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光辉历程。在全国上下欢庆党的90岁生日之际,各地摄影团体和个人也纷纷献出形式多样的“影像大礼”,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庆贺华诞,不仅早早做好准备将最美的摄影作品集中呈现而出,还举办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摄影人亲历这一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摄影人的赤诚之心都在这一个个展示中、一幅幅作品里沉淀。
★ 政协委员影像记录壮美中国 ★
由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办公室、《中国政协》杂志社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的《江山如画——庆祝建党90周年政协委员摄影作品展》于6月22日正式开幕。
展览由“秀美风光”、“辉煌成就”、“幸福生活”三个主题篇章组成,展示了政协委员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拍摄到的壮美中国。展出的118幅作品出自各级政协委员之手,为600多位政协委员提交的3000多幅作品中的佳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展示了祖国山川秀美的新景象、经济发展新成就,以及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新景象。
★ 市长摄影展聚焦“诗情四季” ★
6月11日,“安踏杯”全国市长摄影艺术大展开幕式暨颁奖活动在福建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
此次影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别举办,以春夏秋冬诗情四季为主题,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市长书画艺术中心联合向全国处级以上干部征集摄影作品,并邀请专家评委进行评选。短短一个月的征稿时间里,共有千余人参与,征集作品多达7000余幅。涵盖广、寓意深是本次摄影艺术大展的一大亮点,参展作品涉及体育、人文、风景、民生等各方面,或体察民情观察民生,或赞誉祖国山河,真实反映出作者的人文情怀和宽阔胸襟,让观众从作品中体会作者横槊赋诗的豪迈与潇洒。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宇,中华文化促进会市长书画艺术中心主任鲁光及泉州市相关领导出席仪式并参观了影展,冠名商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向金奖获得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 百名女摄影家聚焦红嫂故乡 ★
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山东省女摄影家协会、临沂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国百名女摄影家“走进红嫂的故乡—临沂”采风活动日前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山东省女摄影家协会部分党员会员,以及来自全国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女摄影家协会负责人及2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在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参加了系列红色采风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以实际行动纪念建党90周年。参加活动的女摄影家一致表示,沂蒙精神感动人、教育人,沂蒙的新发展鼓舞人、激励人,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嫂精神,学习沂蒙革命老区人民英勇奋斗的精神。
★ “新华影廊”落户三个革命圣地 ★
由新华社图片中心、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联合主办,新浪乐居与新华社贵州、陕西、河北分社,及当地有关机构分别具体承办的“红色经典之旅,革命圣地采风”活动暨新华影廊落成剪彩仪式6月24日至30日分别在贵州遵义、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等地举行。
设在遵义会议会址的新华影廊内,20块展板展出了由新华社精心挑选的270张图片,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跨世纪发展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和革命老区遵义欣欣向荣6个板块,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些延安新貌图片由新华社记者和当地知名摄影人拍摄,既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青山绿水,也有事关民生的小区远眺,还有新的历史时期延安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
设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广场上的新华影廊,则用新华社摄影记者陶明和延安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惠世峰两人航拍的延安今日新貌,向广大观众展示了一个全新的革命圣地形象。清新而大气的摄影作品用常人难以看到的视角,记录了延安的新风貌新变化。 新华影廊位于革命圣地西柏坡的展览固定设置在西柏坡纪念馆广场,分6个展架系统展示作品,共展出130多幅图片,用影像追忆过去,用镜头反映现在,用情感期许未来。
本次新华影廊“红色经典之旅·革命圣地采风”系列展览活动还将在江西井冈山等革命圣地举办。活动中产生的图片将会助战“2011年我的城市我的家”摄影大展,用镜头诠释红色中国走过的历史,献礼中国共产党90周岁生日。
★ 大学生呈献“我眼中的祖国” ★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联合主办的“我眼中的祖国——庆建党90周年大学生摄影展”正在中华世纪坛公开展出。展览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力争透过当代大学生的视角,记录生活趣事、热点话题、重大事件。重点表现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2010年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改革开放30年成就回顾、留学生回国创业、汶川玉树灾区重建等重大事件中的场景,以及大学生眼中国家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学习生活、社区互助等主题内容。
