读。
为了拍到涿鹿县黄羊山上景点的古风遗韵,来自苏格兰的格拉米·尼克尔不顾感冒和高烧,和同伴尚恩-格·维舍坚持带着分量不轻的三脚架等设备负重爬到海拔1500多米的清凉寺、龙王堂进行拍摄。美国摄影家沙恩·费根在蔚县拍摄期间,为了拍一位老人微笑的照片,足足用去了两个多小时。在砂壶厂,为了从多角度呈现这项传统工艺的各个流程,他在砖地上、泥坑里、桌子下趴着、躺着进行拍摄,滚了满身的泥土。英国摄影家格拉米·尼克尔在阳原县泥河湾看到200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时感到非常震撼,频频按下快门捕捉历史的印记。
国内外摄影家积极参与 提升了本次影展的高规格、高品质
据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影展的参与者中不乏国内外知名的摄影家,他们的积极参与,大大地提升了本次影展的规格,促进了作品质量的提高,张家口丰富的资源也使他们的创作异常活跃。
张家口的“古堡”远近闻名,拍摄“古堡夕照”是在职的省部级领导、摄影爱好者宋明昌多年的夙愿。他于去年就参加了影展,今年再次参展。8月的一天,宋明昌从下午3点就赶到阳原县开阳堡,在方圆几百米的堡内攀上爬下,选择最佳的拍摄地点和角度。几个小时过去了,在夕阳西下前,他终于记录下了那美丽的瞬间。同时,他还在开阳堡内寻觅契合大展主题的素材,沧桑破旧的民居大门,不同年代、不同样式的小锁头,不同历史时期的碑刻,甚至断壁残垣都收入了他的镜头之中。
我国知名摄影家杨大洲擅长拍摄风光、民俗、古建筑等,曾在国内和境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过影展并获奖。当他风尘仆仆来到我市创作拍摄时,被我市保存完好、风格各异的多个朝代的建筑物和现代化的地标性建筑深深吸引。他穿行于古老的街巷和新建的城区,捕捉精彩时刻。
长城是我市引为自豪的历史遗迹,许多摄影家常年坚持以此为创作题材并乐此不疲。日出时的长城更是有它特有的壮美。我市的多位摄影家相约着天还没亮就出发,在瑟瑟的风中一等就是两三个小时,直到朝阳喷薄而出。
外国摄影师维厚特(荷兰)和费舍(德)为了拍摄到阳光下的坝上景色,凌晨四点就从市区出发,当他们赶到张北县,看到在阳光照耀下广袤大草原的美丽景致,感到非常震撼,这一刻,对阳光对美的热爱早已超越了国界。
我市的摄影爱好者们在本次拍摄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创作热情。在市摄影家协会多次召开创作会议后,全市影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创作之中。大家分别到我市各县区,用他们的镜头语言捕捉最让他们感触最深的瞬间,表现出了高昂的创作激情。面对再熟悉不过的家乡景色和沧桑变迁,许多影友沉醉、流连于家乡大好河山的独特美景之中,为璀璨丰富的千古文明感叹不已。
本届摄影大展得到 国内摄影界的支持和多种媒体的高度关注
继去年 “大好河山·中国张家口四季风光(国际)摄影大展”在北京著名的王府井步行街和天津市古文化街精彩亮相后,在全国摄影界和参观者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宣传张家口的显著效果。本届影展继续得到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报社的支持。在评委会的名单里,就有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高琴,《中国摄影家》杂志主编李树峰,著名摄影家吴鹏、杨大洲,中国摄影报社总编辑曾星明等,以保证获奖作品的高质量和高水准。
为了扩大本次影展的影响力,主办方推出了系列宣传方案,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中国摄影报》以整版的篇幅推出了《体验距京城最近的古朴与自然——张家口自驾行摄日记》及《张北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我的根据地:鸡鸣驿》等文章,图文并茂地向影友介绍了张家口的各大拍点及天气、交通、住宿等行摄参考,吸引了不同年龄的影友前来拍摄。
网络有着极高的人气,本次影展在日平均点击率高达700万人次的腾讯网图片频道开辟了活动宣传专区征集作品,还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河北、山东、安徽等全国20余家省级以上的摄影家协会网站,大众摄影网、中国摄影在线网等近百家摄影专业网站上以及各摄影团体的QQ群、论坛上发布了征稿启事及相关报道。
手机报是一种新兴的媒体,有着时效、精准的特性,本次影展还在覆盖全国十万影友的《中国摄影手机报》上重点推介了《大好河山 千古文明第二届中国·张家口(国际)摄影大展》的基本信息及拍点,真诚地邀请全国的影友拍摄、投稿。
本次影展也得到了本地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分别用整版报道了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拍摄创作的精彩过程,张家口电视台也对影展进行了多次新闻报道。
至本次大展截稿时止,大展组委会共收到摄影作品一万多幅,作品以不同的风格和方式充分诠释了“大好河山 千古文明”的主题,展现了张家口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和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而158幅获奖作品也在评委会严格、公平的评选中产生。
据记者从大赛组委会了解到,本次大展的获奖作品将制作成展板于10月10日赴北京市在王府井步行大街进行为期一周的展览。展览期间,还将推出《大好河山 千古文明 中国·张家口(国际)摄影大展作品选》和以张家口八大历史文化景观为主题的新写实主义剪纸纪念册。
连续两届张家口(国际)摄影大展的举办,成为我市文化事业的亮点,让更多的人穿越岁月时空,共享中华文明,感受张垣文化。同时,本次大展聚集了国内外的焦点,开辟了世界了解张家口的窗口,搭建了文化交流的平台,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相信通过此次摄影大展,必将进一步加大张家口在国内外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来张家口旅游观光、投资置业,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建设“强市名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