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热点

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评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风入松 2011-08-23

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的评选工作,经过11位评委近3天认真负责的劳动,业已告一段落,后续相关工作正在陆续展开。

评选工作依据征稿类别,分纪录类和非纪录类两个组,前半部分分组、独立评选,后半部分集中评选。由于来稿数量(5732组,42201幅,其中纪录类占来稿组数的75%)和参展人数( 2875人 ,均超出主办方预期,为了鼓励更多的青年摄影家,组委会依据章程,增加了100组左右优秀作品;并将“评委会特别推荐作品”改为“评委特别推荐作品”,数量由3组提至11组。

青年摄影大展,顾名思义,就要体现出青春的朝气和锐力。因此大展从一开始就体现出了独特的青春个性和与众不同。

其一,参展摄影师年龄的严格限定(1434岁)。

其二,只接收组照。

其三,只接收电子照片。

其四,大框架式的分类。

其五,评选方式采用了先进的评选软件,全程数字化展示、评分。

这些与众不同,在评选结束后的总结会上,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同。大家普遍认为,本次大展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来稿质量较高。许多很少参展的青年摄影家,在此次大展的评选中都有“露脸”。这也旁证了大展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新一代的摄影人已然成为时代影像的生力军。很多青年摄影人抛弃旧的模式化视觉符号,侧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逐渐寻找到自己的语言特点。他们有创新,有继承,思维活跃,不拘一格,展现了摄影的多重可能性。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摄影教育不断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摄影人才。同时全民影像时代的来临,也改变了职业摄影人在摄影人群中的格局。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这样一次面对青年群体的摄影大展,对于引导、鼓励青年摄影创作必将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于此次大展更多详细报道,稍后推出,敬请关注。

工作人员向评委解释数字化评选软件的操作方法

 

评委通过电脑浏览参展作品,选择中意的作品。

#p#副标题#e#

 

集中评选时,组委会会将评委们选出的作品放映在大屏幕上供他们观看、讨论。

 

为了方便评委们评阅,每位评委旁边都配给了一名志愿者,他们是本次大展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之一,是大展中最辛苦也是最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