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等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开幕仪式上,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的张树文身穿传统的蒙古族服装站在主席台上,代表参展的农民摄影人发言。他皮肤黝黑,满脸笑容,在中华世纪坛的展厅里,其装束多少有些吸引人。
其实,提及张树文,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但要提起“坝上老张”,恐怕很多热衷于到坝上采风的摄影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可是坝上地区最有名的摄影导游之一,也是一个屡次获奖的农民摄影家。
今年48岁的张树文,在10年前只是一个过着清苦日子的普通牧民,10年岁月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让他为摄影人熟识?他又与摄影如何结下“不解之缘”呢?
一
2001年以前,老张和妻子一直在乌兰布统草原红山军马场工作,当了十几年的牧民,日子过得不甚宽裕。2001年,乌兰布统地区开始实行逐步退牧还草的政策,以放牧为生的老张一家生计面临着巨大考验,于是,老张找亲戚朋友借了两万块钱,买了一辆小型货车,跑起了运输,而妻子则继续在家放牧。到了2008年,老张渐渐感到随着年纪的增大,体力已经有所不支,加上安全方面的考虑,他下决心不再跑运输。
当时,坝上草原旅游热方兴未艾,每年有很多游客来坝上旅游,更有许多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人来采风,老张的不少邻居都看准形势,搞起了旅游车出租业务兼做摄影导游。老张琢磨,自己是坝上人,对这里的环境了如指掌,不如也尝试一下,一来离家不远,二来也不用受跑长途的颠簸之苦了。于是,老张卖了小型货车,又凑了点钱买了辆二手的切诺基吉普车,正式搞起了旅游出租车业务,当上了摄影导游。
二
从事摄影导游的时间长了,老张慢慢发现了问题。原来,由于坝上草原地区阴晴转变快等原因,很多摄影人因为不了解天气情况,到了拍摄目的地却拍不到好照片,“乘兴而至,失望而归”。于是,老张根据对坝上草原气候的了解,因时制宜为摄影人安排一条条最佳拍摄路线,如什么时间拍什么景点,什么气候下的景点怎么拍等,都会涉及其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摄影人都能“乘兴而归”,老张经常凌晨3点起床,有时要忙碌到大半夜才休息。老张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天气,安排拍摄行程。
事实证明,凡是按照老张的路线拍摄的片子就是比其他摄影人拍摄的好。一传十,十传百,摄影圈里都知道了内蒙古坝上草原地区有个“坝上老张”。
人气旺了,还会出现“抢人”的情况。一次,分别来自广州和上海的摄影团同时找到老张,双方领队为了争老张吵了个不可开交,老张不好扫了双方的兴,就干脆两个团一起带。虽然那几天老张忙活得几乎没怎么睡觉,但是看到两个团的团员一个个都高兴而归,他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
由于交通不便,很多摄影人在发生意外情况的时候不能得到及时帮助。于是,老张就带着当地的居民随车配备了铁锹、绳子、急救箱等工具,组建起了义务救援队,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只要有摄影人和游客遇到困难,老张他们总会第一时间赶到。
老张坦言,也正是因为有了做摄影导游的这些经历,他才会在后来对坝上的摄影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三
随着一张张坝上草原的照片被广为传播,坝上草原名气越来越大,旅游观光者越来越多,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现有的住宿规模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老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起初,他开着车帮着游客和摄影人找住宿的地方,近处满了就去远处找,白天找不着夜里继续找。可即使这样,依然无法解决住宿难的问题。
在朋友的建议和帮助下,老张干脆用这几年赚的钱,又贷了点款自己开起了一个能容纳几十人住宿、餐饮的招待所——“坝上老张酒店”。他还带着乡亲们把各自的房屋改造成集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农家招待所,一来缓解了游客住宿难问题,二来也让乡亲们共同享受摄影带来的致富成果。
自从老张的“坝上老张酒店”开店营业,几乎天天爆满。酒店越办越红火,老张一家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如今,老张不仅扩大了酒店规模,改善了酒店设施条件,他还换了辆丰田越野车。现在,他的妻子已经全职打理酒店,忙的时候还把自己的女儿和亲戚朋友喊来帮忙。
提起现在生活的巨大变化,老张感慨道:“我是一个农民,以前从没想过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这都是沾了摄影的光!”
四
老张第一次拿起相机拍坝上时,只是想“凑热闹”,没想到这一“凑”,就迷上了。
带着摄影人在坝上采风时,老张一直好奇,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人为何如此钟情坝上,扛着那么沉重的器材,起早贪黑地在这里拍了又拍,自己都在这生活了几十年了,也想不到有什么好拍的。
带着疑问,他买了台索尼卡片机,跟着摄影人拍摄,一探摄影为何如此令人痴迷的玄机。他还在朋友的建议下配了一台电脑,自学了电脑操作和上网。
当把自己拍的照片拷到电脑里一看,老张一下子惊呆了。原来自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草原,竟然是如此的美!他这才恍然大悟:难怪这么多摄影人不辞辛苦地来这里拍片,为的就是要在这片神奇的大草原上记录下最美的坝上风光。
从此,老张就迷上了摄影。他一边为来坝上的摄影人做摄影向导,精心安排他们的拍摄路线,一边拿自己的卡片机跟着摄影人取经、练习拍照。不懂光线,他就虚心地向摄影人请教;不懂构图,他就在摄影人休息的时候从他们的相机里看照片是如何构图的;在别人讨论交流的时候,他就在一旁认真地听、认真地记;有摄影名家来讲课,他更是绝对不会错过。老张就这样和来坝上的摄影人一起,风雨无阻地开拍了。
渐渐地,老张从一个摄影门外汉变成了小有名气的摄影人。为了拍到更精美的照片,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老张咬了咬牙,花了半年的收入买了台单反相机,还在网上注册了“坝上老张”博客,上传自己拍摄的照片与大家分享。
由于老张对坝上草原情况的了解和先天的便利条件,老张拍到了很多摄影人无法拍到的独特景致。很快,老张的博客就受到了大量网友和摄影人的关注,网友们毫不吝啬赞美之词,一些摄影人还对他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一些摄影人和网友的鼓励和建议下,老张拿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了一些内蒙古地区的摄影比赛,并有所斩获。凭借这些优异成绩,老张顺利地成为赤峰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会员。
如今的老张,还是保持着那份谦虚和那份蒙古族汉子的热情,黝黑的脸上始终露着憨厚的笑容。谈及对未来的规划时,老张摆了摆手,笑着说:“规划倒真谈不上,如果有可能,我想定期组织一些摄影人来坝上草原采风,并举行观片会、研讨会什么的,想把我对坝上摄影的感想跟更多的人分享,并且向更多摄影人学习,我也希望自己和全国的摄影人今后能在坝上草原多出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