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菲菲) “流媒体”这个本属于传输技术领域的名词正式被中国新闻摄影界所注意,始于2008年初大连医科大学与英国伯顿大学联办的摄影专业研究生班。这个培训由已故的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院长杨晓光教授和英国伯顿大学大卫·克拉克博士牵头。参加过该培训班学习的南方都市报图片总监王景春、东方早报副总编常河等都成了日后流媒体在中国新锐媒体领域的排头兵人物。他们所在的媒体因此也在流媒体实践中和评判标准的建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景春甚至将之称为中国新闻摄影变革的“第三次浪潮”。与此同时,京华时报、新京报、潇湘晨报甚至更多的媒体等众多新锐视觉媒体也开始了自己的全媒体概念探索,并将这股风潮延伸至众多党报党刊及新华社等众多传统媒体领域。但是“流媒体”这个名词用在影像形式上,合适或者说准确与否?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摄影系研究生耿菲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摄影界近两年广泛地应用一个新词——“流媒体”,即指把静态照片、动态视频与声音等结合在一起,在网上展示(或者叙事)的一种影像形式。作为这种影像形式的亲身参与者,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后认为,其实“流媒体”这一名称既不准确,也不规范,其与所指代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差异。
此“流媒体”非彼“流媒体”
当前,国内摄影界称这种影像形式为“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比如,2009年被誉为中国摄影界的“流媒体元年”;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摄影作品评选活动就明确设立了“流媒体类”项目;“杨晓光摄影奖”是奖励致力于使用“流媒体”形式报道世界性新闻专题的中国摄影人;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举办的培训班叫“新华社—佳能流媒体联合培训班”;东方早报主办的培训班名曰“和世界级流媒体大师一起工作”……
然而,“流媒体”其实是一个科技名词,来源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在百度百科中,它归属为通信科技(一级学科)的服务与应用(二级学科)。在该领域中,它又有另一番所指:“流媒体”又叫“流式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因特网与内联网播放的媒体格式”,是专为视频、音频和多媒体等时基媒体(Time-dependent Mediums)研发的一种新型传输方式,而非一种新的媒体。与传统的播放方式不同,流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只将部分内容缓存,使流媒体数据流边传送边播放。就像自来水管送水,前面的水从水龙头流出的同时,后面的水又在不断地补充进水管,这样就节省了下载的等待时间和存储空间。与传统的“渐进式下载”(progressive download,即伪流式传输)相比,流媒体可以进行非线性地跳跃式浏览,并且影音数据不会在接收设备里留有任何文件副本。
现在,摄影界把这种新兴的影像形式也命名为“流媒体”,就产生出了许多问题。其一,事物命名讲究“专名专用”,此举犯了命名雷同的错误,即传输方式与影像形式使用了一同名称。这使得“流媒体”这一名词有了两种不同的指代对象:网络领域所说的“流媒体”是一种传输方式,而摄影界所指的“流媒体”是一种新的影像形式。其二,事物命名应有针对性,而“流媒体”这一概念过于宽泛。在网络传输中,任何采用“流式”方式传送的内容,都可以称之为“流媒体”。例如,纯声音、纯动画这些时基媒体也应该归属于流媒体传输之列,而摄影界所指的“流媒体”自然不会包括这些。
因此,许多人分不清“流媒体”到底是一种传输技术,还是一种影像形式。更有甚者曲解“流媒体”为“流动的媒体”,即不含静态照片的视频影像。这显然把数据流动传输与影像的静态、动态相混淆了。
新旧概念,不得混淆
国外摄影界其实并没有“流媒体”这一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是“视频”(Video)或“多媒体”(Multimedia)。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副主任任悦在《照片叙事的多媒体之路》一文中写道:“总体看来,国外媒体把互联网上出现的照片叙事新形态分成两类,一个名曰多媒体,指照片和声音结合叙事的方式,这里面的声音素材包括现场音、记者旁白、音乐等各种声效。另一个是视频,通常指纯动态的影像片断,但与电视节目不同,此类视频片断一般都较短小精悍,主要在网络上播放。”但在实际应用时,这两个类别的分类经常出现相互交错的情况。比如美国纽约时报曾编辑过一个名为《在街上》(On the Street)的作品系列,由照片和声音组成,却归在了“视频”类里;又比如许多视频作品中使用了一两幅照片,就归在了“多媒体”中。
