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协要闻

郝远征做客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艺术大讲堂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Lee.W 2025-05-14

讲座现场

5月13日下午,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艺术大讲堂”继续开讲。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授予的“时代风尚”学雷锋最美文艺志愿者郝远征,以《真与善是人像摄影的灵魂》为题,结合自身多年创作实践和艺术思悟,进行了系统讲述。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居杨,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于德海、陈瑾出席,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和中摄协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同时现场还邀请了海淀区、朝阳区摄协代表,全国200余名基层摄协负责人和摄影人线上听课。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厉夫波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

郝远征深度剖析了人像摄影与纪实摄影的共性与差异。他提出,人像摄影是“微观的诗”,让读者“看见个体”在某个人的瞳孔里看见星辰;纪实摄影是“宏观的史”,让读者“理解群体”,在生相里读懂时代的褶皱。两者共同构成“人类观察学”的完整光谱,更真实地映射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讲座现场

郝远征通过自己多年创作的作品积累,诠释了人像摄影的“真”与“善”。真实是镜头捕捉到的人物最本真的模样,善则是人像摄影中温暖的底色。当摄影师将真与善融入作品,人像摄影便成为有灵魂、能共鸣的艺术珍品。他鼓励大家用纪实的眼光为人像注入环境叙事,或用人像的细腻为纪实增添情感锚点,碰撞出更具张力的摄影作品,用作品传递真与善、传播正能量,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讲座现场

两个多小时的授课,让大家意犹未尽。大家纷纷表示,这既是一堂摄影艺术课,也是一堂思想品德课。真与善既是摄影艺术最温暖的底色,更是为人处世最鲜亮的底牌。我们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培养求真向善的品质,在不断提升修为修养的同时,推动摄影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字:张英明

摄影:陈黎明