★ 沪上摄影家行摄“光辉历程” ★
在全国各地兴起纪念建党90周年的热潮中,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也充分彰显出风采。6月16日至22日,由上海市文联、上海市摄协主办的《党的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摄影作品展》夺目而出。
展出的400余幅摄影作品是由上海市摄协主席、副主席等带队,集结沪上55位资深摄影家历时两个半月时间,分9条线路赴京、浙、赣、闽、黔、滇、粤、苏、川、鄂、陕、晋、冀等省、直辖市,重走红色征程,深入全国30余个党史纪念地和革命老区实地拍摄的5万余张图片中精选而成。在全国红色摄影创作活动中,可谓一大手笔。展览以若干大画幅作品放至2.5米作为展场主图,辅以各地现实人文景象,用镜头重现了当代版的红色经典影像。#p#副标题#e#
★ 中国文联援助甘肃武都信息化建设 ★
6月28日,中国文联援助甘肃陇南市武都区贫困村信息化建设捐赠仪式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冯远、廖奔,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沛东,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秘书长、中国曲协副主席姜昆,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王郑生等出席。
在党的90华诞前夕,举办援助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贫困村信息化建设捐赠仪式,是中国文联借喜迎党的生日之际对武都区早日脱贫致富的美好祝愿。在中国文联及其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的共同努力下,此次共筹集善款33万元、图书12000册以及一批学习用具等。
据悉,自1998年陇南市武都区被确定为中国文联定点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以来,中国文联党组高度重视,率领各全国文艺家协会、文联直属单位和机关各部室全体干部职工,怀着对甘肃陇南人民的深厚感情,结合文联工作特点和资源,在夯实扶贫工作上想办法,在解决贫困乡村实际困难上下工夫,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 多媒体展示齐鲁英雄“本色” ★
6月30日上午,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博物馆主办,山东龙视天下传媒集团、山东电视生活频道、齐鲁摄影学会等单位承办的“本色——中国·夏庄红色群落影像展”,在党的9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为泉城济南的群众带来一幅幅动人的摄影作品。
2007年11月24日,济南市青少年宫师生一行50人,在革命老区——日照市莒县夏庄镇,举办了“红色影像”济南市青少年宫流动音乐厅慰问演出活动,为当地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近400名老党员表演精彩节目。那一次偶然而来的“红色大聚会”,使得这些早已被岁月淡忘的老人第一次群体性地走进公众的视野,也使得那些摄影人找到了灵感和使命。从此,山东有线电视中心(山东龙视天下传媒集团)与摄影师们历时4年,拍摄照片2万多张、影像资料5000多分钟,采用照片、影视多媒体、投影、音乐、实物等各种形式,展现地处沂蒙山区日照莒县夏庄镇的这一红色群体。这些老党员最年轻的也已届八旬,最长者百岁有余。他们当年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的冲锋陷阵,有的支前支边;有普通的战士,也有首长的勤务兵、通讯员,是红色的信仰让他们走到一起,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建国后,他们回归乡野,几十年如一日,赤诚之心、淡定生活、本色不变。这些花甲老人的肖像,成为镜头里饱满的本色,给人温暖、给人信念、给人力量,成为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也成为这次“本色”影像展的主体。
展览现场,英雄老人们的肖像错落悬挂于展场的宽阔空间中,朴素的黑白影像给人一种庄严静穆感。倾听着悠扬的主题旋律,徜徉于每位老人的笑容间,让人感到由衷的温暖。别致的展示方式吸引了许多观众拍照留念。此外,山东电视台还同步进行了老红军的访谈直播,在展览现场戴上耳机,就能听到直播间的即时交谈,让观众充分体验了高科技信息采集的直观互动。
★ 辽宁双展回顾历程放眼今朝 ★
由辽宁省文联、省摄协、辽宁图片资料馆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的奋斗历程图片展和“辽宁省摄影艺术作品展”于6月27日至30日在辽宁美术馆同台演绎,回顾中国共产党在辽宁走过的光荣历史的同时,放眼今朝摄影人对生活的精彩捕捉。
本次展览是省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的奋斗历程图片展”共展出200余幅图片,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省人民走过的革命、建设、改革的90年奋斗历程,突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辽宁的关怀和厚爱,书写了辽宁各级党组织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辽宁省摄影艺术作品展”共展出优秀作品200幅,展出作品自全省摄影人拍摄的4000余幅作品中精选而出,全面描绘了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普通百姓生活;反映了沿海经济带、棚户区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场景;传达了辽沈大地4300万儿女的昂扬斗志和无畏困难、拼搏奋进的精神。
★ 广东用影像追寻“党的足迹” ★
由南方日报社主办、广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协办的“追寻党的足迹 广东省纪念建党90周年摄影大展”活动于“七一”建党纪念日前夕进入活动高潮。6月21日,大展共评出一、二、三等奖6名,优秀奖30名,梅州的摄影师唐业能拍摄的《魂归沙场》荣获一等奖,并将获得1万元的奖金。
本次活动通过照片一一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内的重要活动地点的现代景观,新中国建国后广东几大重要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以及这些地区今天的经济社会成就、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变化发展等;展现中国共产党90年风雨征程中在广东的历史足迹,广东省内党史中著名的历史景观和当代人文风采,建党90年来南粤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 “今日江苏”展示辉煌成就 ★