仔细分析,“视频”一词说明了这种影像形式的动态特点,但该影像形式与传统意义上“视频”所指代的内容不同。举例来说,这种影像形式可以全部由照片组成,如艾迪·卡什(Ed Kashi)的《伊拉克库尔德斯坦》(Iraqi Kurdistan),又如雷哈·比利尔(Reha Bilir)的《光下的生活》(A Life Under the Light),这些显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视频作品。“多媒体”一词则强调了这种影像形式媒介融合(Convergence)的特质,但该影像形式与“多媒体”所指代的范围不同,只能算作众多多媒体作品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流媒体技术与影像艺术的结合。
归纳来说,叫“视频”也好,叫“多媒体”也罢,从名称上来看,都没有体现出这种影像形式的网络传输特征。由于这种影像是通过流式媒体传输,所以它不同于原来的视频或者多媒体。新旧影像形式不仅存在技术方面的差异,在艺术创作方面也有诸多不同点。如果还沿用老的名称,必然会造成新旧概念的混淆。#p#副标题#e#
“流式多媒体影像”或许更合适
显然,“流媒体”作为一个技术名词更合适,而并非影像形式。但这也并不是说“流媒体”这一概念就“一无是处”,它准确地概括出了这种影像形式的传播媒介——网络,以及传输方式——流式传输。
因此,笔者认为,针对这种影像形式,可以把国内外的名称合二为一,称为“流式多媒体影像”(Streaming Multimedia Images),即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并采用多媒体的形式来展示的影像作品。“流式(传输)”(Streaming)体现了其适应网络传播的传输特点;“多媒体”(Multimedia)指出了其为媒介融合的产物;“影像”(Images)一词作为静态照片和动态视频共同的母集,概括出了动静融合(still/motion convergence)的特质,是此类作品的主要组成元素。此外,流式多媒体影像作为全媒体的产物,还可容纳更多的视听表现形式。如果一定要对这种影像形式起一个简称,也不应该叫做“流媒体”,而应称为“流媒影”,英文可简称为“SMI”。借用大家通俗的理解,此概念可定义为:“把一组照片编辑成多媒体作品,融合音频、视频、动画、特效、互动等一切可利用的方式,以全方位的立体视角给读者来叙述一个故事或传达某种信息。”
从上文的定义中,似乎可以感觉到某些重“照片”轻“视频”的意味。这是因为流式多媒体影像主要是“纸媒”受到“网媒”冲击后,图片编辑人员通过转型所产生出来的作品形式,所以在界定上有些偏重图片之嫌。其实,同为影像,图片与视频之间一直“打架”不断。图片自诩是在视频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瞬间;而视频则认为图片只是为动态影像打基础的入门学科。谁也不低头,谁也不服软。
笔者认为,静态照片的瞬间性与动态视频的流动性都有其无法取代的优势所在,没必要非得分出个胜负高低,关键在于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的匹配。而流式多媒体影像正好为照片与视频提供了一个缓和的机会、结合的平台。因为,在流式多媒体影像中,照片与视频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比如,拍摄的是静态影像,但选用每秒24格或25帧(电影的播放速度为每秒24格,我国PAL制电视的播放速度为每秒25帧)又或是每秒8格、12格[定格动画一般是一拍2(每秒12格)或者一拍3(每秒8格)就足够了]的播放速率,应该称之为照片还是视频?又比如,拍摄的是动态影像,但截取并选用其中的一帧(或格)画面,那么又该称之为什么呢?现在照相机能拍视频,摄像机能够截图,也进一步促进了动态与静态影像之间的融合趋势。
因此,流式多媒体影像的定义可以进一步扩充为:把照片和(或)视频等影像素材编辑成多媒体作品,融合音频、动画、特效、互动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通过全方位的立体视角、多元化的感官体验,反映事物的发展进程或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而集中阐述一个主题。
形式多元,隶属明确
流式多媒体影像以网络媒介为展示平台,以流媒体为传输技术,以静态照片和(或)动态视频为影像框架,以有声语言、音乐和(或)音响为声音框架,还可结合其他媒介形式、感官体验等于一体的新型影像作品形式。流式多媒体影像既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幻灯秀”,又可以是一个融合照片、视频、音频、动画、特效、互动等一切手段的综合性作品。
目前,流式多媒体影像按表现手法可以分为纪录性质和艺术表达;按时效性也可分为直播类(Live)和点播类(On-Demand或Pre-recorded);按成品组成元素的不同还可分为纯图片类、纯视频类和动静合璧类;按荷赛的参赛要求则可以分为线性类(Linear)和交互类(Interactive),等等。此外,流式多媒体影像紧紧依附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还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形式。例如,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中的“视频”(Video)、“音频和照片”(Audio & Photos),英国卫报(The Guardian)网络版中的“有声幻灯片”(Audio Slideshows)等形式,都已经是或者可以成为流式多媒体影像的作品形式。
研究家族关系需要有“家谱”,好理清血缘关系和世系繁衍,那么流式多媒体影像的“家谱”又是如何划分的呢?