6月28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工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厅、省文联等联合主办的“今日江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摄影展”开幕。
展览生动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江苏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包括三大部分:“辉煌成就”反映了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呈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锦绣家园”反映了江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山川更秀美,生态更文明;“幸福生活”反映了7800万江苏人民幸福和谐的生活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据悉,此次摄影展览还创下了几个“最”:首先,这是全省一次艺术性最强的成就展;其次,展览作品是从3万多件投稿作品精选而来,创下江苏摄影展征稿数量之最;再次,来稿水平最高。
★ “锦绣浙江”带来气象万千 ★
6月22日至29日,由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浙江省桐乡市委宣传部承办的“锦绣浙江”摄影作品展,与徐肖冰侯波摄影作品展览同期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展出的206幅(组)作品是从全省800多位摄影人选送的近8000幅作品中精选而出。这些作品主题鲜明、风格各异、感染力强,聚焦浙江“十二五”经济社会建设热点,艺术地展现浙江经济文化建设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巨大变化,及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充分表达了浙江摄影家的爱党爱国情怀,是浙江文艺界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华诞的隆重献礼。
本次展览也是第二届浙江文化艺术节文化艺术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办好本次展览,从去年开始,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精心组织摄影家深入实际,开展采风创作活动,从浙江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中,捕捉动人的 场景。#p#副标题#e#
★ 新疆发掘红色历史影像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多家单位主办的“新疆庆祝建党90周年摄影、美术、书法作品展”6月28日开幕。其中,摄影展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红色足迹”、“万方乐奏有于阗”、“改革开放慨而慷”、“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四大部分,展示了从1921年至2011年的375幅珍贵照片。
通过摄影展,观众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到新疆的艰险,也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带来的希望。一系列珍贵的影像,让新疆民众了解到“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陈潭秋、毛泽民等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的感人事迹。而在摄影展的最后部分,则是展示了新疆改革开放时期的新成果。
★ 摄影人留存老党员红色记忆 ★
河北省张家口市摄影工作者卢江从2008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寻访张家口市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目前已经走访140位,并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下这些老人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坚守。
“我现在其实在做着一件抢救性的工作,毕竟这些老党员都是八九十岁的人了,很多故事都会随着老人们的离去而消逝。”卢江现在不仅用相机记录老人的生活,还用录像机留下他们的视频资料。每次给老人们拍完照片,他也会把洗出来的照片送给老人。目前,卢江仍在继续他的拍摄工作,据悉,在今年国庆节期间,他将整理出100名老党员的资料和照片做成展览。
湖南省浏阳日报也在近日开展了名为“寻找与党同龄的老党员”活动,浏阳市多部门积极参与免费拍照、慰问活动。据浏阳市委组织部的统计数据和实际调查,目前浏阳市健在的90岁老党员约有10名,大多在基层村组工作多年。他们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活动,经历、见证了浏阳9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寻找与党同龄的老党员”推出后,浏阳市金芙蓉婚纱摄影店主动要求全程参与采访,一同拜访这些老党员,并免费为他们拍照留念,至今已经先后为8位90岁的老党员进行了免费拍照。
★ 摄影师17年持续拍一大会址 ★
上海市卢湾区委宣传部专职摄影师郭长耀,从1994年起用镜头记录中共一大会址,至今已用镜头记录了17年。
郭长耀被称为“卢湾发展的忠实记录者”,曾出版过数本卢湾专题画册,并举办了多次个人大型摄影展和卢湾图片展。郭长耀回忆说,从1994年到卢湾工作以来,一大会址是他去得最多、拍得最多的地方之一。因为工作原因,郭长耀成为一大会址的“常客”,上至外国元首、国家领导人,下到各界名流、普通百姓,都是他在一大会址拍摄的对象。今年是建党90周年,一大会址参观持续火爆。5月20日以来,他先后十多次到一大会址拍摄各类纪念活动,每次都是还没到开门时间,门前就已经游人如织。即便是雨天也排着长队,前来参观的名人也特别多。
★ 堂兄弟“书影合璧”迎党的生日 ★
6月12日,由广东省文联、广州市文联、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广州市摄影家协会和广东文联艺术馆联合主办的“人道木棉雄——陈秋明陈俊生书法摄影作品展”拉开了帷幕。本次展览通过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书法,与不足两百年历史的摄影并置比照,令广大观众获得从书法和摄影两种视角对红棉进行了换位观赏的艺术体验。优选广州市花红棉作为中介物、混搭书法与摄影的合璧展出只是该展览的特点之一,展览的书法作者陈秋明与摄影作者陈俊生还是堂兄堂弟身份,他们在创作中共同验证书法与摄影的同构关系,传为羊城艺术界的一阕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