流式多媒体影像的鼻祖是“媒体”(Media)。媒体按照目前传播媒介的不同,又有三个分支:平面媒体(报纸、杂志)、电波媒体(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Network Media)。网络媒体根据信息形式的区别,目前又可再分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等等。其中,“网络多媒体”(Network Multimedia)以流式技术作为传输手段,又可称为“流式多媒体”(Streaming Multimedia)。在流式多媒体中,以影像素材为主要元素和构建框架的则可以称为“流式多媒体影像”。
与传统的影像传播相比,流式多媒体影像拥有多样化的媒介手段和多元化的形式,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感官需求。与传统的多媒体艺术相比,流式多媒体影像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其一,借助网络媒体为传播媒介,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拥有庞大的受众群和强大的生命力。其二,以现实影像(即照片、视频,记录来自物体的反射光波)为主要元素和构成框架,兼具了摄影、电影和电视等媒介的特性。
流式多媒体影像是一种类型新颖、应用广泛的影像形式,其许多技术特点与艺术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名字叫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流式多媒体影像的交流与推广。中国有句古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一新兴的影像形式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先正名分”。#p#副标题#e#
中国摄影的流媒体事件
2008年
5月,汶川大地震期间,东方早报等媒体的摄影记者拍摄的流媒体作品通过新浪网等的传播,受到广泛关注。
9月,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锐媒体视觉联盟年会播放了多组由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都市快报等提供的流媒体作品,同时就此展开探讨。
10月,中国新闻摄影的流媒体先行者杨晓光在尼泊尔遭遇车祸不幸去世。
11月,京华时报图片总监骆永红发表博客《新闻摄影、流媒体及动态影像》,阐述流媒体发展趋向的必然,广为转载。
2009年
1月,一年一度的华东地区新闻摄影联谊会在上海举行,东方早报邀请英国传播学教授大卫·克拉克、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首席市场分析师黄文主讲流媒体发展。
1月,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图片编辑梁音撰文《纪实的MV——流媒体》在电子影像杂志《影响》发表,阐释新闻摄影流媒体发展条件及意义,广为转载。
2月,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年度评选引入流媒体欣赏环节,引发担当评委的新闻摄影界人士热议。
4月,为应对因特网对世界传统报业的巨大挑战,给摄影记者提供新思路,并纪念杨晓光,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和英国伯顿大学中英摄影硕士班联办的“杨晓光大师班”面向全国招生。随后,由杨晓光的生前好友,大卫·克拉克、常河、王景春和黄文共同发起的“杨晓光摄影奖”向35周岁以下的优秀中国摄影记者征集申请,设定年度奖金为5万元人民币。
7月,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和佳能联合举办的第一期“新华社-佳能流媒体联合培训班”,大卫·克拉克、常河、黄文等担任授课讲师。
8月,由东方早报主办,浙江嘉兴日报承办的“和世界级流媒体大师一起工作”流媒体培训班在嘉兴日报社开班。为期四天的流媒体培训班邀请了世界流媒体倡导者布赖恩·斯通和英国卫报摄影师张丹讲学。
9月,第二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骆永红等策划建立了中国国际影像文化节摄影基金,共10万元,其中2份流媒体基金,每份3万元;2份摄影基金,每份2万元。
2010年
3月,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在北京举行的年度评选,首次将流媒体作品列为评选项目,这也是国内首次将流媒体纳入新闻摄影公共评价体系。
6月,英国伯顿大学国际新闻摄影硕士学习项目落户北京外国语大学,并更名为“国际全媒体新闻硕士课程”,面向全球招生。
6月,由新华社摄影部和佳能公司主办、《摄影世界》承办的“多媒体新闻报道的操作实务和发展趋势”讲座在新华社举行。南方都市报流媒体负责人梁音担任主讲。
8月,以“新媒体的内容建设与渠道建设”为题的新媒体论坛在大理举行,论坛由南方都市报视觉研究院承办,吸引了京华时报、潇湘晨报、东方早报、新京报、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飞象网、酷6网、激动网、土豆网、英国卫报等新锐媒体,英国伯顿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汕头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以及广州国际纪录片协会等专业机构的参与。
9月,京华时报摄影记者王磊《十个人的生命接力》获得南方多媒体短片节纪录片单元银奖。
10月,京华时报社主办的集视频、图片交易交流为一体的网络平台——京华VNEWS(www.vnews.cc)上线,该网站设有动态影像、静态影像和微博等栏目,是国内第一家集中视频、图片以及业务交流的平台,实现了存储和采购一体。
11月,杨晓光摄影奖大师班在上海授课,主题为“长篇流媒体技术”,大卫·克拉克主讲。
12月,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酷6网共同主办的2010新媒体短片展映活动暨研讨会在京举行。京华时报摄影记者高媛的《家在北坞村》等6部作品获得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